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多元探討台灣史 解密檔案釋群疑
【數位網路路報記者陳漢墀12/17台北報導】
第四場學術討論會(右起,蘇瑞鏘教授、廖文碩協修、李福鐘教授、許雪姬特聘研究員、林桶法教授、吳俊瑩協修)---國史館提供
2023年12月16、17日(六、日)國史館於臺北館區大禮堂舉辦「多元史料的交光互影—戰後臺灣史研究新階段學術討論會」。昨日(12月16日)除了開幕式與主題演講之外,共發表10篇精闢的論文。今日(12月17日)進行的學術討論會議題則有關婦聯會、臺灣戒嚴法令、第六屆臺灣省議會的黨外議員、1950年大肚紙廠案、謝聰敏與魏廷朝的第二次入獄、《新聞天地》、《黃繼圖律師日記》、好萊塢電影《聖保羅砲艇》、《賴名湯日記》、自動化服務團等10篇論文,各篇均有深度的析論。本次學術討論會,在充分的討論及意見交換中,圓滿落幕。
上午第一場學術討論會,首先由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李福鐘教授從人事、財務來源等結構層面分析婦聯會與執政黨之間的關聯性,指出婦聯會在國民黨威權體制中的角色與地位,真正的關鍵是為蔣宋美齡搭建個人舞臺,讓她獲得媒體的關注。國史館廖文碩協修指出,由於1949年臺灣省戒嚴令頒布程序的瑕疵,使其法律效力受到質疑,因此政府於1950-1970年代不斷重申修正研議相關戒嚴法令。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蘇瑞鏘教授的論文探討1977-1981年黨外省議員面對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陳文成案等重大政治事件,在省議會中的質詢以及官員的回應,突顯第六屆黨外省議員的作為。臺大歷史系陳翠蓮教授發言指出:廖文碩的論文清楚說明了國安局於1971年12月28日就建議重新檢討制訂「國家安全法」以取代戒嚴令並解除戒嚴,可見政府並非直到1987年解嚴前夕才開始考慮國安法的擬定問題。
圖:第五場學術討論會(右起,林本原協修、陳進金教授、陳翠蓮教授、林正慧助研究員---國史館提供
第二場學術討論會,由東華大學歷史系陳進金教授透過檔案與口述歷史資料,讓1950年大肚紙廠案中隱而不明的關鍵人物賴銀海得以顯現,並呈現政治受難者出獄後彼此相互扶持的動人故事。國史館林本原協修則運用剛解密的國安局、調查局等情治機關檔案,以及相關人物口述歷史,探究1970年彭明敏出逃後,國民黨政府對謝聰敏與魏廷朝之構陷脈絡的形成過程及其後續處置策略,說明當年的羊羹案、爆炸案、唐培禮與臺獨相關的疑點,並指出顏艮昌的線民角色。
下午第一場學術討論會,由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林果顯教授分析1950年代香港僑辦刊物《新聞天地》,在反共言論與商業利益間取得平衡,並以娛樂性的筆調討論政治議題,讓臺灣讀者得以看到略為寬廣的言論空間。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曾士榮教授則透過檢視《黃繼圖日記》,試圖呈現出新竹地方精英與基層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流露的對政治參與的基本心態。檔案管理局許峰源研究員的論文,說明美國好萊塢賣座電影《聖保羅砲艇》如何來臺灣取景拍攝、在國際上映後為何卻被新聞局禁映長達17年,以及如何終結被查禁命運的過程。
最後一場學術討論會,由國史館陳世局協修試圖從《賴名湯日記》看1963-1967年間聯勤總部自力更生武器裝備的建新計畫。陽明交通大學洪紹洋教授的論文則探討1980年代政府推動中小企業自動化的過程,並以石滋宜領導的「自動化工業技術服務團」為例進行考察,以釐清臺灣產業自動化的歷史。
本次學術討論會的綜合座談,由國史館陳儀深館長主持,並邀請林孝庭主任、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薛化元教授、臺灣大學歷史學系陳翠蓮教授等三位學者與談。
陳館長首先感謝各位學者專家蒞臨,他憶及當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除了利用大陸運臺的經濟部資源委員會檔案,戰前戰後的外交檔案等等,也重視口述歷史訪問,陳館長在近史所擔任研究員時就注意要運用不同的文獻史料,並從2000年開始從事口述歷史工作,出版了十幾本口述訪談錄。除此之外,運用史料的範圍慢慢擴及日記,例如從《吳新榮日記》,可以看出他在二二八事件之後心境的轉變。又例如從《林獻堂日記》,也可以看出他面對國民黨這個新政權時,如何虛與委蛇,實在令人同情,而他的滯日不歸,也可視為無聲的抗議。這次討論會談得最多的是兩蔣日記,當然,沒有兩蔣日記也能明瞭八二三砲戰的來龍去脈,但從中可以得到更多的訊息,另外尤其要注意俞大維的角色。
陳館長最後說明國史館即將出版的《彭明敏與宗像隆幸來往書信集》,可以部分解決今天上午林本原協修的論文中,對於唐培禮以及日本的臺獨活動相關問題,再次驗證研究歷史在應用多元史料方面的重要性。
接著林孝庭主任表示,臺灣拜民主化之賜,愈來愈多政治檔案與個人史料陸續公開,嘉惠許多戰後臺灣史的研究學者,對於戰後臺灣歷史知識的生產或消費,都有極大的幫助。陳館長任內出版大量的史料彙編、舉辧多次的專題演講與學術討論會,對學術研究與檔案史料的整理開放具有強烈的使命感,並以戰略眼光及國際視野與胡佛研究所簽訂MOU,推動有關戰後近代中國與臺灣歷史研究及史料徵集的國際化,陳館長的衝勁,令人佩服。
林主任說他長期思考如何透過臺灣所開放的大量史料,使臺灣史研究走向國際化,並提高層次。因為我們很難期待西方讀者對臺灣人所熟悉的歷史人物感興趣,他們更在意的是如何透過個案研究建構新的解釋架構,據以解釋當今發生在臺灣內部、兩岸之間,或者臺灣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互動關係。以政治檔案為例,可以做比較研究,或重新挑戰我們過去所認知的歷史解釋,或用來對既有的歷史知識做進一步的延伸。這樣的結果,更能引起西方學界的重視。又比如戰後兩岸同是威權治理,最後臺灣轉型成為民主機制,而對岸仍是一黨專制,其間的差異以及原因為何?總之,將臺灣放在更大的東亞脈絡下的治理典範轉移,或是比較研究,包括臺灣與南韓、菲律賓等東亞新興國家間的比較研究是值得推動的。
薛化元教授同樣推崇國史館的成就,表示現在的國史館和以前「一丈差八尺」,展現出全新的面貌。他同時提醒,對於日記、檔案或口述歷史都可以重新思考,因為受訪者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所談論的內容可能有別,因此處理這些新史料,不但要抓住時、空的角度,不過也要擺脫政治色彩的干擾,不能帶著有色的眼鏡看待戰後臺灣史議題。
陳翠蓮教授也說,國史館大量開放史料,而且透過網路即可容易取得,在臺灣幾個檔案典藏機構中,史料使用的便利性最高。近幾年國史館同仁在公務繁忙之下,大量出版檔案史料和口述訪談,還要兼顧歷史研究,提供社會大眾與學者之研究參考。不過,即使是相同的史料,不同的視角也會有不同的研究結果,陳館長將研究中華民國史與戰後臺灣史的這兩群不同立場的學者聚在一起,在史料基礎上,透過論辯與交流,得以產生共識。陳教授同時期許政治案件的個別案例應該再進一步深掘並放在更大的歷史脈絡中,提出新的解釋,否則如果仍把視角停留在壓迫與抵抗上,將離不開威權政府的框架。
在座的黃正成、吳俊瑩與陳文松等三位先生相繼發言,他們都希望能讓更多人瞭解歷史學者的研究成果,並提醒注意歷史知識普及化的問題。陳文松教授提及除了中央政府的檔案之外,地方政府也有很多檔案,但他們對於檔案的保存技術與空間有限,如果不留意徵集地方政府的檔案,可能很快會被銷毁了。
陳館長以促進轉型正義法的修法為例做結論,指出這個法案幾經努力終於立法院過關了,可見改革之不易。民主化過程中,難免有困境,相信臺灣將可克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