社造廿年 龍應台踏入社區向草根人士致敬



活力網絡  期許「母雞帶小雞」開拓偏村文化資源
(本報訊)「認識國際,就從認識自己的村落開始!」文化部長龍應台廿三日前往臺南土溝、嘉義咬仔竹社區,實際了解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母雞帶小雞」推廣落實情形,與耕耘草根的社造人士、活力青年交流對話,鼓勵社區組織彼此串連成為創新活力網絡,「讓過去沒有文化滋潤的偏村,逐漸能有新芽萌發!」龍應台表示,臺灣推動社造已屆廿年,樹立由下而上的公民精神,成果清新,「文化部長親自走進社區泥土,向這群致力推動社造的草根人士致敬!」她盛讚土溝等社區「美麗乾淨,是溫潤又傳統的臺灣農村典範,」很值得對外推廣,讓更多海內外人士認識臺灣真實的力量。

土溝社區因土堤大溝流經而得名,十多年前,社造青年「蹲點」和居民共同改善公共空間,把豬寮改成村民可以集會、閱讀、吃大鍋菜的「文化學堂」,引入藝術策展理念,把土溝村變成處處都是風景的「農村美術館」。經由文化部「藝術介入空間」、「村落文化發展」補助,使土溝村整體綻放樸質生命力。

龍應台在土溝社造人士陪同導覽下,沿著土溝農圳,沿路細看村落的人文角落,拜訪石雕藝術家侯加福工作室、八十五歲素人畫家包陳月霞阿嬤,還在社區裝置藝術「坐十分鐘陶淵明」遠眺關子嶺山嵐,感受恬淡農村的生活美感。

文化部邀請十三位來自全國各地「七、八年級」的社造青年交流對話,很多從大學時期就開始參與社造行列,也有替代役起就不間斷的投身社區服務,在各地燃起社造的新火苗。文化部即日起至六月十五日,受理各界「推展社造活力網絡計畫」提案申請,鼓勵大專學子、青年及新社群參與,共同推動社造創新模式。

土溝青年陳昱良發言表示,投身社造就該有「自立自強」心理準備,除了公部門資源補助,土溝透過舉辦農村美術展的售票收入,培養返鄉青年開發社區文創,「透過無形創意,豐富社區內涵。」來自花蓮壽豐鄉的楊凡萱則說,當地廿多位返鄉青年與黃金人口「社區一家親」,帶動生活與生計。宜蘭礁溪黃萱儀活化劉家聚落老房子有成,「很願意把這種創意經驗,分享給其他社區參考。」龍部長當場回應,即將推出「懶人包」彙整文化部以及相關部會的補助輔導措施,「結合社造青年已有的知識工具,讓文化資源發揮更大效益。」

龍應台下午前往嘉義縣新港,訪視偏村咬仔竹的社造成果,這個居住人口平均七、八十歲高齡社區,在文化部、新港文教基金會輔助下,村民學習石雕、北管藝術、開闢三角公園、屋中樹、路燈腳等社區藝術生活空間,實踐「分享、共生」社區觀念。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錦煌表示,農村普遍高齡化、少子化,因此鼓勵退休人士參與藝文學習、耕耘環保自然農場,「把新港當作公民品牌來經營」,整合嘉義一帶村落,使臺灣在地的人文故事更被各地遊客所認識。

龍應台表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村落,「文化政策更需要以村落為單元,讓文化雨水能夠灌溉滋潤至村落泥土。」她感念廿年來社造人士的努力與貢獻,「臺灣真正的力量在這裡!」文化部成立後,盤整全國近八千個村落的文化資源,有將近一半「還沒有文化雨水的滋潤,」她希望臺南土溝、南投桃米這種已然有成的社區,能發揮「母雞帶小雞」效益,帶動更多周邊村落一同投入社造行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