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亮:凍結台獨黨綱,化解兩岸矛盾
凍結台獨黨綱,化解兩岸矛盾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將在明年1月9日提出總結報告,
據了解,柯並非臨時起意,也不是聲明稿所稱「純屬個人意見」,柯事前曾與多位黨內要角溝通,也得到多位熟悉兩岸人士贊許。與柯交情甚好的蘇主席事先也知情,但蘇爲了保留模糊空間,改以「台獨黨綱現在沒有凍結不凍結的問題」作為回應。柯正式提出前兩天,12月24日中常會前,柯也曾與蘇系立委吳秉睿、新系秘書長林錫耀秘密會商一個多小時,更看出政治運作痕跡。
柯不否認提出「凍結台獨黨綱」,與中國大陸不同意「憲政共識」有關,柯固然點出問題癥結,但外界仍不相信這件事是由柯一人主動發想。柯在民進黨內從來不是兩岸關鍵人物,對兩岸問題既不關心也不熟悉,多數人認為他只是為人作嫁而已,亦即背後發動力量基於複雜考量,不便在第一時間站到第一線,只好假借柯先拋出敏感燙手山芋,看黨內風向如何,再做後續盤算。
柯不否認提出「凍結台獨黨綱」,與中國大陸不同意「憲政共識」
隨著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首度將「九二共識」納入正式文件,「九二共識」已不再只是國共兩黨的口頭共識,而是列入中國大陸官方文書的兩岸對話基礎。如果民進黨對中政策只以「憲政共識」為核心,例如《自由人宣言》提出「以憲政主義發展兩岸友誼關係,以人權保障建立政治互信」,這是否意味著在中國大陸還沒民主化之前,民進黨就拒絕與大陸黨政機構打交道?這恐怕連歐美民主國家也做不到!誠如柯建銘引述南方朔所言:「可執行、拿得出去、講得通,才叫做政策,而不是只拿出正義感」。「憲政共識」如此否定大陸黨政的合法性,如此不願正視兩岸對話基礎,如何可能打破國民黨一黨壟斷的兩岸交流局面?如何可能推動制度化的民共交流?
事實上,即使是支持「憲政共識」的前新潮流總召段宜康,也體認到民進黨「憲政共識」的論述困境。段固然認為「憲政共識」是蘇主席「台灣共識」與謝長廷「憲法各表」的折衷產物,但他也坦承「憲政共識」與兩岸對話基礎,完全是兩回事,前者恐怕只能對應大陸民間,後者才能對應大陸黨政官方。換言之,光有「憲政共識」,並不足以打破民共僵局。
正視兩岸對話基礎:謝積極求解,柯消極求解
畢竟,如何克服兩岸「最後一哩」,早在2012年蔡英文敗選之後,就廣受民進黨人關注。依照對兩岸僵局的回應強度,可以分為四種策略:
表一、民進黨面對兩岸僵局的四種思維
正視兩岸對話基礎:謝積極求解,柯消極求解
畢竟,如何克服兩岸「最後一哩」,
表一、民進黨面對兩岸僵局的四種思維
段宜康則承認民共僵局對民進黨不利,但民進黨一旦深入處理,
但逃避兩岸問題癥結,
最早認知到民共對話僵局,積極尋求解答的民進黨領導人,
然而,儘管謝得到多數台灣民眾支持,
11月28日,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針對「憲政共識」
凍結台獨黨綱,更能穩健保台
柯聲明引述蘇主席所言「現階段最重要是建設國家,不是回頭搞台獨」,又引述蔡英文在新加坡演講所言「必須致力維持兩岸和平及共榮發展」,並呼籲民進黨「台獨黨綱既然已經完成階段性的歷史任務,我也建議本黨考慮正式宣告凍結台獨黨綱,告別舊時代,為本黨兩岸政策形塑新時代的世界觀與格局」。 顯而易見,柯眼看謝長廷「積極求解、尋求兩岸共識」的「憲法各表」努力,在黨內難以成為共識,但又不願簡單接受對化解兩岸僵局並無助益的「憲政共識」,因此決定邁向「消極求解、去除兩岸障礙」,亦即凍結很容易引發兩岸誤解、很難說服大陸或國際社會的「台獨黨綱」。
類似的「凍結」操作,民進黨早已有跡可循。2006年2月27日陳水扁總統宣佈「國統會將終止運作(cease to function),國統綱領終止適用(cease to apply),並依程序送交行政院查照」。當時美國白宮發言人麥克里蘭爲了緩和兩岸緊張,即表示就美國了解,國統會、國統綱領並沒有「廢除」(abolish),而是「凍結」(freeze)。
「凍結」與「廢除」的最大區別,在於是否保留了原有體系的核心內涵。例如中華民國「凍結國統綱領」,並未改變兩岸憲法的特殊關係內涵,只是去除了違反民主價值的終統綱領。同理,民進黨「凍結台獨黨綱」,並未改變民進黨的台灣價值內涵,只是去除了脫離國際現實的制憲建國,作為唯一的前途選擇。
凍結台獨黨綱,有人立刻擔心民進黨將失去台獨DNA,認為將立刻被其他更激進的台獨政黨所取代,這顯然是把「凍結」理解成「廢除」。畢竟,隨著台灣人民對於中國崛起和國際現實有了更多理解,更多人在意民進黨能否提出「穩健可行的保台政策」,而不是「精神勝利的建國號召」。只要民進黨繼續堅持台灣的價值內涵,在凍結了與國際現實脫節的台獨黨綱之後,反有可能得到更多民眾支持。
柯建銘12月27日首度提出「凍結台獨黨綱」,當天傳來幾乎都是反對聲浪,但這只是未經討論的想當然爾,未必就是民進黨共識。1月9日中國事務委員會正式開會,柯身為九名委員之一,已經表示將再度提案,此外謝長廷也將重提「憲法各表」。「凍結台獨黨綱」是否將納入中委會的最後定稿,取決於邱義仁、吳乃仁、陳菊、賴清德等四位新潮流委員,以及蔡英文的最後決斷。以新潮流對兩岸實務了解之深,相信不會讓中委會只單純得出無助於化解民共僵局的「憲政共識」結論,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柯聲明引述蘇主席所言「現階段最重要是建設國家,
「凍結」與「廢除」的最大區別,
凍結台獨黨綱,有人立刻擔心民進黨將失去台獨DNA,
柯建銘12月27日首度提出「凍結台獨黨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