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退的法治 哭泣的人權



從二次「王會」談馬政府傾中危機
座談會 



時間:2014629()上午10:30
地點:台灣教授協會 (台北市臨沂街2515號,近「忠孝新生」捷運站2號出口)
IMG_7638主辦單位:台灣教授協會
主 持 人:許文堂 教授  台灣教授協會副會長
與談來賓:
林向愷 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
薛化元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翠 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
青年代表




緣起:
台灣是年輕民主國家,全世界都關注台灣民主鞏固和深化是否遭受阻力。日前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於接受台灣媒體專訪時表示,台灣過度依賴中國會變得「脆弱」,並以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為例,指台灣若「失去經濟獨立將影響政治自主」。如此一針見血的警語,值得所有台灣人高度警惕。

明知「以經促統」是中國當局明確採取的統一戰略、明知所有「讓利」的慷慨背後都包藏著「收復台灣」的野心,但令人至為遺憾的是,台灣人民透過民主機制選出來的民選總統馬英九先生卻罔顧台灣利益與選民託付,以靠攏中國作為施政的最核心主軸。在外交上,中國關係優於一切國際關係;在經濟上,一昧鼓吹沒有ECFA服貿、貨貿台灣就「一定倒」;在教育上,不惜罔顧法律程序「微調」課綱復辟大中國史觀;甚至在警察職權行使上,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下榻處猶如玉皇大帝出巡般高度戒嚴,拿人民薪水的公務員甚至淪為恣意入侵房客住宅的刑事犯罪的共犯……,台灣怎麼了?

為此,台灣教授協會特邀請各界專家學者與公民團體召開座談會,一方面對馬政府一昧向中國傾斜立場與危機進行剖析,另一方面則對「中國因素」造成台灣法治與人權的干擾進行探討。
【林向愷專欄】國家認同存而不論 台灣才不會崩解2014-06-17 12:30  新新聞
為避免「台灣問題」被中國統治當局用來解決其內部矛盾,為避免「中國因素」操弄台灣經濟與政治發展,朝野應有共識,以「存而不論」做為阻隔前述對我不利因素防火牆。
林向愷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
一群曾屬不同政黨,戒嚴時期站在不同立場的人士,試圖跳脫藍綠,對長期困擾台灣人民的兩岸關係提出「五原則」的解決建議,期待經過各方的智慧激盪形成台灣共識。提出後,朝野反應冷淡,亦未引起社會廣泛討論。
聲明指出,二十世紀國共內戰與長期戒嚴統治,留下深刻的敵意與痛苦的仇恨,讓台灣陷於不流血的分裂之中,失去了共同奮鬥的大方向。民眾對兩岸關係的困擾,其實反映這種歷史發展路徑,所造成台灣獨有的國家認同歧異。
從社會衝突類型來看,國家認同歧異屬於你死我活(either or)不可分割的社會衝突,此種類型的社會衝突多由種族、語言或宗教不同,而形成不具妥協性的互斥群體。
解決此種類型社會衝突的模式,不是消滅對方就是與對方共存。這兩種看似完全相反的解決模式,都被期待成或被賦予為應具有一勞永逸的功能。
十餘年來,無論民進黨少數政府或國民黨多數政府,都將兩岸關係重大決策權視為總統獨享的權力,將兩岸關係列為優先解決的問題,但也都未建立在野政黨及具代表性各界人士充分參與的機制──換言之,兩黨都不以與對方共存,做為解決國家認同歧異的模式。
馬英九所提出的九二共識,對台灣內部國家認同歧異並無彌合功能,反而加深藍綠對立,對解決台灣當前經濟社會問題亦無助益,讓經濟更加失衡,社會更加裂解。相信此種社會衝突可以一次且永久的解決,其實就是將困擾當成問題來解決。結果就會如同施明德先生所說,國家認同歧異「成為政黨權力鬥爭最廉價的肥料」,讓藍綠事事對決。 然而,國家認同歧異,與種族、語言與宗教所形成不可分割的社會衝突仍有不同,因為國家認同會隨著不能操之在我的「中國因素」而改變。由於中國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極高,為避免「台灣問題」被中國統治當局用來解決其內部矛盾,為避免「中國因素」操弄台灣經濟與政治發展,朝野應積極尋求共識,以「存而不論」做為阻隔前述對我不利因素防火牆。
既然台灣社會無法消滅不同國家認同立場的對方,與對方共存才是解決模式。或許這份藍中有綠、綠中有藍的「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可發揮破題式引領的功能。
若藍綠對決持續綁架台灣生存與發展的方向,台灣社會就會繼續分裂而出現崩解危機。一個崩解的台灣,如何面對正在崛起的中國?


【林向愷專欄】經濟愈統合 政治可能愈分離
2014-06-03 12:30  新新聞
學運與林義雄點燃了憲政改革的火,民進黨的蘇貞昌承接過來,最後蔡英文表態要推動修憲。政治領域的英雄豪傑「收割」修憲議題後,最後會真正修的是哪些?
林向愷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
中央研究院進行的社會變遷調查顯示,二一三年台灣人認同比率高達七三.七%,而中國人認同比率則下滑到一.一%,不受兩岸經貿交流影響;另依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民調結果,主張「永遠維持現狀,偏向獨立或儘快獨立」的「拒統」比率亦持續上升,不因馬政府加速兩岸經濟整合而趨緩。
主流觀點向來認為,經濟整合之後,政治統合就跟著來。這種觀點假設參與經濟整合的國家之間,不存在文化、語言與宗教差異的政治統合障礙。
一旦考慮到這些障礙,上述說法就不一定正確。商品貿易未自由化前,個別區域生產商品的市場規模,侷限於其所屬國家的政治疆域。此時,維持現狀(即選擇不脫離原屬國家而獨立)是基於經濟效益所做的決定,因為選擇獨立,市場規模會縮小。換言之,這個區域與國內其他區域的政治關係決定於市場規模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商品貿易自由化後,區域所生產商品的市場規模,不再決定於國家政治疆域,而是決定於商品競爭力;只要商品有競爭力,就可以銷往世界各國。此時,政治統合障礙,成為決定這個區域與其他區域政治關係的關鍵因素,區域間文化、語言、宗教差異愈大,經濟整合反而導致政治分離。
兩岸經濟規模與發展階段差異產生的磁吸效應,造成台灣薪資階層,普遍面臨薪資不漲與工作難找的困境;兩岸經貿交流,更讓愈來愈多的民眾認知到,兩岸政治統合障礙與制度差異的存在;這些都是台灣人認同比率上升主要原因。上述調查亦顯示:台灣社會因對兩岸經貿交流日益不滿,尢其對中國資金與人員來台愈來愈排斥。
然而,馬政府卻假借國際化與自由化之名,加速兩岸經濟整合。兩岸經濟無論多麼高度整合,絕大多數國民的經濟活動,依然在國家的領域內進行。因此,對於可在兩岸間自由移動的資源擁有者來說,兩岸經濟整合是機會,但對其他成員則是風險與威脅,造成贏者圈與輸者圈差距愈來愈大。
未來,馬政府的經貿政策,若未能在贏者圈與輸者圈間維持適度平衡,屬於輸者圈的台灣人民,可能轉而致力於階級對立,與顛覆現有政治體制的社會運動,太陽花學運只是起始。如果民主政治制度無法為他們提供公平正義與均等機會,無法做為解決「或多或少」(more or less)形態社會衝突的機制,他們甚至會對民主政治制度失去信心,對台灣社會造成巨大衝擊。


【林向愷專欄】《服貿》無助於服務貿易自由化
2014-05-20 12:30  新新聞
反服貿是否就是反對自由貿易?台灣八成以上的服務業都屬於無法靠進口、只能靠在地生產的非貿易財,顯見《服貿協議》與服務貿易自由化無關。
林向愷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
李登輝前總統在一場演講中指出,如果服貿與貨貿都過,中國不需要軍隊,就可以併吞台灣;馬政府則一再將反服貿打成反對自由貿易。
反服貿是否就是反對自由貿易?須視《服貿協議》是不是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目前,台灣八成以上的服務業都屬於無法靠進口、只能靠在地生產的非貿易財部門(如:旅館,餐飲,營建工程、醫療健康等),開放這些行業就必須開放中國資金與人員。
其餘才是因網路與通訊技術的發展才能跨境服務的行業(如:通信,電子商務與市場調查),這些行業亦可開放對方資金與人員進入台灣提供服務。顯見《服貿協議》與服務貿易自由化無關。
《服貿協議》四種市場進入模式中對台灣出口與工作機會影響最大的是跨境服務。由於中國政府高度控制其國內網路產業與言論,加上馬政府碰到中國就成軟腳蝦,談判結果馬政府開放四十七項可跨境服務的行業,不予開放只有四項;而中國僅開放十七項,不開放則高達三十三項。
中國不開放跨境服務的行業,留在國內的業者就無法向中國提供跨境服務,著眼於中國市場,自然會將資金與技術外移中國。他們在中國生產並創造工作機會,不但取代台灣的工作機會,且對服務出口沒有助益。因此,縱使做了許多偏頗的假設,中經院預估《服貿協議》生效後,台灣對中國服務出口最多只增加三.七八億美元。
《服貿協議》既然涉及開放中國人員與資金來台,談判重點應在於市場開放。馬政府不顧兩岸生活習慣與語言差異最小,相互進入對方市場天然障礙最小的因素,開放二十五項需在地提供服務的行業而中國只開放一項。
中國資金與人員將挾持成本低與進入台灣市場障礙小的優勢,大舉進入台灣,上演現代版的木馬屠城記,完全控制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這些行業的業主與員工不但無法再維持生計,而我們歷經近半世紀所爭取到的經濟與政治自由選擇權,將成過往記憶。然而,中經院卻假設台灣沒有人會因《服貿協議》而失業,算出《服貿協議》將創造一一九○○個工作機會離譜的結果
台灣民眾反對的不是自由貿易,而是擔心《服貿協議》讓中國資金與人員長驅直入,不費一兵一卒達到併吞台灣的目的,更不願意民調只剩九趴的馬英九為了個人歷史定位,而讓台灣陷於萬劫不復的悲慘境遇。馬英九你懂嗎?


倒退的法治 哭泣的人權
從二次「王會」談馬政府傾中危機
座談會 

薛化元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一、「傾中」的歷史脈絡--「兩德模式」的兩種立場
二、歷史倒置的「頂蓋理論」
三、從「夜警國家」到脫「立憲主義」
四、「市民社會」的迴旋



荒敗時局.破爛政府.公民戰鬥

楊 翠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


一、傾圮的現實(現狀)

2014年,我們置身戒嚴重返、國家暴力加劇、中國政商虎視眈眈的處境。我們最關切的是,難道爭取了幾十年的人權,真的一夕之間將要化為灰燼?難道台灣就此要向中國霸權、兩岸政商集團俯首稱臣,從此失去我們的主權、尊嚴與價值?

1.          荒敗的時局:2014年,我們到底經驗了什麼?
2.          跛足的代議政治:從未變天的立法院,虛有其表的政黨政治
3.          兇殘的國家暴力:從323以來,日漸粗暴的警察,代表馬政府的堅定的暴力意志
4.          踐踏人權的國度:各種言論、集會自由的失落,台灣正重返戒嚴
5.          經濟主權的讓渡:服貿、貨貿、自經區──中資/中共國家資本/兩岸政商利益共同體
6.          國家主權的危機: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台灣是世界的台灣


二、暗黑的歷史(亂源)

傾圮的現實,不會無故出現,不討論國民黨的歷史之罪,就無法明確掌握它的現實統治問題,以及台灣人民的無自覺性。2014年的威權重現,不是一朝一夕,轉型正義、歷史正義、教育改革未落實,才是現實的亂源。

1.          轉型正義未落實
2.          歷史正義未落實
3.          體制內教育的長期循化──公民課綱、歷史課綱


三、迷離的未來(社運及其可能)

318學運揭開很多國民黨的面具,也點燃了一些希望的火光。然而,火光愈燦爛,失望愈深痛。學運後,國民黨變本加厲,台灣民眾卻還停留在「運動成功」的榮光中,而318運動被營造出「溫良和平」的社會觀感,更使後續幾場運動,無法得到認同與支持,台灣社會,陷入一種運動後的安全感與墮性,誤以為問題已被一場運動解決。究竟,未來的運動方向該如何走?那理想光照的未來,離我們還多遠?


1.          運動的已成與未及──318學運揭露了什麼?成就了什麼?未竟的是什麼?
2.          運動的持續與策略
3.          大型社運的意義、迷思與有限性
4.          長期耕耘的心理準備:一場運動的「成功」,該如何重新定義?
5.          爆破性運動的必要:以黑島青在烏來「肉身擋車」為例
6.          培力型運動的必要:以各種「工作坊」、「培力營」為例
7.          草根性運動的必要:回返每一個「在地」的實踐(扞苗青、奪桃青、山海屯----
8.          終極──幾種層次的公民自主概念:行動主體(公民自主,自我關聯議題的挺身而出)、地方的公民(在地議題的關切與參與)、公民社會/社會的公民(社會議題的挺身而出)、國家的公民(國家主權議題的挺身而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