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林麗蟬「東協語文教育政策」公聽會


 數位網路記者陳漢新墀/ 2017,6,13台北報導  


高等教育師資的結構性挑戰
台灣作為東南亞的鄰居,長期以來缺乏對於東南亞各國的認識,其因素在於高等教育人才的缺乏。台灣高等教育體系長期「重歐美、輕亞非」,使得台灣人才培養體系過度偏重。在全台150所大學當中僅有部分東南亞(東協)語言文化教育的選修課,缺乏培養專業人才的必修課程,其中專任語言師資的缺乏更是首要問題。立法委員林麗蟬有感於東協語文高等教育問題嚴重,13日(二)特別召開公聽會,邀請公部門、民間團體、專家學者與專業外語老師,就高等教育外語師資問題進行討論,期能給予公部門適切之建議。
師範大學楊聰榮教授表示2016年為東協元年,目前政府所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在面對東協共同體的狀態下,台灣處於落後情況。未來東協如果區域整合成功後,將會形成更為龐大的勢力。而台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等問題,整個教育的內容應該做結構性的改變,在新時代應該要有新世界觀。
台灣泰國交流協會秘書長洪銘謙認為在東協語文高等教育部分我國應參考中國大陸的教育政策。中國大陸從1960年代就開始布局,而且一直都有戰略性及全面性的考量。洪秘書長也指出如果台灣要留住東南亞專業人才,必須要先提供工作機會。在我國高等教育現行體制下幾乎沒有開設相關學系;若一直無法擴大專任師資的需求量,那麼東南亞專業教育人才只能流向中國。
何景榮博士表示應對於助理教授以上推動補助專案,希望有專任職位能服務的機會,而不是兼任教職。文藻大學張守慧院長也提到,目前東南亞語文修課人數成倍數的成長,但師資來源都是兼任與專案老師,缺乏專任老師。如果國小、國中、高中的東南亞老師都有人才資料庫的話,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台北教育大學張新仁校長則認為,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是誰來擔任東南亞語言的老師。初步階段希望培養東南亞語言專案老師,並在台灣能學習大陸成立語言大學。唯有透過各式各類的語言密集學習,才能成就未來外語師資人才。
立委林麗蟬最後建議,台灣北中南應該要各設一個東南亞師資培育中心。東南亞師資問題必須盡快解決,因為唯有掌握語言優勢,未來國家發展才不至於受限。林麗蟬委員也要求教育部盡速研擬,未來調降東南亞系所師生比,同時鼓勵各個學校聘用專任老師可能性並且建設東南亞學術、人才資料庫的可能性。以解決台灣語言人才外流以及高等教育師資結構問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