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權日,景美人權感恩開園

(本報特別報導) 動員戡亂戒嚴時期監禁過無數政治犯與思想犯的景美軍法看守所,於今(10)日國際人權日正式對外開放,成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屬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的「台灣人權景美園區」,以紀念過往爭取人權的歷程,教育下一代對於台灣民主自由的認識與尊重。未來本園區將開放作為人權文化的園區,研究、保存台灣的人權歷史,並且成為文化再利用的空間,運用各種的展演空間,為台北縣市,增添一處創作、展示、演出、遊憩、休息的文化空間。
「台灣人權景美園區」開園典禮,今(10)日由新聞局長謝志偉主持,總統陳水扁、副總統呂秀蓮、行政院院長張俊雄、高雄市市長陳菊、以及彭明敏、手塚登士雄、政治受難者黃華、陳中統、謝聰敏等皆出席這項活動。
文建會主委翁金珠在開園典禮上表示,在世界人權日進行台灣人權景美園區開幕,除了是感念過去民主鬥士在此為人權付出,也透過園區的保存、開放,見證民主奮鬥的過程,在呂副總統的指示下,此地未來將作為以人權教育為主的民主紀念園區。

聯合國於1948年12月10日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並定每年的12月10日為國際人權日。為了彰顯人權紀念日,1980年當時美麗島事件由於國際社會的壓力,國民黨政府第一次將軍法審判公開給國際與國內媒體採訪,導致於國內黑暗的人權壓迫與不自由民主的真相,赤裸地呈現於國際媒體,大部分的台灣人開始覺醒於黨派教育的可怕。也讓國際人權組織重視台灣的人權紀錄,不斷營救台灣的良心犯與政治犯,經過長期的救援努力,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終於美麗島事件所牽連的人員陸續釋放。在12月10日將台灣人權景美園區開放,台灣人權已經平等而自由,具有紀念的意義。

「台灣人權景美園區」開園典禮,邀請陳水扁總統蒞臨,當年他出著律師袍,為黃信介先生擔任辯護律師,出入景美軍法看守所多次,為台灣人權打贏一場漂亮的戰。此外,保存景美園區的重要人物─呂秀蓮副總統,當年因美麗島事件入獄,認為應當將景美園區作為見證民主人權的重要場域,呂秀蓮副總統堅持一定要為台灣人權的歷史紀錄,留下珍貴的遺產,不斷的到景美園區進行探勘,並指定文建會進行保存的調查,才能夠完整的保存景美軍法看守所,成為今日的人權景美園區。包括,看守所的押房監獄原貌,家屬面會的錄音帶與錄影帶,文件檔案,以及當年軍法大審的法庭空間,都被保存,目前在開園之後,將近一步為人權歷史紀錄,進一步作調查整理與影像建檔。

此外曾經救援台灣的國外人士,包括艾琳達、渡田正弘、手塚登士雄、木上隆幸、小林正成、西倉一喜、大川四郎、梁碧玉女士、克勞斯華爾特(klaus Walter)、Dr.Renate Müller-Wollermann、趙有源牧師、杜淑真女士、陳美津女士 & Gerrit van der Wees 都來到景美園區觀禮。

翁金珠主委除了感謝這塊土地與人民,讓台灣人權景美園區開放給一般民眾共同教育,瞭解台灣的轉型正義的歷史過程。並且邀請日本手塚登士雄代表國外救援者致詞,再由盧修一的女兒盧佳君拉小提琴,以一曲「望春風」思念當年父親坐牢時的心情,之後,將園區巨大的穿牆上所雕塑的鴿子,由總統及貴賓一同拉下緞帶,象徵釋放,讓自由、人權、自在飛翔,不再有壓迫、鎮壓的事情在台灣發生。同時,釋放和平鴿與氣球,讓我們的希望隨著氣球與鴿子 飛向天際,訊息給遠方的人們。

園區簡史
「台灣人權景美園區」原是戒嚴時期警備總部軍法處看守所所在地,是處理政治犯的「轉運站」,它最早的前身為軍法學校,設立於1957年6月。1967年,軍法學校併入政工幹校,遷離園區。

1968年,政府為配合戰時疏散之需,以及考量看守所之羈押、代監執行之雙重任務,遂將警總軍法處、軍法處看守所,以及國防部軍法局所屬單位及看守所皆遷入此園區:西側為警總軍法處使用,東側為國防部軍法局使用。警總軍法處及國防部軍法局各設有看守所,警總軍法處看守所羈押軍人及一般重犯、包括政治犯,國防部軍法局看守所則羈押軍人。

1970年,國防部軍法局遷至今日台大管理學院原址,但軍法局所屬之法庭及看守所並未搬遷。軍法處看守所東側之後興建了一小型看守所,後改為「軍事情報局看守所」。1985年間,為羈押策劃江南案之軍情局局長汪希苓,另建一棟「汪希苓特區」。

1992年7月 31日,警總裁撤,原警總軍法處看守所改為軍管區海岸巡防司令部看守所。1999年,因軍法實施地區制,包括北部地方軍事法院、北部地方軍事法院檢察署、高等軍事法院、高等軍事法院檢察署、最高軍事法院、最高軍事法院檢察署等三院檢單位進駐本園區。海巡部看守所改為國防部北部地方軍事法院檢察署看守所。國防部軍法局看守所則改為「北院檢署」。

本園區在移交給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前,是國軍所屬新店復興營區,內有上述院檢署等三院檢單位,以及國防部北部地方軍事法院檢察署看守所。國防部軍法司考慮此營區過於狹小,計畫將三院檢單位遷移至桃園大湳營區。

2001年12月19日,行政院提出本區現況保存的可能性。2002年2月6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召開「研商景美看守所登錄歷史建築及整體規劃事宜會議」,決議將本園區登錄為歷史建築,作為人權紀念園區,由文建會負責整體規劃。

2005年2月21日,文建會召開「動員戡亂時期軍法審判紀念園區」協調會,決議本園區分為二期,第一期為目前開放之區域,餘皆為第二期。後文建會召開多次「人權文化推動諮詢委員會」、跨部會之「動勘紀念園區暨軍事院檢興建工程」,並進行多次會勘,也與國防部多次商議,終於在2007年完成土地移撥,園區之各項工程與規劃,也陸續於2006年、2007年完成招標、發包,並於2007年12月10日正式開幕啟用,為我國繼綠島之後,第二座人權紀念園區。

開放意義

於台北縣新店市與永和市之秀朗橋橋頭,跨越新店溪,位於106縣道上、中和市與新店市交界處的「台灣人權景美園區」,園區空間向來被外界稱為新店或景美「軍法看守所」,一直是審判政治犯轉送其他監獄之轉運站。過往這是一個神秘、隱蔽的區域,12月10日起正式開放給一般民眾來使用,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林登讚主任表示:除了第一期已經開放的空間,未來園區還有第二期工成將進行,第二期工程將規劃樂團的練團室與表演藝術的空間,這些空間都將開放給一般民眾以及地方學校團體來使用,希望能夠活絡這個園區,展現人權文化體驗,以及讓民眾有創意的發揮的空間。
目前的展示有:

特展

第一法庭—展出美麗島事件的各項歷史文件與照片

展演廳 --展出「百合、礁岩、監獄島」政治受難者創作聯展,展出歐陽文、鄭自才、陳武鎮油畫展

咖啡廳—黃信介特展,展出黃信介從政以來各項史料照片,以紀念黃信介

常設展

台灣之愛 1947二二八 - 1987解嚴

展區一:悲劇的開端、強人威權統治、50年代白色恐怖

展區二:對台灣獨立主體的追求、對知識份子的箝制、受政治迫害者的創作

展區三:人民的力量與解嚴

導覽活動:每週六、日(第一場:10:30~11:30;第二場:14:00~15:00)


於十二月的每週六、日,由台灣二十一世紀文化協會所策劃的活動,包括體驗黑獄風雲、人人有權影展、搖滾看守所音樂會、角落創意市集,莊敬高中的主題演出等等。目的讓園區更加的親近民眾,也讓民眾親自來體驗過往人權文化的空間與意含。
本園區的管理營運單位為彭明敏文教基金會,未來將負責園區的管理,並且深入園區的歷史調查,將舉行各種的座談會與演講會。目的讓民眾更加瞭解人權教育的重要性,同時體驗尊重的權利與義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旗証券徐恭穎,罰停業3個月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