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豐山回憶錄發表會
圖文:吳豐山回憶錄(遠流出版)發表會 , 今天下午在台北國賓飯店盛大舉行(記者陳漢墀攝)
自述:
我在民國五十七年夏天服完預備軍官役。我立志競選省議員已久,可是省議員要到民國六十一年底才改選,那麼從民國五十七年夏天到民國六十一年怎麼度過?
幾經考慮,我決定自薦到鄉前賢吳三連先生經營的《自立晚報》服務;一個理由是,我認為我可以勝任文字工作;另外一個更重要的理由是,三連先生是台南縣籍的國之大老,我認為投效他麾下可以有助未來參與選舉。
自薦信寄出之後不久,當時的《自立晚報》總編輯羅祖光先生約見我,並且立即錄用。我在那一年的八月一日入社,從此陰錯陽差的經歷了從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社長、董事長到發行人的漫長的二十七年報人生涯。
報社派給我的第一個工作是採訪台北市政府新聞,那時的市長是高玉樹先生,台北市剛改制為院轄市,高玉樹由民選省轄市市長變成官派院轄市市長,幹勁十足。那時的《自立晚報》,社址在保安街,社內只有十個記者,我月薪一千元。採訪市政自然包括採訪市議會新聞,那時的議長是張祥傳先生。
坦白說,我採訪新聞,乏善可陳。有時候,採訪主任還要我額外協助採訪一些街頭新聞。對於不曾受過採訪專業訓練的我,一時之間實在不可能有好的表現。也因此,我再到政大新聞研究所半工半讀,拿了碩士學位。嚴格說,我不曾真正當過採訪記者,因為下面寫的這件事之後,我就不再做第一線採訪工作了。
台灣農村調查報告
民國五十九年十月某日,採訪主任余聯璧先生告訴我,南部很多人來向曾任省議員的吳三連先生訴苦,說農村經濟至為不堪,政府卻還陶醉在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實施成功的往日回憶中,希望我深入農村,做一個全面性的調查報導。
這種事,我興趣就大了。我讀歷史,知道吳三連年輕時寫過反抗日本米穀統制的殺頭文章,知道毛澤東寫過「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我來自農村,知道農村很苦,那麼,做農民同胞的喉舌,不正是我要競選省議員的理由之一嗎?
報社派了一個新進記者賴曉鐘先生協助我。稍早,胞兄和田買了新車子,把舊車子送給我。我與賴曉鐘從台北出發,一路南下,走走停停,回到台北後又越過瑞芳山頭進入蘭陽平原,訪談無數,蒐集的資料堆積如山,也拍了不少相片。再次返回台北後,又逐一訪問農政官員和學人,然後完成包括最後提出多項建議的調查報告全文。報社在民國六十年年初,在二版上半,連續二十二天,逐篇刊出。
調查報告全文刊出時的總刊頭叫做「今天的台灣農村」。下面記載的是其後幾個月的發展:
一、當時擔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祕書長的張寶樹先生是農學博士,他約我去談話,問沒見報的內容可否口頭告訴他。
二、當時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的徐慶鐘先生也是農學博士,他約見我,告訴我:政府非常重視我的報導,將會有所回應。
三、美國大使館一位叫做高斯文的祕書找到我,與我幾次接觸後,交給我一封美國國務院邀請我赴美訪問一個半月的邀請函。
四、緊跟著,政府宣布了投入一百八十億元的改善農村經濟方案。
五、各情治單位開始分別約我「喝茶」,顯然是一種監控。
六、我更堅定要競選省議員的決心。
七、報社將《今天的台灣農村》結集發行。美日官方邀訪
我在民國六十年的八月十六日從台北出發,在美國做了四十五天的訪問旅行。
國務院給接待我的美國各方人士的書面資料說我是農業專家,是青年領袖。美國之行,極為愉快,見聞尤其珍貴。結束美國之旅後,我隻身以半自助方式經英國、西班牙、法國、瑞士、義大利、泰國、菲律賓、香港、返回台北,前後七十九天。我的壯遊日記,後來以《環遊世界七十九天》為名,由晨鐘出版社印行。
訪美歸來不久,日本駐台大使館遣人送來一份邀請函,邀我赴日訪問兩周,邀訪目的和行程安排與美國如出一轍。
像我這種新人競選省議員需花一年時間奔走,所以返國後便向社方請辭,社方很為難。最後吳三連先生出面告訴我,他看法不一樣;他認為假如我能夠好好辦報,將來對社會的貢獻會比較大。
現在的我,可以充分瞭解那種苦心。那時的我,衷心不以為然。折衷辦法是社方勉強同意我去選國民大會代表,算是兼職,本職是升任《自立晚報》採訪主任。
我先做採訪主任,然後在六十一年年底當選國大代表,當選後依約定回社繼續任採訪主任。
參選國大代表不是我的意願,採訪主任實在局面很小,我還是要從政,而且決定競選立法委員,因此三年後辭去採訪主任,可是報社又要我寫專欄。以「吳豐山專欄」為名的論政文章,每周一篇持續刊出後社會熱烈迴響,更堅定了吳三連先生不認同我競選的心意。越兩年,升任總編輯,辦報生涯於是成了我的不歸路。
吳三連先生年長我半世紀,他歷經風浪。發表《今天的台灣農村》後,他與我密切互動。他兩眼炯炯有神,話語不多,但充滿人生智慧,我對他由衷尊敬。
自述:
我在民國五十七年夏天服完預備軍官役。我立志競選省議員已久,可是省議員要到民國六十一年底才改選,那麼從民國五十七年夏天到民國六十一年怎麼度過?
幾經考慮,我決定自薦到鄉前賢吳三連先生經營的《自立晚報》服務;一個理由是,我認為我可以勝任文字工作;另外一個更重要的理由是,三連先生是台南縣籍的國之大老,我認為投效他麾下可以有助未來參與選舉。
自薦信寄出之後不久,當時的《自立晚報》總編輯羅祖光先生約見我,並且立即錄用。我在那一年的八月一日入社,從此陰錯陽差的經歷了從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社長、董事長到發行人的漫長的二十七年報人生涯。
報社派給我的第一個工作是採訪台北市政府新聞,那時的市長是高玉樹先生,台北市剛改制為院轄市,高玉樹由民選省轄市市長變成官派院轄市市長,幹勁十足。那時的《自立晚報》,社址在保安街,社內只有十個記者,我月薪一千元。採訪市政自然包括採訪市議會新聞,那時的議長是張祥傳先生。
坦白說,我採訪新聞,乏善可陳。有時候,採訪主任還要我額外協助採訪一些街頭新聞。對於不曾受過採訪專業訓練的我,一時之間實在不可能有好的表現。也因此,我再到政大新聞研究所半工半讀,拿了碩士學位。嚴格說,我不曾真正當過採訪記者,因為下面寫的這件事之後,我就不再做第一線採訪工作了。
台灣農村調查報告
民國五十九年十月某日,採訪主任余聯璧先生告訴我,南部很多人來向曾任省議員的吳三連先生訴苦,說農村經濟至為不堪,政府卻還陶醉在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實施成功的往日回憶中,希望我深入農村,做一個全面性的調查報導。
這種事,我興趣就大了。我讀歷史,知道吳三連年輕時寫過反抗日本米穀統制的殺頭文章,知道毛澤東寫過「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我來自農村,知道農村很苦,那麼,做農民同胞的喉舌,不正是我要競選省議員的理由之一嗎?
報社派了一個新進記者賴曉鐘先生協助我。稍早,胞兄和田買了新車子,把舊車子送給我。我與賴曉鐘從台北出發,一路南下,走走停停,回到台北後又越過瑞芳山頭進入蘭陽平原,訪談無數,蒐集的資料堆積如山,也拍了不少相片。再次返回台北後,又逐一訪問農政官員和學人,然後完成包括最後提出多項建議的調查報告全文。報社在民國六十年年初,在二版上半,連續二十二天,逐篇刊出。
調查報告全文刊出時的總刊頭叫做「今天的台灣農村」。下面記載的是其後幾個月的發展:
一、當時擔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祕書長的張寶樹先生是農學博士,他約我去談話,問沒見報的內容可否口頭告訴他。
二、當時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的徐慶鐘先生也是農學博士,他約見我,告訴我:政府非常重視我的報導,將會有所回應。
三、美國大使館一位叫做高斯文的祕書找到我,與我幾次接觸後,交給我一封美國國務院邀請我赴美訪問一個半月的邀請函。
四、緊跟著,政府宣布了投入一百八十億元的改善農村經濟方案。
五、各情治單位開始分別約我「喝茶」,顯然是一種監控。
六、我更堅定要競選省議員的決心。
七、報社將《今天的台灣農村》結集發行。美日官方邀訪
我在民國六十年的八月十六日從台北出發,在美國做了四十五天的訪問旅行。
國務院給接待我的美國各方人士的書面資料說我是農業專家,是青年領袖。美國之行,極為愉快,見聞尤其珍貴。結束美國之旅後,我隻身以半自助方式經英國、西班牙、法國、瑞士、義大利、泰國、菲律賓、香港、返回台北,前後七十九天。我的壯遊日記,後來以《環遊世界七十九天》為名,由晨鐘出版社印行。
訪美歸來不久,日本駐台大使館遣人送來一份邀請函,邀我赴日訪問兩周,邀訪目的和行程安排與美國如出一轍。
像我這種新人競選省議員需花一年時間奔走,所以返國後便向社方請辭,社方很為難。最後吳三連先生出面告訴我,他看法不一樣;他認為假如我能夠好好辦報,將來對社會的貢獻會比較大。
現在的我,可以充分瞭解那種苦心。那時的我,衷心不以為然。折衷辦法是社方勉強同意我去選國民大會代表,算是兼職,本職是升任《自立晚報》採訪主任。
我先做採訪主任,然後在六十一年年底當選國大代表,當選後依約定回社繼續任採訪主任。
參選國大代表不是我的意願,採訪主任實在局面很小,我還是要從政,而且決定競選立法委員,因此三年後辭去採訪主任,可是報社又要我寫專欄。以「吳豐山專欄」為名的論政文章,每周一篇持續刊出後社會熱烈迴響,更堅定了吳三連先生不認同我競選的心意。越兩年,升任總編輯,辦報生涯於是成了我的不歸路。
吳三連先生年長我半世紀,他歷經風浪。發表《今天的台灣農村》後,他與我密切互動。他兩眼炯炯有神,話語不多,但充滿人生智慧,我對他由衷尊敬。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