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猷龍校長抗告駁回


(本報訊)台灣高等法院有關被告陳猷龍不服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所為之羈押裁定提起抗告,本院已於今(28)日下午公告裁定主文:「抗告駁回」,理由如下:
一、原裁定略以:被告陳猷龍經原審法院訊問後,被告雖否認有違背職務、收受賄賂行為,然依卷內相關同案共犯羅○○、簡○○、彭○○、王○○、 林○○之供述及證人詹○○、蘇○○之證述,並有扣案筆記本、 帳冊、現金等資料,足認其涉犯刑法第122條第2項仲裁人違背職務收受賄賂因而違背職務行為之罪嫌重大,所涉係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違背職務收受賄賂罪,且尚有其他相關共犯尚未傳喚,認被告恐有勾串共犯、證人之虞,應予羈押,並禁止接見通信等。
二、抗告意旨略以:檢察官聲請羈押之理由,係以共犯羅○○、簡○○、彭○○、王○○、林○○之供述,證人詹○○、蘇○○之證述及扣案之筆記本、帳冊、現金、「行賄級距表」、羅○○、詹○○二人依仲裁判斷金額新臺幣(下同)7726萬元中可分得624萬元,由該二人依三與七之比例分配,羅○○因缺錢已先向簡○○拿取170萬元等語,然被告及辯護人自調查局詢問至檢察官偵訊期問,從未見渠等提示所謂「扣案筆記本」、「帳冊」、「行賄級距表」等物予被告及辯護人閱覽並表示意見,已嚴重剝奪被告之訴訟上防禦權及辯護人之辯護權,遑論該內容與簡○○、詹○○之供述是否一致、與簡○○行賄之金額是否相符而得採認,又羅○○及詹○○如何分配賄款金額,被告既未參與其中,其與被告有何關連?被告於接受調查局詢問、檢察官偵訊及法院羈押訊問時,已詳為說明未收受簡○○交付之賄款,而被告所有之中華    郵政、國泰世華銀行及兆豐銀行帳戶(繳交房屋貸款用帳戶)中,均係正常之薪資或其他業外收入所存入之款項,並無不明資金進出,檢察官聲請意旨雖以簡○○指述於97520日以後交付20萬元賄款、971222日前交付10萬元及971222日之後再交付20萬元予被告,而被告之兆豐銀行帳戶中於981月至4月間有15萬元、20萬元及12萬元之三筆現金存入(抗證1號),認該款項即為被告收受簡○○所交付之賄款等語,然查該三筆款項無論金額、存入日期均與簡○○所稱給付賄款之金額、給付日期有別,相差最長期間甚至將近1年,如何能證明係被告所收受之賄款?且與那一件仲裁案具有對價關係?況被告之銀行帳戶中不論以匯款或現金存入,均為稀鬆平常,並非一定以匯款或現金方式為之,自非可逕認該三筆金額即屬賄款,由被告之國泰世華銀行帳戶自9712月至981月間之現金提領情形可知:97128日提領現金12萬元、97l224日提領現金40萬元、971230日提領現金30萬元、98115日提領現金25千元、98213日提領現金10萬元,有被告國泰世華銀行古亭分行存摺及內頁部分影本可稽,均與前揭三筆款項具有時間上之關聯性,自不能排除該等資金流動係自被告國泰世華銀行帳戶提領存入兆豐銀行帳戶用以扣繳房屋貸款之可能性,若有必要,被告亦可提供所有金融帳戶交易往來資料呈請法院參考,是以檢察官就此部分之舉證實屬不足,顯不足採。查證人蘇○○與詹○○之供述均將所有責任推給被告,誣指被告意欲主導本件仲裁案之判斷,然仲裁評議係採多數決,若證人即仲裁人蘇○○與詹○○之意見一致,而與被告意見不一致,則蘇○○與詹○○二人之意見自可達成評議,何須在意被告之意見?被告又如何能主導仲裁評議結果?若被告有意主導本件仲裁案,且擔任主筆人,出力自然較其他仲裁人為多,但據報載簡○○是以百萬元行賄詹○○,卻供稱僅交付50萬元予被告,凡此均與常情不符,另被告就本件仲裁判斷是否違背職務一節,檢察官以詹○○之供述認定被告對於僑力公司所提出之證據瑕疵均予肯認,而該等單據及契約書等資料,業經傳訊僑力公司之下包廠商,下包廠商均已承認係配合虛開發票等語,主張被告明知僑力公司所提之證據有問題卻仍為其護航,但該等不實事項,均係檢察官在發動本件偵查詢問調查後所得知,並非在仲裁判斷程序中即已顯現,而為被告所明知之事,仲裁人僅得依舉證責任分配法則判斷,要無可能查出該等單據是否為偽造,檢察官亦未舉證被告有何「明知證據為偽造」之情況,於當時仲裁案相對人新莊區公所雖提出該等抗辯,惟因無法舉證推翻私文書之推定真正,依法自得認定該私文書之真正,被告並未違法採證。況該仲裁判斷經新莊區公所向法院提出請求撤銷仲裁判斷之訴,亦經最高法院駁回確定(100年度台上字第1388號),難認本件仲裁判斷書之內容有何違法之處,被告依評議結果作成仲裁判斷書,並經主任仲裁人及另位仲裁人共同簽名確認,於法並無不合,因此,本件既無積極證據證明被告有違背職務之行為,自不符合刑法第122條第2項規定。另本件共同被告簡○○、詹○○均已受羈押,其餘仲裁人是否有收賄行為,依卷內事證並未顯示與被告屬於共犯關係,原裁定竟以「仍有共犯仲裁人尚未訊問」,此「共犯仲裁人」究係何人則未置一詞,以此推論被告有勾串證人之虞,其裁定理由顯    有不備,甚且原裁定所謂「共犯仲裁人」尚未傳喚到案,與被告是否有勾串證人之虞,二者未必有必然關連性存在,當不得單以共犯仲裁人尚未傳喚訊問調查為由,率予認定被告有勾串之虞,原裁定對其認定所憑之具體事實為何,未於押票當中為明確記載,容有率斷之虞等提出抗告。
三、按被告有無羈押之必要,應許由法院斟酌訴訟進行程度及其他一切情事而為認定。最高法院46年度台抗字第6號著有判例可參,關於羈押與否之審查,其目的僅在判斷有無實施羈押強制處分之必要,並非認定被告有無犯罪之實體審判程序,故關於羈押之要件,無須經嚴格證明,以經釋明得以自由證明為已足;至於被告是否成立犯罪,乃本案實體上應予判斷之問題,故被告有無羈押之必要,法院僅須審查被告犯罪嫌疑是否重大、有無羈押原因、以及有無賴羈押以保全偵審或執行之必要,由法院就具體個案情節予以斟酌決定,如就客觀情事觀察,法院許可羈押之裁定或延長羈押之裁定,在目的與手段間之衡量並無明顯違反比例原則情形,即無違法或不當可言。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65號就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規定之合憲解釋於理由中明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規定之羈押,係因被告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其可預期判決之刑度既重,該被告為規避刑罰之執行而妨礙追訴、審判程序進行之可能性增加,國家刑罰權有難以實現之危險,該規定旨在確保訴訟程序順利進行,使國家刑罰權得以實現,以維持重大之社會秩序及增進重大之公共利益,其目的洵屬正當。又基於憲法保障人民身體自由之意旨,被告犯上開條款之罪嫌疑重大者,仍應有相當理由認為其有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等之虞,法院斟酌命該被告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等侵害較小之手段,均不足以確保追訴、審判或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始符合該條款規定,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或執行之要件,此際羈押乃為維持刑事司法權有效行使之最後必要手段,於此範圍內,尚未逾越憲法第23條規定之比例原則,符合本院釋字第392號、第653號、第654號解釋意旨,與憲法第8條保障人民身體自由及第16條保障人民訴訟權之意旨,尚無違背。」,可知其非宣告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之重罪羈押原因違憲,係要求附加考量被告除犯重罪之外,是否有相當理由認其有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等之虞,依法條體系解釋,該等附加考量與單純考量同條第1項第1款、第2款之羈押原因仍有程度之不同,應予區別,否則不啻等同廢除同條第1項第3款之羈押原因。基此,伴同重罪羈押考量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與單純考量有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之羈押原因,強度應有差異,即伴同重罪羈押考量之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其理由強度未必足夠為單獨之羈押原因,然得以與重罪羈押之羈押原因互為相佐。查抗告人因涉犯刑法第122條第2項仲裁人違背職務收受賄賂因而違背職務罪案件,於102524日經原審訊問後,雖抗告人否認全部犯罪事實,然抗告人所涉違背職務收受賄賂行為,業據證人簡○○指訴綦詳,並有同案共犯羅○○、彭○○、王○○、林○○之供述及證人詹○○、蘇○○之證述,且有扣案筆記本、帳冊、現金等資料可資佐證,足認抗告人所涉犯罪嫌疑重大,所涉為最輕本刑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又觀之檢察官提供之偵查卷證,尚有未到案之其他共犯牽涉其中,若許抗告人撤銷羈押在外,唯恐抗告人與尚未到案之人有勾串之可能,是抗告人之犯罪情節如何,猶待檢察官比對卷內事證,傳喚其他共犯以資釐清,況依卷內資料顯示,檢察官現正依證人指述及其他線索,擴大偵查抗告人與本案其他共犯間犯罪行為之分擔實情,若任抗告人開釋在外,不但易於串證,亦難免有湮滅罪證之可能,勢將造成訴訟程序難以進行追訴之結果,故抗告人有勾串共犯之羈押原因,對抗告人確有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之必要性,並衡以抗告人所涉之罪,對國家刑罰權之遂行、侵犯社會之危害性等公益考量,認對抗告人予以羈押處分係適當、必要,且以司法追訴之國家與社會公益,及抗告人之人身自由私益兩者權益衡量,經原審訊問抗告人後,裁定抗告人自102524日羈押,並禁止接見通信,經核於法並無不合。再者,有無羈押之必要,俱屬事實問題,法院在不違背通常生活經驗定則或論理法則時,依法自有審酌認定之職權,原審審酌全案及相關事證,考量訴訟進行程度及其他一切情事,認抗告人有羈押之原因,且有羈押必要,裁定羈押,本為原審法院就個別案件具體情形依法裁量之職權行使,經核其在目的與手段間之衡量,亦無違反比例原則。綜上所述,本件就整體客觀情事以觀,原審羈押裁定之目的與手段間衡量,既無明顯違反比例原則情形,亦無違法或不當可言,原裁定以抗告人涉犯刑法第122條第2項之罪,犯罪嫌疑重大,有相當理由認其有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非予羈押,顯難進行審判,有羈押之必要,予以裁定羈押,於法並無不合,本件抗告意旨稱證人簡○○指述交款日期與抗告人之銀行帳戶資料日期、金額相差太多、抗告人之銀行帳戶有拾數萬元    資金進出為常態、仲裁案之仲裁評議係採多數決非抗告人一人所能獨決、抗告人不知下包商之發票為虛偽、抗告人未涉犯罪無從與其他共犯串證等情,具屬案件經審理後之事實認定問題,與抗告人所涉犯情是否符合羈押要件及有無羈押必要性無涉,是抗告意旨前揭所陳各節,於法並非可採,其執此指  摘原裁定不當,求予撤銷,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旗証券徐恭穎,罰停業3個月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