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母侯老太夫人事略(1910 — 2007)
黃母侯老太夫人諱不纏,於1910年(民前二年)二月十一日(農曆正月初二)生於嘉義富豪之家,本姓林、名時,因父母忙於事業,出生即請託奶媽撫養,後因生母遽逝,生父忙於事業而疏於關照,致流落於養母(奶媽)家中,遂被稱為「媳婦仔」(即被抱養的小養女之意),最後輾轉由塗獅村侯家養育成人,改名為不纏。雖名「不纏」但實際上養父母卻是對她疼愛有加,視若「金甘仔」(意為如密的糖果),疼惜之情更甚於己出,是養父母的掌上明珠;老太夫人幼時聰敏活潑長相甜美,不但深得族中長輩疼愛,更曾被選入鄉里廟會盛事扮演仙女的藝閤童星,是老太夫人生命中最甜美的時代。
二十一歲嫁入太保黃家,公婆喚她「桃倌」,婚後收養一貧家女童,並育有二子、六女,但長女、三女和次子早夭,養成者有一子、四女。夫家當時在地方上也是富甲一方的望族,家風嚴謹封建,親族頗眾,老太夫人侍奉公婆、周旋於伯叔、妯娌之間,不敢稍有疏怠。雖然大戶媳婦難為,但因老太夫人生性樂觀慧詰,總是能用她的巧慧化逆境為順泰,因此在家族中亦甚得長輩的疼愛。時值日人統治,戰亂流離,物資缺乏,隨著子女陸續出生,生活日益艱困;繼而大戰爆發,局勢一日數變,人心惶惶之際,老太夫人以她無比堅強的毅力和勇氣維護著這個家。戰後時局動盪,孰料不久又遭逢喪夫之痛,中年守寡,老太夫人一手操持家業,一手拉拔六名幼弱子女,含辛茹苦、堅毅剛強,堪稱女中丈夫;及至兒女漸長,次子卻意外夭亡。面對生命中的風風雨雨,她總是告誡子女要忍耐,她說「天公疼憨人」,要忍讓、包容才會有福氣,她總說生命就是因緣果報。經歷一連串的打擊和挫折使老太夫人對生命有更深的體悟,於是在朴子鎮高明寺皈依三寶,成為佛門俗家弟子,一生虔心禮佛。
老太夫人對子女十分慈愛,而五名子女也都能體諒老太夫人的辛勞,刻苦自勵,家庭、事業各有所成:長子清風服務教育界四十幾年,歷任校務、分部主任,作育英才無數,曾獲師鐸獎殊榮,娶妻陳錦微,賢德淑厚,育有三子三女,兒女均學有所成,並都已成家立業,服務於各行業均為個中翹楚。次女素雲適嘉義市陳正心(歿),育有二子一女,兒女均已婚嫁,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四女榮子適同里羅明山,婚後定居高雄,育有二女一子,兒女均已婚嫁,事業各有所成;先生自南亞企業退休後,夫妻二人一起投入慈濟志工行列,熱心行善,實踐上人的大愛精神。五女素玉適台中縣大甲鎮王再來,育有二子三女,婚後相夫教子,並從事生意買賣,開創出自己的一片事業天地,一家父賢子孝,和樂美滿;先生自大甲農工退休之後,夫妻二人除一起投資再創事業的第二春外,同時也熱心投入慈濟行善行列。六女彩鳳(從母姓)適高雄市黃啟川,育有二子一女,目前擔任立法委員,為民謀福,承襲母風亦不失為女中豪傑,先生曾歷任數屆高雄市議員並擔任議長,熱心公眾事務,造福民生之外,亦為慈濟榮譽董事,行善不落人後;子女或承襲家業或尚在求學中,均良善謙和,手足親愛,夫唱婦隨,生活美滿。五名子女雖因婚嫁分散各地,但是均秉承母訓,堅毅忍讓、與人和善,服務於社會各行各業,忠於本分、善盡社會責任,不敢有所懈怠。
老太夫人一生雖享富名,然而卻有不裕之實,婚後操勞,茹苦含辛,亦婦亦夫,家中大小事總是自己一肩挑;甚至在兒女婚嫁後,又以兒女事業為念,挑起照顧孫子女的責任,家中內外孫子女十幾人都是她一手帶大的。尤其在么女婚後,因夫妻倆事業十分繁忙,為照顧孫兒,老太夫人便長住高雄,一直到三名孫子分別上了大學、出國留學,才返回嘉義與兒媳子孫團圓。晚年長居高雄二十幾年,老太夫人豁達的個性為她贏得許多的友誼和讚佩,尤其是和鄰近的菜市場大小攤販、鄰居們「博感情」,每天只要她拉著她的「賓士菜籃車」一出門,走到那兒都有人喊一聲「阿媽」、「阿祖」,老太夫人個性活潑,她總是戲稱她的菜籃車是「BENZ」(閩南語—免推的)--因為她都用拉的,每天也都會看到熱心的鄰居幫她把「BENZ」推回來,因為她還在菜市場和人「哈拉」呢!每當議會選舉時她總是為女婿拉到許多「鐵票部隊」,也因此大家就起鬨的稱她為「市長」(菜市場的市長),高雄也算是她的第二個故鄉了。老太夫人雖然早年操勞,但身體一向硬朗,少有病痛,也許正是如她所說的「天公疼憨人」吧!老太夫人禮佛甚為虔誠,時常和友伴相約朝山,也許因為年事漸高不堪勞累,某次朝山途中竟小中風,幸好老太夫人身體底子好又醫治得宜,很快便恢復健康,行動雖然不似過去靈活,但日常生活均尚能自理。不意前年中秋節前,老太夫人再次中風,自此臥床不起。農曆正月二十九日下午因多重器官衰竭,終告不治。
計老太夫人距生至終壽享年九十有九,經歷兩個世紀,實為人間難得。回顧一生,幼年時幾經流離,雖有被遺棄之憾,但也有受寵愛溺的美麗童年,婚後敬恃公婆、操勞持家,雖幾經困厄不為所挫,終得望月盼雲開,晚年兒孫繞膝,得享榮華,此時她不但持菩薩心,積善助人,更屢屢告誡兒女子孫:「遇事要樂觀、忍耐,家人兄妹要和睦、團結。」老太夫人含辛教導,兒女各個事業有成之外,也都承襲母訓以行善為念。老太夫人因此獲選為太保市模範母親,為母德之模範,實至名歸。
今天老夫人修得菩薩道,離苦得樂,放下病痛的肉體,靈歸西方極樂淨土,一生修善,終得正果。
二十一歲嫁入太保黃家,公婆喚她「桃倌」,婚後收養一貧家女童,並育有二子、六女,但長女、三女和次子早夭,養成者有一子、四女。夫家當時在地方上也是富甲一方的望族,家風嚴謹封建,親族頗眾,老太夫人侍奉公婆、周旋於伯叔、妯娌之間,不敢稍有疏怠。雖然大戶媳婦難為,但因老太夫人生性樂觀慧詰,總是能用她的巧慧化逆境為順泰,因此在家族中亦甚得長輩的疼愛。時值日人統治,戰亂流離,物資缺乏,隨著子女陸續出生,生活日益艱困;繼而大戰爆發,局勢一日數變,人心惶惶之際,老太夫人以她無比堅強的毅力和勇氣維護著這個家。戰後時局動盪,孰料不久又遭逢喪夫之痛,中年守寡,老太夫人一手操持家業,一手拉拔六名幼弱子女,含辛茹苦、堅毅剛強,堪稱女中丈夫;及至兒女漸長,次子卻意外夭亡。面對生命中的風風雨雨,她總是告誡子女要忍耐,她說「天公疼憨人」,要忍讓、包容才會有福氣,她總說生命就是因緣果報。經歷一連串的打擊和挫折使老太夫人對生命有更深的體悟,於是在朴子鎮高明寺皈依三寶,成為佛門俗家弟子,一生虔心禮佛。
老太夫人對子女十分慈愛,而五名子女也都能體諒老太夫人的辛勞,刻苦自勵,家庭、事業各有所成:長子清風服務教育界四十幾年,歷任校務、分部主任,作育英才無數,曾獲師鐸獎殊榮,娶妻陳錦微,賢德淑厚,育有三子三女,兒女均學有所成,並都已成家立業,服務於各行業均為個中翹楚。次女素雲適嘉義市陳正心(歿),育有二子一女,兒女均已婚嫁,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四女榮子適同里羅明山,婚後定居高雄,育有二女一子,兒女均已婚嫁,事業各有所成;先生自南亞企業退休後,夫妻二人一起投入慈濟志工行列,熱心行善,實踐上人的大愛精神。五女素玉適台中縣大甲鎮王再來,育有二子三女,婚後相夫教子,並從事生意買賣,開創出自己的一片事業天地,一家父賢子孝,和樂美滿;先生自大甲農工退休之後,夫妻二人除一起投資再創事業的第二春外,同時也熱心投入慈濟行善行列。六女彩鳳(從母姓)適高雄市黃啟川,育有二子一女,目前擔任立法委員,為民謀福,承襲母風亦不失為女中豪傑,先生曾歷任數屆高雄市議員並擔任議長,熱心公眾事務,造福民生之外,亦為慈濟榮譽董事,行善不落人後;子女或承襲家業或尚在求學中,均良善謙和,手足親愛,夫唱婦隨,生活美滿。五名子女雖因婚嫁分散各地,但是均秉承母訓,堅毅忍讓、與人和善,服務於社會各行各業,忠於本分、善盡社會責任,不敢有所懈怠。
老太夫人一生雖享富名,然而卻有不裕之實,婚後操勞,茹苦含辛,亦婦亦夫,家中大小事總是自己一肩挑;甚至在兒女婚嫁後,又以兒女事業為念,挑起照顧孫子女的責任,家中內外孫子女十幾人都是她一手帶大的。尤其在么女婚後,因夫妻倆事業十分繁忙,為照顧孫兒,老太夫人便長住高雄,一直到三名孫子分別上了大學、出國留學,才返回嘉義與兒媳子孫團圓。晚年長居高雄二十幾年,老太夫人豁達的個性為她贏得許多的友誼和讚佩,尤其是和鄰近的菜市場大小攤販、鄰居們「博感情」,每天只要她拉著她的「賓士菜籃車」一出門,走到那兒都有人喊一聲「阿媽」、「阿祖」,老太夫人個性活潑,她總是戲稱她的菜籃車是「BENZ」(閩南語—免推的)--因為她都用拉的,每天也都會看到熱心的鄰居幫她把「BENZ」推回來,因為她還在菜市場和人「哈拉」呢!每當議會選舉時她總是為女婿拉到許多「鐵票部隊」,也因此大家就起鬨的稱她為「市長」(菜市場的市長),高雄也算是她的第二個故鄉了。老太夫人雖然早年操勞,但身體一向硬朗,少有病痛,也許正是如她所說的「天公疼憨人」吧!老太夫人禮佛甚為虔誠,時常和友伴相約朝山,也許因為年事漸高不堪勞累,某次朝山途中竟小中風,幸好老太夫人身體底子好又醫治得宜,很快便恢復健康,行動雖然不似過去靈活,但日常生活均尚能自理。不意前年中秋節前,老太夫人再次中風,自此臥床不起。農曆正月二十九日下午因多重器官衰竭,終告不治。
計老太夫人距生至終壽享年九十有九,經歷兩個世紀,實為人間難得。回顧一生,幼年時幾經流離,雖有被遺棄之憾,但也有受寵愛溺的美麗童年,婚後敬恃公婆、操勞持家,雖幾經困厄不為所挫,終得望月盼雲開,晚年兒孫繞膝,得享榮華,此時她不但持菩薩心,積善助人,更屢屢告誡兒女子孫:「遇事要樂觀、忍耐,家人兄妹要和睦、團結。」老太夫人含辛教導,兒女各個事業有成之外,也都承襲母訓以行善為念。老太夫人因此獲選為太保市模範母親,為母德之模範,實至名歸。
今天老夫人修得菩薩道,離苦得樂,放下病痛的肉體,靈歸西方極樂淨土,一生修善,終得正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