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界吹「自然」風, 橫掃口腔疾病


懷孕婦女易忽略!  妊娠期別忘了照顧口腔
媽媽齒好,寶寶長得好!
(本報訊)根據統計95%以上的國人罹患輕重不一的周疾病,其中懷孕婦女多數會乖乖做完每項產檢,然而擔心X光、藥物等影響胎兒,在懷孕期間即使口腔不適也只是選擇忍耐,反而增加口腔疾病罹患機會,嚴重者更會影響胎兒健康(例如流產或新生兒體重過輕)。如何能在懷孕前做好完善的口腔檢查,解決現存的口腔問題,並在妊娠期間定期追蹤及控制周疾病,讓媽媽齒好,寶寶長得好!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於昨日在台北喜來登飯店召開「媽媽齒好,寶寶長的好」記者會,與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以及臺灣周病醫學會共同呼籲國人重視自然保存的重要性。近年來因食安問題影響,社會掀起一股「自然風」,無論是食材或生活用品的挑選上,民眾最在意的是其成分與來源是否「自然」。台灣的醫界近年來也積極倡導「保存自然」的概念,除了鼓勵醫師採取積極治療的方式協助民眾保存自然之外,同時也呼籲國人重視平時的口腔健康維護,才能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產生,延長自然的使用年限。記者會中宣布,全民健保繼99年新增周病統合照護計畫後,104年規劃新增周病治療相關健保給付項目,包含「周病支持性治療」、「特定周保存治療」及「懷孕婦女結石清除」等三項治療(預算金額2.275億),周病的照護更加全面、沒有漏洞,期望能透過政府及有關單位共同合作,提供民眾更優質的口腔醫療服務,協助民眾保存自然並擁有良好的口腔健康,提升國人的生活品質。

現任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周統合計畫召集人林世榮醫師於記者會中特別強調,周病對全身健康有重大影響,影響的層面不僅只有自己本身,更可能影響到下一代的健康,特別是懷孕期間的婦女,若孕婦口腔狀況不好甚至是已罹患周病,不僅會對孕婦本身造成影響,更會對胎兒形成垂直感染的風險,導致新生兒容易罹患齲齒等口腔疾病,甚至會造成早產及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情況發生。根據數據顯示,患有周病的孕婦比健康孕婦早產機率高了近3倍,而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機率高了2倍,由此可知孕婦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及對胎兒所造成之影響。醫師進一步說明,俗話說:「生一個孩子,掉一顆」,準媽媽們於懷孕期間因內分泌改變、偏好酸性食物及常反胃吐酸水,造成口腔狀態改變,若未能徹底維護口腔清潔,則會累積大量的菌斑,容易罹患蛀齦炎,此外,若是孕婦於懷孕前的口腔狀況原本就不佳,則於懷孕期間會更加嚴重,易造成周病的產生。

針對懷孕婦女的特殊口腔狀況,健保署於今年特別新增「懷孕婦女結石清除」項目,為懷孕婦女多提供一次清除結石的服務,只要是婦女於懷孕期間,除了一般每六個月健保給付一次口腔照護之外,間隔三個月後可享有多一次的結石清除服務,並接受準媽媽的口腔衛教,為準媽媽及胎兒守護健康。

此外,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公關委員會執行長李明憲醫師於記者會中說明,透過相關數據資料顯示,國人於醫門診的就醫人數逐年提高,而平均每位就醫民眾恆被拔顆數則是逐年降低,顯示出近年來推行「保存自然」的成效良好,未來除了會持續努力推廣之外,更會朝提升根管治療品質及提供優質補材料兩個大方向前進,提供國人更優質的口腔醫療服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旗証券徐恭穎,罰停業3個月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