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228共生音樂節
(數位網路報記者陳漢墀/19日台北報導)隨著第三次政黨輪替的發生,
共生音樂節今年邁入第四年,每屆活動皆超過五千人次參與,第三屆的總參與人數更超過萬人。今年以「我們在這裡」為活動主軸, 「我們」作為共生團隊,或二二八與轉型正義的關注者,訂定這個主題一方面是作為一種邀請,期盼能邀請大眾一起持續、深入關懷二二八事件,探究事件裡不為人熟知的女性、原住民與三月屠殺等面向。另一方面,「我們在這裡」也是一種宣示,讓政府看見社會上仍有許多人,呼籲落實轉型正義,期待政府能完整、公正釐清真相,使人民理解自己的歷史、受難者走出心中的苦痛,最終實踐下一代的人權與反省教育。
同時,第四屆共生音樂節也處於一個承上啟下的時刻。回首過往,歷經三年的努力,共生音樂節成為全台灣規模最大的二二八紀念活動,當初吸引年輕人關注二二八的初衷獲得一定的成果。展望未來, 2017 年是二二八事件的70週年,是別具意義的一年,同時也是新政府執政之時。對於推動轉型正義,更是不容錯過的時機。因此,今年共生音樂節將扮演樞紐的角色。一方面,我們將延續過去三年累積的人氣,繼續吸引年輕世代關注二二八,並提供更加深入的論述;一方面,我們今年將更強調轉型正義的論述與倡議,結合三年來凝聚的聲勢,為明年二二八事件 70週年儲備能量!
今年的共生音樂節策劃了更多元的活動,除了將近二十場的校園巡迴講座,還有實地走訪二二八事件地點,搭配文史工作者專業導覽的「地景小旅行」,以及鼓勵大眾參訪人權相關紀念館、訪談家人對二二八事件看法等等的 「共生人權任務」。音樂晚會邀請馬躍比吼、苗博雅、施又熙、陳儀深、楊振隆等人蒞臨演講,同時邀請林貓王、黃瑋傑、川秋沙、三牲獻藝、槍擊潑辣、農村武裝青年等表演者! 加上音樂節當天下午的靜態展覽,以多方深入觀點敘述二二八事件,探討轉型正義與歷史記憶;真人圖書館邀請當事人、家屬與學者面對面口述,讓不同世代之間的意見可以有更加直接的對話;除此之外,今年也邀請到超過三十個包括學生社團、 NGO等團體進行聯展,讓不同世代、關心不同議題的社會組織能夠彼此交流,傳達理念。
共生音樂節至今邁入第四屆,一直仰賴許多熱心的團體贊助,去年擴大活動規模之後,我們希望繼續維持活動的高品質,經費需求也因此增加。今年再次嘗試在「 FlyingV」平台發起募資活動,爭取更多人的支持,我們將以海報、貼紙、酷卡、紀念 T-shirt、手冊、五花鹽聯名筆記本、228地圖卷軸、客製春聯、樂團簽名等紀念品與更棒的活動內容回饋給各位贊助者 ,希望大家可以慷慨地給我們一些鼓勵,讓我們能夠持續耕耘,為社會貢獻綿薄之力。
我們認為,二二八的傷口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但在國家暴力體制的長年壓抑下,整個台灣透過集體失憶的方式蓋住了傷口。今年二二八,我們誠摯歡迎大家一同參與共生音樂節,讓我們用年輕人的方式,說二二八的故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