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一名美國學者眼中的臺灣
林楠森
BBC中文網駐臺灣特約記者
更新時間 2011年9月22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2:36
臺灣的民主化以來,越來越多民眾認為其應有決定臺灣前途的選擇權
美國在台協會本周舉行了一場美台學者間的視頻會議,美方請到的學者,是長年關注美中台三方關係的喬治華盛頓大學學者沙特。
沙特從六十年代末期在美國政府任職逾三十年,歷任了中情局,國務院,參議院以及國家情報委員會美國等第一線處理兩岸事務的職務。
在這場分析兩岸局勢的座談會上,沙特說隨著情勢的變化,臺灣"行動自由"空間持續受到侵蝕,此一行動自由指的是臺灣是否能自由選擇未來。
沙特指出,導致此一變化的三個因素包括了中國不斷上升的經濟與軍事實力,臺灣本身的弱化,以及美國對臺灣支持的降低。
他認為一些臺灣與海外的觀察家相信臺灣仍能在模糊定義的"維持現狀"下保有行動自由空間,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因臺灣已在這三個因素下繞行到中國的軌道,而想要反轉此一形勢在他看來不切實際。
臺灣的變化
沙特重述了他今年早些時侯在美國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發表的一篇專文說,隨著中國的實力增長,相對的臺灣實力正不斷弱化。
就經濟實力來說,臺灣在1995年時的經濟總值超過中國的三分之一,而時至今日此一數字已下降到十五分之一,且臺灣對中國經濟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依賴程度。
在軍事上沙特說,臺灣近幾年的國防經費連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三基本目標都未達標,而兩岸軍力的失衡限制了臺灣的行動自由。
沙特並指出近幾年的一個現象是臺灣政府認為其要參加國際活動,必須得到北京的同意或默許,即使像是貿易這類無爭議性的活動也包括在內。
馬英九政府主政下的臺灣另一個與過去不同的是對美國政府的遊說,據沙特指出,臺灣政府在過去幾年是亞洲國家中對華盛頓遊說最為消極者。
美國的戰略與外交政策影響著全球局勢,全球許多國家都在華盛頓進行遊說,而臺灣從蔣介石主政一路至民主化後的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對華盛頓的遊說爭取支持始終不斷。
沙特認為,臺灣一段時間以來與北京走得更近的結果,使得美國對臺灣來說,變得沒有過去那麼至關重要。
美國支持降低
除了臺灣本身的變化外,美國對臺灣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沙特指出奧巴馬政府對臺灣的支持比起過去減少了許多,比如美國在加強從印度到太平洋島國等亞太國家關係時獨漏臺灣,且臺灣政府回饋加強了美國此一態度。
與小布希政府首屆任期相比,奧巴馬政府在美國打造亞太地區戰略環境,使中國作為更符合美國利益時,並未將臺灣扮演角色也包括在強調範圍內,沙特指出相對於小布希政府,奧巴馬政府對臺灣幾乎是絕口不提。
美國自從七十年代與臺灣斷交並同中國關係正常化後,其政策圈內對於有關臺灣政策即有著不同的看法。按沙特的話來說,美國對台海議題的政策態度一方面是阻止中國武力攻台,另一方面則是維繫台海爭端和平解決的條件。
這種"和平解決爭端"政策思考方向,意謂著美國更為配合中國在台海的主張,而對臺灣意謂的則是美國的支持減少,此一政策的支持者包括了像是基辛格等人。
以過去四十年來美國對台海政策的主導者來說,被認為對臺灣支持力度最大的雷根,與基辛格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政策方向。沙特指出,雷根政府將臺灣視為資產,以通過美國對臺灣的強力支持,作為美國打造亞太地區戰略環境的基礎之一。
奧巴馬政府對臺灣馬英九政府兩岸政策的支持,在沙特看來是走向基辛格當年那種"最終和平解決方案"路線,意謂的是美國對臺灣的支持大幅消退。
他說美國目前在軍事上雖仍有實力介入台海,但美國領導人卻越來越不願這麼做,因為中國軍力上升將使美方的干預付出更大代價。
即使是過去一向對臺灣表現強烈支持的美國國會,沙特在此前專文指出也越來越少人願意訪問臺灣,一些實際訪台者有時也帶著一些不利臺灣利益的觀點離開。他認為,臺灣在美國遊說的中斷在華府造成了困惑並且降低了臺灣的影響力。
已成定局?
已不具官方身份的沙特對台海議題提出的種種觀察,雖然僅是一名民間美國學者觀點,但這相對比華府相關外交詞令更為直白。
這種直白分析更清楚的回答了為什麼美國一方面盛讚臺灣的民主,但對於基於民主原則進行的公投卻極力阻擋,不願讓臺灣人民以民主方式決定自己的未來,這樣的問題在幾年前美方派人到台阻止公投時,曾被當面提出而難以回答。
沙特提出臺灣正繞行中國軌道的觀察,也反映了馬英九執政下的臺灣社會氣氛,比如在一些針對馬英九的遊行抗議活動上,民眾的標語更多出了"拒統"一類的標語。
在沙特看來,臺灣從1995年至2008年間的政策在兩岸間造成了負面的遺產,而眼下兩岸關係的改善符合美中台三方政府的利益,沒有人願意回到過去那個階段。
若民進党重新執政,沙特也不認為臺灣正走向的道路會因而逆轉,除了民進黨已採取更溫和的路線外,他認為臺灣無法走回過去的道路的原因是其代價過高,且美國也不會支持臺灣重回與中國對抗的路線。
被沙特視為對抗的1995年至2008年,正是臺灣通過民主化而選出非傳統國民黨意識型態的兩名本土總統,而其對抗的是北京對臺灣領土與主權的主張。
但問題是,沙特認為的這種難以逆轉幾成定局的兩岸局勢,在臺灣並非人們共同接受的前途方向。另一種看來也難以逆轉的定局,是臺灣的民主化以來,越來越多民眾認為其應有決定臺灣前途的選擇權。
(林保華按:中國必須表演一番,才會讓馬英九得分。中國真要反對美國軍售,在這以前就可以召見駱家輝警告一番,如果軍售,將如何報復等等。事後才“夜召”,就可見其作秀成分。中國如果真的生氣,就在福建沿海舉行軍事演習,否則都是假的,只是要幫馬英九說明他還準備“抵抗”,以增加他的選票。)
BBC中文網駐臺灣特約記者
更新時間 2011年9月22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2:36
臺灣的民主化以來,越來越多民眾認為其應有決定臺灣前途的選擇權
美國在台協會本周舉行了一場美台學者間的視頻會議,美方請到的學者,是長年關注美中台三方關係的喬治華盛頓大學學者沙特。
沙特從六十年代末期在美國政府任職逾三十年,歷任了中情局,國務院,參議院以及國家情報委員會美國等第一線處理兩岸事務的職務。
在這場分析兩岸局勢的座談會上,沙特說隨著情勢的變化,臺灣"行動自由"空間持續受到侵蝕,此一行動自由指的是臺灣是否能自由選擇未來。
沙特指出,導致此一變化的三個因素包括了中國不斷上升的經濟與軍事實力,臺灣本身的弱化,以及美國對臺灣支持的降低。
他認為一些臺灣與海外的觀察家相信臺灣仍能在模糊定義的"維持現狀"下保有行動自由空間,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因臺灣已在這三個因素下繞行到中國的軌道,而想要反轉此一形勢在他看來不切實際。
臺灣的變化
沙特重述了他今年早些時侯在美國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發表的一篇專文說,隨著中國的實力增長,相對的臺灣實力正不斷弱化。
就經濟實力來說,臺灣在1995年時的經濟總值超過中國的三分之一,而時至今日此一數字已下降到十五分之一,且臺灣對中國經濟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依賴程度。
在軍事上沙特說,臺灣近幾年的國防經費連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三基本目標都未達標,而兩岸軍力的失衡限制了臺灣的行動自由。
沙特並指出近幾年的一個現象是臺灣政府認為其要參加國際活動,必須得到北京的同意或默許,即使像是貿易這類無爭議性的活動也包括在內。
馬英九政府主政下的臺灣另一個與過去不同的是對美國政府的遊說,據沙特指出,臺灣政府在過去幾年是亞洲國家中對華盛頓遊說最為消極者。
美國的戰略與外交政策影響著全球局勢,全球許多國家都在華盛頓進行遊說,而臺灣從蔣介石主政一路至民主化後的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對華盛頓的遊說爭取支持始終不斷。
沙特認為,臺灣一段時間以來與北京走得更近的結果,使得美國對臺灣來說,變得沒有過去那麼至關重要。
美國支持降低
除了臺灣本身的變化外,美國對臺灣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沙特指出奧巴馬政府對臺灣的支持比起過去減少了許多,比如美國在加強從印度到太平洋島國等亞太國家關係時獨漏臺灣,且臺灣政府回饋加強了美國此一態度。
與小布希政府首屆任期相比,奧巴馬政府在美國打造亞太地區戰略環境,使中國作為更符合美國利益時,並未將臺灣扮演角色也包括在強調範圍內,沙特指出相對於小布希政府,奧巴馬政府對臺灣幾乎是絕口不提。
美國自從七十年代與臺灣斷交並同中國關係正常化後,其政策圈內對於有關臺灣政策即有著不同的看法。按沙特的話來說,美國對台海議題的政策態度一方面是阻止中國武力攻台,另一方面則是維繫台海爭端和平解決的條件。
這種"和平解決爭端"政策思考方向,意謂著美國更為配合中國在台海的主張,而對臺灣意謂的則是美國的支持減少,此一政策的支持者包括了像是基辛格等人。
以過去四十年來美國對台海政策的主導者來說,被認為對臺灣支持力度最大的雷根,與基辛格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政策方向。沙特指出,雷根政府將臺灣視為資產,以通過美國對臺灣的強力支持,作為美國打造亞太地區戰略環境的基礎之一。
奧巴馬政府對臺灣馬英九政府兩岸政策的支持,在沙特看來是走向基辛格當年那種"最終和平解決方案"路線,意謂的是美國對臺灣的支持大幅消退。
他說美國目前在軍事上雖仍有實力介入台海,但美國領導人卻越來越不願這麼做,因為中國軍力上升將使美方的干預付出更大代價。
即使是過去一向對臺灣表現強烈支持的美國國會,沙特在此前專文指出也越來越少人願意訪問臺灣,一些實際訪台者有時也帶著一些不利臺灣利益的觀點離開。他認為,臺灣在美國遊說的中斷在華府造成了困惑並且降低了臺灣的影響力。
已成定局?
已不具官方身份的沙特對台海議題提出的種種觀察,雖然僅是一名民間美國學者觀點,但這相對比華府相關外交詞令更為直白。
這種直白分析更清楚的回答了為什麼美國一方面盛讚臺灣的民主,但對於基於民主原則進行的公投卻極力阻擋,不願讓臺灣人民以民主方式決定自己的未來,這樣的問題在幾年前美方派人到台阻止公投時,曾被當面提出而難以回答。
沙特提出臺灣正繞行中國軌道的觀察,也反映了馬英九執政下的臺灣社會氣氛,比如在一些針對馬英九的遊行抗議活動上,民眾的標語更多出了"拒統"一類的標語。
在沙特看來,臺灣從1995年至2008年間的政策在兩岸間造成了負面的遺產,而眼下兩岸關係的改善符合美中台三方政府的利益,沒有人願意回到過去那個階段。
若民進党重新執政,沙特也不認為臺灣正走向的道路會因而逆轉,除了民進黨已採取更溫和的路線外,他認為臺灣無法走回過去的道路的原因是其代價過高,且美國也不會支持臺灣重回與中國對抗的路線。
被沙特視為對抗的1995年至2008年,正是臺灣通過民主化而選出非傳統國民黨意識型態的兩名本土總統,而其對抗的是北京對臺灣領土與主權的主張。
但問題是,沙特認為的這種難以逆轉幾成定局的兩岸局勢,在臺灣並非人們共同接受的前途方向。另一種看來也難以逆轉的定局,是臺灣的民主化以來,越來越多民眾認為其應有決定臺灣前途的選擇權。
(林保華按:中國必須表演一番,才會讓馬英九得分。中國真要反對美國軍售,在這以前就可以召見駱家輝警告一番,如果軍售,將如何報復等等。事後才“夜召”,就可見其作秀成分。中國如果真的生氣,就在福建沿海舉行軍事演習,否則都是假的,只是要幫馬英九說明他還準備“抵抗”,以增加他的選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