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純:台北電視節,原來是「灌水電視節」?
立委:文化部無查核機制,難道任憑廠商自評績效?
(本報訊)從2004年開辦迄今已11屆的台北電視節,主要功能是作為影視節目的交易平台,並促進台灣電視節目的外銷,使台灣成為華語影視節目及人才的重鎮。但是立委何欣純質疑,這個目標在目前的模式下真能達到嗎?每年耗資一千五百萬的活動,自2009年起連年以「最有利標」包給承辦的和展影視;主辦的文化局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影視音局)聲稱的績效,卻是在欠缺查核機制下讓承辦廠商以「問卷」回填數據,而無稽核機制,台北電視節恐怕已經成了「浪費公帑的灌水電視節」!
去年,影視音局朱文清局長曾表示,100年外銷節目共1,958小時,101年達到2,393小時,成交金額達1,790萬美金(約5億3千萬台幣),並表示102年要突破2,500小時。去年台北電視節的展後報告宣稱國內節目交易達2,400小時,國外節目達1,000小時,今年展前更宣示要以「提高交易量」為目標來舉辦台北電視展。然而從展場情況看來,很難想像這個活動能創造如此效益。立委何欣純表示,親自走一趟台北電視節的感想,只有「冷清」可形容,逛了現場一圈,只有部分攤位有一兩人,大部分的攤位都是空的,在攤位上的代表也低頭滑手機或甚至無人顧攤。主辦單位事前宣稱要加強的「國際化」,除宣傳上看到的HBO、CNN、Discovery外,鄰近的亞洲國家只見寥寥幾家參展、為貴賓名單上的買家。
何欣純進一步指出,文化部對於績效的認知,是承辦活動的廠商彙整回函後提供,沒有直接來自廠商的資料。原因在於,文化部監督的績效指標竟是廠商為行銷而邀請的國外貴賓人數!更有甚者,有人向她爆料的貴賓名單上不到百人,其中三成為台灣本地廠商。知情人士指出,貴賓名單所列的國外廠商中,有許多是旅遊團招待,只有不到20人是招待的「貴賓」,其中甚至有根本不會購買連續劇等電視節目的廠商,卻被列在貴賓名單上。
何欣純補充,根據影視音局最新的資料(101年度)中,電視項目部分出口總值為6.94億元,朱局長宣稱的5億3千萬成交金額,幾乎就佔了四分之三。只不過,今年從三月迄今,亞洲地區已經有香港、北京、韓國釜山、越南、上海等影視電視展,許多交易業已完成;而台北電視節辦在九月,現場情況看來也是空蕩蕩,其宣稱的銷售績效實在難令人信服!
何欣純要求,一個每年花費一千五百萬的活動,應該有更好的稽核機制,就績效而言,應以活動當中談成、或以此為契機開始接洽而成交的金額,才能算是舉辦此活動的績效。不要把台北電視節辦成花錢請人充場面的「浪費公帑的灌水電視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