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快速惹怒愛滋諮詢者的問題~cp值超高」


從民眾諮詢問題看愛滋教育問題

(數位網路報記者陳漢墀台北報導)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自1997年成立以來,持續提供社會大眾愛滋相關問題的諮詢服務。今年度至11月底為止,已接受1,120次民眾諮詢。
透過我們的諮詢服務,觀察到民眾愛滋知識的不足與錯誤,使民眾在面對不可能感染愛滋病毒的生活情境時,仍然會有懷疑與擔憂,或者,沒有能力判斷是否確實有受到感染的可能性。
比較令人擔心的是,民眾的愛滋焦慮,在某些享有專業權威光環的加持與遊說下,反而無法解除,導致焦慮的長期延續。
以下分享五個實際諮詢案例,提供正解,也試圖從民眾愛滋問題看見我國愛滋教育問題:

一、「化糞池的污水跑出來,我可能被感染愛滋?」
這是一位女性來電詢問。接觸「化糞池污水」屬不屬於可能使人感染愛滋的傳染途徑,一般教育宣導內容確實沒有寫,於是,這是一個需要用知識進行判斷、來得到結論的問題,不是看文宣或教科書可以直接複製答案的生活情境。
正解是「不會傳染」。因為污水中,即便有確實含有愛滋病毒的血液、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也已經經過了稀釋,愛滋病毒不具有傳染能力。
「化糞池污水」是一個顯得極端的案例,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確實存在各種各樣的生活情境,不是「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九個字端出來就可以得到答案的,其他如「我好像喝了有血的水」、「游泳池裡面有別人的血」等等,都有民眾詢問過。


二、「我最近聽說朋友A有愛滋,以前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有危險?」
這一類是我們近兩年更多遇到的諮詢,通常是民眾因故得知自己的長年好友或親戚是愛滋感染者,開始覺得害怕擔憂。
這些害怕擔憂通常沒有具體的事件,而是一種心理上的不安,來自於「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自己沒有因此受傳染」,於是會開始回想每次相處細節,找出任何有疑慮之處,反而使自己備受煎熬。
也有人認為「他之前沒說,我沒防備,誰能保證一定沒問題」,這很明顯是怨懟對方隱瞞的情緒。這一類諮詢者,常見的是基本知識不足的問題,例如,有人很擔心感染的親戚抱自己的小孩、不願意同桌用餐、堅持口水會傳染愛滋等等。


三、「老闆請客,『小姐』幫我做半套,我現在很擔心。」
人們很常因為「性消費」而焦慮,不論性消費實際情形如何。焦慮的原因來自「小姐的對象多,比較危險」與「小姐不是我認識的女生」。
直接點說,人們認為「小姐」是高危險群。為什麼?因為歷來的文宣都這麼說,而且,好像也符合基本知識,性行為會感染愛滋,小姐的性行為這麼頻繁、對象這麼多,是高危險群無誤,因此,自己碰了小姐,確實有危險。
坦白說,前一段看似正常的想法,幾乎每句話都不對:
1.     性行為次數與性行為對象多寡,與會不會感染愛滋無關;有關的是,有沒有安全性行為,沒有安全性行為,即使次數少對象少,也不是保證。
2.     小姐是高危險群嗎?在病毒面前,沒有人的分別,只有行為的差別。
3.     不認識的人,比較不安全嗎?同樣的,病毒不認人。
4.     碰了小姐就有危險?不是,看怎麼「碰」。
5.     半套會感染愛滋?就傳染途徑來說,危險(指『有可能有感染的危險』)的人,其實是提供服務者,亦即,其實「小姐」才是承擔可能感染風險的人,而不是被服務者。
這一類因為性對象是「小姐」、不認識或不熟的網友而焦慮的,背後常見的是罪惡感,來源是自覺愧對女友或太太。這樣的情緒,人們可以感受,但無法處理或不願面對,所以,「愛滋焦慮」成了最適合的代罪羔羊,「小姐」成了最恰當的焦慮合理藉口。


四、「我上週檢驗陰性、上個月陰性、去年陰性,請問我可以放心了嗎?」
這一類的諮詢,我們需要先釐清是否源自唯一一次事件,如果行為只有一次,這人卻不間斷檢驗,顯然對檢驗結果不放心,為什麼?
經過詢問,我們常常得到的答案是:泌尿科醫師跟我說要檢查一年、檢驗所跟我說如果不放心,就一段時間來檢查一次等等。
這些來自專業的意見,其實令人無言以對。因為這些回答看似沒問題,其實完全沒有站在當事人的立場,這些專業意見不止沒有解決/解除民眾的愛滋疑問與焦慮,反而是焦慮與疑問的來源。
單一一次行為到底要追蹤檢驗多久才能確定有或沒有感染愛滋?答案很簡單:過了空窗期以後的檢查結果就是可以相信的。
當事人一再質疑檢驗結果,顯示檢驗背後有其他因素在困擾著他,醫事人員或者忙碌無力深究,但並不適合以「要追蹤一年以上」或「那你就一段時間來檢查一次」來作答,因為就這樣一句話,由一位醫事專業人員口中說出,會讓一個人必須在焦慮中撐過一年,或者,長期無法擺脫焦慮,並非仁心。


五、「同學幫我打手槍,我會感染嗎?我同學是男生。」
長期在愛滋領域服務的人,一定會很意外,一直到現在,還有民眾不知道打手槍會不會感染愛滋。但是,是真的,標題所舉的例子是別人幫忙打手槍,沒寫出來的,也有問「自己打手槍會不會感染」的。
標題所舉的例子,特別寫出這一類詢問的擔憂源:與同性有性行為。我們遇到許多民眾會擔心愛滋問題,是因為與他親吻、互打手槍或有其他性行為的人是男生。
是男生是重點。不論當事人是不是同志,人們已經很深刻的烙印「男同志是高危險群」的印象,這個印象超越基本知識的教育,或者說,這個印象與基本教育相互衝突,人們無所適從,無法安心肯定一定不會傳染,因此,擔心變成是合理的。


結論與建議:
以上實例,全都摘選於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2015年內的諮詢服務案例。我們選擇民眾愛滋諮詢問題為點評教育問題的佐證,是因為民眾問題是最真實、最生活化的,人們當然是擔心,才會來問問題。
這些問題,告訴我們,長期以來的愛滋教育非常不足,不論是「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的描述方式,或是「性行為、血液交換、共用針頭、母子垂直感染」,倒背如流也無濟於事,教育必須說明標題背後的意義與邏輯,否則不足以讓人們應用判斷。復以,愛滋是一個各類污名纏身的病毒,無從判斷之下,只會使人們焦慮不堪,更遑論若還要面對來自「專業」權威意見摻和。
綜觀我國愛滋教育,學校內的教育這兩年越見薄弱,社會教育各自為政良莠不齊,看似資訊滿天飛、人人知識家,其實人們只能憑運氣,不然就得不到正確又有用的愛滋知識,不止可惜,事實上是犧牲了民眾快速解除心頭重擔的機會,又落實了愛滋是「令人害怕的」的理由,無一有益,亟待改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