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公會主辦:台灣資本市場投資論壇

(台北專題報導)證券商業同業公會繼在11月22日成功的舉辦了國內場「台灣資本市場發展圓桌會議」之後,乘勝追擊,昨天下午假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三樓宴會廳,舉辦國際場的「Taiwan Capital Market Roundtable」。 會中邀請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ames A. Mirrlees博士和美國、日本、韓國、澳洲、英國、瑞士和台灣共11位資本市場重量級人物,共同為台灣資本市場把脈,提供各國資本市場改革、整合法規制度與監理措施的經驗,協助台灣資本市場提升競爭力。
本次圓桌會議由元大金控公司顏慶章董事長擔任主持人,金管會胡勝正主任委員蒞臨致詞。胡主委在致詞中表示,為了提升證券服務事業之競爭力,金管會鼓勵證券商整併,發展成為投資銀行,金管會也積極的將證券商與專業機構投資人所從事之商品交易範圍調整為以負面表列之方式監理並陸續開放新金融商品業務,擴大業務範圍,
台灣總體經濟和資本市場在2007年的表現是穩健成長、表現算是不錯。但是台灣資本市場也面臨許多嚴峻的挑戰:首先是自2003年起新上市(IPO)的案件急速減少,第二是愈來愈多的台灣公司選擇在海外掛牌上市籌募資金,第三是台灣資金淨向外投資(金融投資)的金額愈來愈大,依據中央銀行統計在2006年底估計超過190億美元,第四是許多金融專業人才逐漸外流至香港、新加坡、中國任職。這些問題讓我們深思反省,台灣資本市場是不是已逐漸喪失吸引力? 台灣資本市場要如何進行必要的改革,加強基礎建設、吸收頂尖人才、提升法規效率和改革稅賦制度,來重振雄風?
JSDA的常務理事Matsukawa先生報告說明日本在2006年推出的的金融商品與交易法(Financial Instrument and Exchange Law,FIEL)。金融商品與交易法主要的目的是:建立跨市場和全面性交易的概念,將證券、投顧、投資理財和期貨合併成金融商品業務(Financial Instrument Business, FIB);同時,將投資人分成兩類來保護:專業投資人減少過多的保護與一般投資大眾則加強保護;另外,擴大可交易商品的範圍和規劃建立特定只供專業投資人交易的新市場,監理法規較少。
韓國証券業協會黃建豪會長在會議中詳細介紹了韓國今年完成整合資本市場的變革,整併原來分業的證券、期貨、投信投顧、資產管理等行業,統稱為金融投資公司,並擴大其經營業務的範圍。另外,依照功能重新調整監管方式與法規、重新定義金融投資商品業務範圍、提升投資人保護機制等。
該法除了將金融商品明確定義,管理的架構也由「正面表列同意」改為「負面表列禁止」,使得金融業有較大的空間可以創新新金融商品。此外對金融商品之相關規範亦從「產業別」改為「功能別」,避免相同的金融商品因適用不同的規定,而產生套利等不公平現象。透過該協會與韓國政府的合作,在2009年2月「資本市場整合法」開始實施以後,韓國證券商將可成為全方位投資銀行。並表示相對於韓國資本市場的脫胎換骨。
英國投資銀行協會的Serocold理事表示市場改革必須是持續不斷的進行,改革引起的短暫不穩定或激烈競爭都是必要的代價。英國在1986年改革使得證券商可以兼作經紀與自營業務,1996年改革使得銀行和保險可以兼營證券,最近的改變是開放手續費下限。英國的市場對國內許多投資銀行太小,但是倫敦努力使得國際的業務大於國內的業務,終於獲的非常好的成效。
美國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執行長Marc E. Lackritz表示,要改變依法規監理(rules-based regulation)為依原則監理(principles-based regulation)的先決條件是要有合適的法律架構,否則會容易產生訴訟,同時必須先建立市場紀律和得到投資人對新制度的信賴與信心。
另外,針對資本市場法規的整合開放,是否會因外國金融機構的開放設立,而影響本國金融機構的生存發展?針對此問題,與會的韓國證券業協會黃理事長、澳洲金融市場協會的Fairweather執行長及英國投資銀行協會的Serocold理事均表示,資本市場的開放帶來競爭,雖然會衝擊國內金融機構,但資本市場也將更加透明、有效率,帶來更多的新金融創新和機會,資本市場的改革主要是提升市場效率,增進對投資人服務的品質,同時更可全面提升業者的競爭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