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 :臺灣人民幣匯率期貨交易量破2萬口
(本報訊) 臺灣期貨交易所(以下稱期交所)上市之人民幣匯率期貨未滿一個月,交易量即迅速突破 2萬口大關。根據期交所統計,昨日(8月17日 )期交所人民幣匯率期貨(含「小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及「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 )合計交易量已達1萬3,604口,今日(8 月18日)更再攀升至2萬1,110口,創下上市以來新高。
期交所新上市之人民幣匯率期貨商品,因交易活絡,推出未滿一個月交易量即超越早已推出人民幣匯率期貨的香港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成為全球人民幣匯率期貨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臺灣人民幣匯率期貨一推出即有好成績,顯示因兩岸經濟及金融互動往來密切,衍生出高度人民幣理財及避險需求,為臺灣成功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及健全多元化人民幣理財工具,奠下良好發展契機。
在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大力支持及推動下,期交所在7月20日上市2檔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標的之人民幣匯率期貨,包括:一、小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契約規模為 2萬美元,以財團法人台北外匯市場發展基金會臺灣離岸人民幣定盤匯率( CNT 定盤價)作為最後結算價; 二、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契約規模為10萬美元,以香港財資市場公會美元兌人民幣(香港)即期匯率定盤價( CNH定盤價)作為最後結算價。 2檔商品一小一大,可符合散戶、法人及外資之交易需求,金融業者、進出口業者、製造商、人民幣資產持有者、交易或套利目的者,皆可透過人民幣匯率期貨進行交易及避險。
在臺灣人民幣匯率期貨上市之前,香港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及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業已上市人民幣匯率期貨,其中又以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較早的香港交易所,其人民幣匯率期貨交易量最大。 7月20日臺灣人民幣匯率期貨上市後,因臺灣交易價差相對較銀行間人民幣遠期外匯及其他市場人民幣匯率期貨為小、資金效率性高,交易量因而快速躍升。
期交所表示,臺灣與大陸貿易關係密切,不僅進出口商持有人民幣部位大,不少企業主及個人持有人民幣資產及定期存款,而 8月11日至13日人民幣中間價三度下調,三天貶值幅度達到 4.6%,使一般企業或民眾持有的人民幣資產面臨匯率風險,而人民幣大筆定存只得思考是否解約。其實,建議持有人民幣資產民眾,應正視人民幣匯率避險的觀念,適度運用期交所的人民幣匯率期貨來避險及理財。
國內外人民幣匯率期貨商品交易概況 單位:口
交易所名稱
|
104年7月日均量
|
104年8月日均量
|
臺灣期貨交易所
|
6,845
|
6,267
|
香港交易所
|
416
|
1,948
|
新加坡交易所
|
934
|
1,468
|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
65
|
85
|
註:8月日均量係統計至8月17日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