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企業新願景:新設企業托育模式」公聽會
【數位網路記者陳漢墀台北報導/ 2017,12,26】
為解決台灣生育率持續下降,少子女化日益嚴重的情形, 行政院核定「完善生養環境方案」,以「教保公共普及化」、「 衡平職場與家庭」及「支持家庭生養」等三項策略期待藉由政府、 企業雇主、社區與家庭的力量,支持育齡家庭友善生養環境。目前0 至3歲嬰幼兒托育照顧模式,並以居家式托育服務及機構式照顧( 包含托嬰中心、幼兒園)等二種模式為主。 由於目前並沒有專屬企業托育模式,因此李麗芬委員、 張廖萬堅委員、吳思瑤委員、余宛如委員、鍾佳濱委員、 邱志偉委員、何欣純委員、 蘇巧慧委員以及台灣新社會智庫認為要有多元的托育模式, 希望可以鼓勵年輕人敢生、能養,突破低迷的生育率。
為解決台灣生育率持續下降,少子女化日益嚴重的情形,
葉宜津委員主張讓企業可以協助照顧孩子,員工的向心力將會更高; 何欣純委員則認為收托數要增加、托育品質要好, 這樣才能解決家長後顧之憂; 吳思瑤委員是主辦委員中唯一單身貴族,但是非常喜歡小孩, 因此極力支持新的企業托育模式, 並期待未來兩場系列公聽會能夠激盪出新的托育模式; 鍾佳濱委員則引用卡通小英的故事,強調企業托育的重要性; 余宛如委員在立法院第一會期就討論這個議題, 認為企業托育需要有一個創新的概念,並且應該依照配合產業狀況, 規劃不同的托育模式;張廖萬堅委員則表示2-6有推動非營利幼兒 園,0-2則是衛福部協助,如果可以用推動非營利幼兒園的概念, 配合棒子和蘿蔔鼓勵企業可以辦理企業托育, 這個是未來可以思考的;蘇巧慧委員認為各式各樣的托育模式, 要以滿足各種不同的家長需求為重點,但是無論規格是甚麼, 還是要考量安全的問題。
政府為推動友善勞工職場就業措施,《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3條規 定僱用100人以上企業應置托兒設施或措施, 主管機關並應給予補助, 以及訂定設施設備之設置標準與經費補助辦法。 但是目前這項友善職場育兒環境之設施設置標準仍未訂定, 企業需依據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主管的《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主管《 幼兒照顧及教育法》,才能推動0-6歲照顧及教育設施。 但這兩部法規規定的機構設置標準沒有考量企業設置之情況, 只從一般托育型態加以規範,包括土地使用目的、 建築物消防建管或樓層限制等項目, 這使企業主即使有心為員工辦理托育設施, 因相關規格標準不適合企業, 導致企業主設置企業托育始終無所進展。
耕莘醫院附設永耕幼教中心金庭芝主任,分析員工離職原因, 發現由於護理人員必須要照顧孩子,所以必須要離開職場。 因此在托兒所、幼稚園時代,就開始在企業體附近辦理托兒設施。 因為醫院有這項福利,醫護人員都能安心就業, 進而降低員工離職率。台灣蠻野心足協會文魯彬理事長說在15年前 就決定要讓父母有機會多接觸自己的小孩, 讓小孩接觸各種各式樣的人,是對孩子更大幫助, 所以率先辦員工育兒設施。遊戲橘子專案經理鄭珮君表示, 當年在搬遷辦公室後,發現新辦公室大樓無法符合幼兒園設置規格, 最後是臺北市政府、勞動部和教育部鼎力協助, 才順利推展企業附設幼兒園。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張烽益執行長提出日本企業托育模式, 認為日本可以順利推動,台灣應該也可以, 因此應該以多頭並進模式推動幼兒照顧政策。 但談到彈性工時的時候,婦女新知基金會覃玉蓉秘書長認為, 彈性工時會有惡化性別差異的狀況,所以這個部分需要審慎思考。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王兆慶發言人, 則以德國模式說明過去十年推動的成果,甚至因為確立1-6歲幼托 一體制度,因此台灣必須研議多元的托育模式協助家長, 例如鬆綁無關安全的規格, 或比照長照政策布建模式來增設幼托據點。
這場公聽會是為了因應現行社會、經濟與家庭型態, 認為應該在居家式托育及機構式照顧之天平兩端之光譜,增加0至3 歲具托育價格平實、家長接送方便、 企業足以負擔以及幼兒能建立依附關係之企業托育新模式。因此, 立法委員李麗芬、張廖萬堅、吳思瑤、余宛如、鍾佳濱、邱志偉、 何欣純、蘇巧慧等國會辦公室,以及台灣新社會智庫一起召開「 幸福企業新願景:新設企業托育模式」公聽會,要求
第一、請國發會一個月內召集相關單位,相關企業托育法規之突破, 研議相關可行之方向,並請將相關意見提供給行政院, 與未來規劃托育政策結合。
第二、企業0-6歲托育政策應明確, 請勞動部於三個月內研議企業托兒新模式,召集相關機關單位、 企業以及專家學者共同討論。
第三、 請人事總處以及國營會能夠研議自行設置托育設施之鼓勵方案, 並請盤點現行自行設置托育設施之公家機關及公營企業。
希望透過今天公聽會在政府既有托育政策持續運作時, 檢視現行制度不足處,以實際、多元方式設置托兒設施設備, 讓育齡階段國人在敢生之後,更能享有適合托育、養育的友善環境, 一起努力搶救正瀕臨絕種之台灣之子。
立法委員李麗芬、張廖萬堅、吳思瑤、余宛如、鍾佳濱、邱志偉、
何欣純、蘇巧慧及台灣新社會智庫主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