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因噎廢食:缺牙、口腔肌少、衰弱 醫推「健口操」助吞嚥安全

【數位網路報記者陳漢 墀5/27 台北 報導 】 肌少症前哨:口腔衰弱罹失智風險1.8倍 、肌少症增2.2倍 圖:預防老人病台北成果發表會------ 記者陳漢 墀攝影 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至2024年65歲以上人口已突破19%,預計2025年 8月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然而,肌少症過去多被聚焦於下肢與日常行動能力,卻忽略了一個 攸關生命安全的環節——口腔肌群的衰退!由於缺牙造成的牙口不佳,造成口腔肌力衰退, 不僅咀嚼與吞嚥時無法有效控制食物路徑,研究顯示30%口腔衰弱長者因誤將食物吸入氣管 造成吸入性肺炎 ,口腔衰弱長者所造成的全身性肌少症是一般正常長者的2.2倍,甚至加速 認知退化的失智風險為1.8倍…不可不慎! 財團法人中華長照暨偏鄉醫療基金會今(27)日舉辦記者會,由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創 辦人:王永在)支持,發表「社區中高齡居民肌肉骨骼及老化相關疾病之介入預防研究計畫」 成果,總計畫主持人暨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楊俊毓教授指出,子計畫三針對中高齡者 研究,透過自然牙存留數、連續發音能力及舌壓檢測等綜合評估,找出「口腔肌群功能退化 」者,並給予健康介入健口操,提升舌頰肌力。 高雄醫學大學大南方咀嚼吞嚥健康產業人才培訓基地營運長暨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 治醫師陳俊鴻醫師指出,透過搭配「美酒加咖啡」一曲五分鐘的「健口操」,放鬆頭頸部肌 肉、加強兩頰及喉部的口腔機能核心肌群訓練,成功提升長者咀嚼與吞嚥功能,不僅降低「 因噎廢食」的發生,更有機會延緩因口腔肌少症所衍伸的健康風險。 肌少症不只四肢,五大指標揭示高齡口腔衰弱真相 楊俊毓教授指出,傳統對肌少症的認知多集中在四肢,特別是步態與行動能力,但「口腔肌 少症」才是真正潛藏風險的健康死角。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舌肌、咀嚼肌與咽部肌肉 逐漸萎縮,導致吞嚥不順、容易嗆咳、食慾下降,進而影響營養吸收與生活品質,根據2024 年日本團隊發表於老年醫學研究發現,口腔衰弱即口腔功能的下降,與身體功能有關。當口 腔功能下降,甚至增加1.55倍跌倒事件發生。 子計畫三為「口腔機能核心肌群訓練、多元性功能導向運動及數位認知刺激雙重訓練介入研 究」自2025年1月起收案至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