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政與立委選制改革座談會
(本報訊)1997年我國第4次修憲, 取消行政院長副署權且總統任命行政院長無須立法院同意等, 有學者稱台灣的憲政體制接近於半總統制或雙首長制, 更有一些學者認為已形成「超級總統制」,總統有權無責, 行政院長僅是總統的執行長。2004年第7次修憲, 立委席次由225席減半為113席, 同時其選舉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但立委選舉制度實施兩屆之後, 出現政黨席次比例與得票比例嚴重不符、代表性不足、 不利於小黨等現象而備受詬病。
2014年九合一選舉後,憲改議題再度成為輿論的焦點,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邀集專家學者, 替憲政體制與立委選舉制度診斷把脈。公督盟理事長施信民表示, 台灣憲政問題從1980年代就一直有民間呼籲台灣要走出動員戡亂 時期,把臨時條款去掉,讓憲法真正在台灣實施, 但目前政府體制運作卻沒有達到人民的期待。 今年318運動所提出政府體制失靈的問題, 佔領立法院之後提到要進行後續的憲政改造運動, 並在本次九合一選舉產生政治版圖的變化, 加上朱立倫所拋出內閣制的議題,受到各界的討論! 但事關國會選制的檢討和改變,不管是總統或內閣制, 都牽涉到國會現況和選舉制度是否要去做變動, 公督盟作為監督國會的民間團體,今天特別舉辦座談會, 希望針對憲政與立委選制改革進行討論,以有助於未來改革的推動!
首先,前立委林濁水指出, 現在體制改革的議題我比較傾向選舉制度應該放在憲政體制後面來選 擇,因為選舉制度的運作和政黨體制運作息息相關, 必須要進行配套,且應最優先處理的是政黨體制, 不應當先改選制在改體制!倘若國會改造, 整個國會體制若不進行改造,所以對國會品質的改善是極度有限!
如果不改造憲政體制只改造國會,那國會品質是有限的! 且必須面對過國會亂源有兩方面:國會去組織化、去資深化! 使得這三化的原則產生了「多席次召委制度、反資深反專業、 去政黨政治化」。
接著國家體制不明,是造成國會難以運作的原因! 全世界沒有一個議員可以在之外發號施令, 國會品質差是因為一軍在外面!就因為體制不明,使一軍在外面, 讓一軍進入國會,倘若沒進入國會也不能在外面發號施令。 在選舉制度方面,由於並立制不符合比例的精神, 應當根據具體數字加以細算才會比較恰當, 現今制度造成小黨難以生存!
接著,公督盟常務理事顧忠華教授認為, 這一套憲法當前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因次必須循著路徑依賴的角度去思考。 我認為要向總統制傾斜的國會問責制,由於威權體制的遺毒, 使得國會功能被弱化了! 其實國會是一個很重要的民意機關,由民意機關制衡權力, 才會產生權力制衡的設計!
回顧台灣過往是強人政治 就是總統制! 後來表面上雖然有換軌,但實際上也沒有改變。 如果恢復閣揆同意權,是蠻危險的! 一旦行政院長需經過國會同意才能被任命,就會有公公和婆婆 這樣行政院長變成夾心餅乾,甚至比現在的情況還不堪! 並且建議把監察和考試兩院凍結,慢慢讓監察院萎縮, 朝三權分立的憲政方向去走,把國會權限擴張: 像是聽證和調查權加進去,也主張審議民主新興機制納入國會裡面, 使國會便成進步的國會!不排除把直接民主機制跟國會結合, 這樣會有創新的效果!
另一方面,公督盟常務監事黃秀端教授也說明, 政府體制和選舉制度是需要搭配的! 朱立倫拋出的內閣制所引發的討論, 今天不管是要改成哪一種制度都是需要很大的變動,那就乾脆制憲! 其實很多事情要進行根本改變的,因為內閣制就需要黨政合一、 總統不直選、閣揆由國會產生,這是大家能接受的嗎? 且內閣制也很多元, 像是比利時的內閣制卻發生有五百多天有看守內閣的狀態, 以色列曾經舉行總統直選,也發現這是無法運作的狀況。 因為要形成怎樣內閣制牽涉到選舉制度有關, 因此到底什麼樣的制度和配合什麼狀況都是要去思考的, 要朝向內閣制就要讓國會更專業,去制衡總統!其實, 當初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 會有這樣結果是可以想見的! 因為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本來就會朝向兩黨制去走, 使小黨不易生存!在單一選區中對於國民黨和民進黨兩大黨而言, 是很容易拿票的!且今天比例代表是太少的,小黨不容易出頭! 所以我們必須先去思考我們是要多元還是要穩定, 當初選擇就是要穩定,大黨不想被小黨綁架,所以我們才要去思考! 倘若傾向所以多元的政黨,如果採取內閣制的話, 就要考慮組閣的問題, 是否會有無政府狀態或者是不容易組閣的問題。因此, 不同的選舉制度會造成不同的後果, 將來面臨問題的時候是否要承擔! 今天不管要選擇甚麼體制或選舉制度都應該從國家整體來考量, 而不是為了某個政黨或為了某人!
守護民主平台監事顏厥安教授進一步指出,我支持傾向內閣制, 其想法核心是在議會主義!議會主義就是加強國會的決策權力, 內閣制就是把它提高到一個極致,決策就是在國會, 行政也是由國會菁英組成的內閣,即便不是內閣制, 也要好好思考如何加強國會的決策權力。 因為議會內就是權力決定核心, 包含重要政治領袖都會在議會中參與, 所以強化議會決策功能和權力是重要改革方向!建議也在憲法裡面, 不需要把席次和選舉制度訂定的過於詳密,而是交由法律訂定! 藉由嘗試錯誤法,讓立法者有一定彈性可以去修訂, 且建議席次門檻不要訂在憲法裡面,讓大家有調整的空間! 我認為台灣還沒擺脫一個歷史宿命, 廣義的在野力量必須組成對抗國民黨的聯盟,所以在這樣的想法下, 因此兩黨制的狀態是可以接受的。但當前新興�¤ �會力的勃興,倘若想訴求的內容卻無法在現有體制內得以表達! 如果不設法調整制度讓這股力量的新興代表, 獲得國會或地方議會有適當的席次去表達意見, 如不調整制度這些力量就會一直走體制邊緣和外部去訴求! 未來就會去挑戰民進黨為主的中央政府!此外, 不能夠再讓小黨或者是大黨議員去配合行政權執政, 而是要盡可能聯合執政!倘若由大黨與中型政黨組成聯合執政, 共同承擔起決策責任!而中小型政黨也可以出任重要內閣閣員, 但現行制度是沒有的!藉由本次修憲, 把立委不能兼任官吏的身分互斥規定拿掉, 則能讓整個制度往議會主義的精神前進。
最後,公督盟理事長施信民補充,由於國會席次減半 造成代表性不足的諸多問題,是與時代環境問題有關!
當初被認為國會為亂源之一,但國會又必須存在, 所以在對立法院討厭的情況下就有民間團體提出國會議員減少一半, 不要製造出這麼多爭議的問題!但在目前社會氛圍下, 大家對憲政改革和國會改造已經有共識, 但如何去並推出甚麼方案意見都還不太一樣, 而立委人數是要提高到多少都有不同看法!究竟是聯立、並立、 並聯也都有許多意見, 但總體來說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政治工程, 但是總要有一個時程的規劃,不然憲政時刻就過去了! 縱使2016來不及,更需要提出具體時程,讓各界有所準備! 我們要掌握這樣的時刻來形塑公民的共識讓我們國家來繼續往前推進 ,深化民主政治,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期待和目標!
日期:2014年12月26日 (五)上午10:00-11:4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A會議室(臺北市濟南路一段2之1號)
流程
09:45-10:00報到
10:00-10:05主持人致詞及說明
10:05-10:55第一輪發言 (每位與談人10分鐘)
10:55-11:05現場來賓、媒體提問(每位1分鐘)
11:05-11:30第二輪 回應與補充(每位與談人5分鐘)
11:30-11:40總結
09:45-10:00報到
10:00-10:05主持人致詞及說明
10:05-10:55第一輪發言 (每位與談人10分鐘)
10:55-11:05現場來賓、媒體提問(每位1分鐘)
11:05-11:30第二輪 回應與補充(每位與談人5分鐘)
11:30-11:40總結
主持人
施信民(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
施信民(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
參與貴賓
林濁水(前立法委員)
顧忠華(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公督盟常務理事)
黃秀端(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公督盟常務監事)
顏厥安(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守護民主平台監事)
林濁水(前立法委員)
顧忠華(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公督盟常務理事)
黃秀端(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公督盟常務監事)
顏厥安(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守護民主平台監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