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與媒體的關係 林健煉:既合作又不過度依賴(轉貼)
李欣穎 2013.08.29 10:06PM 媒體需要公民運動吸引觀眾目光,公民運動則需媒體報導,但又擔心被過渡誇大渲染。究竟運動與媒體之間,存在什麼樣的微妙關係?南方生活報發行人林健煉表示,雙方應該「既合作又不過度依賴」。 林健煉說,當政府失信、失能又無法自我療癒時,媒體應擔任政府的「痛感細胞」,社會運動則扮演政府的「排毒系統」。但他強調,社運在監督、反對的同時,也要提出解決方案,「從事社會運動不是反政府,是要幫助政府解決問題,幫政府排毒,甚至吃補。」 社運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卻一定會影響到某些人的利益,「會被栽贓、抹黑、貼標籤」,因此社會運動需要一批「傻蛋」犧牲奉獻。不過林健煉強調,台灣社會要進步,不能只依靠這些笨蛋,「其他人也不能一直當行屍走肉阿!」 林健煉分享自己擔任報紙總編輯的經驗,「報社有立場,記者本身也會有立場」,現在年輕記者會跟主管衝撞、偷渡新聞,社運可藉機利用媒體發揮槓桿作用。林健煉說,想要新聞版面,要替編輯寫好標題、新聞稿600字以內、導言不超過120字、給電視台的還要附上畫面,「讓記者偷懶也偷得很方便。」 最後,林健煉形容,台灣的社會運動就像便利商店裡的商品一樣,「人民可以自由選擇,甚至一次參加許多社會運動」。林健煉說,社運與媒體盡量避免對立,並結合其他團體的力量,分享資源並尋求共識,「讓自己成為最大的媒體」。 「公民運動與新聞媒體的微妙關係」是由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主辦,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也在活動現場宣布,9月7日台北金融研訓中心將舉行立法院第八屆第三會期的立委評鑑複審會議,希望選民前往參加,透過評鑑結果,理性選擇優秀立委。 參考資料: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