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疑美化數據 賴瑞隆痛批:美化不了空氣!
【數位網路報記者陳漢墀/25日台北報導】一個環保署、兩個數據?民進黨立委賴瑞隆25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質疑,環保署在評估空氣品質年度績效時,竟然加上「扣除特殊天氣影響」等字樣,就莫名其妙讓PM2.5的年平均數值少了1.5-2微克/立方公尺。對此,賴瑞隆除了要求環保署解釋清楚,同時也痛批,環保署應致力於改善空品,而不是浪費時間美化數據!
賴瑞隆指出,環保署「空汙基金」的預算每年越編越多,卻年年沒達標,甚至企圖美化數據、粉飾太平。他說,環保署104及105年度的空汙基金預算書中,均針對前幾年PM2.5的「年度關鍵績效指標」作出達成情形評估,但內文所載數據卻與環保署另外提供的數據不相符。
以105年度預算書為例,內文提及,「本署103年原設定之目標為21.5微克/立方公尺,經手動監測全年平均為21.5微克/立方公尺(扣除特殊天氣影響)。」然而,根據環保署提供給賴瑞隆國會研究室的資料顯示,103年PM2.5的全國年平均濃度其實是23.5,足足比預算書中所寫的多出2微克/立方公尺之多。而102年度的全國平均濃度是24.0,也比預算書中所載的22.7微克/立方公尺高出許多。
對於數據不一致,環保署解釋,預算書上的數值是扣除中國大陸地區沙塵暴等影響,但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人葉光芃認為,如果環保署一遇到中國空氣汙染就「開脫責任」,那為何還需要政府?他強調,空汙基金的編列本身就是為了解決空氣汙染問題,環保署應積極與中國合作採取有效手段,而非直接將境外汙染從數值上扣除。
賴瑞隆也指出, 104年PM2.5濃度年度目標為21微克/立方公尺,但到了105年竟「上升」為21.5微克/立方公尺。他質疑,若空氣品質真的如環保署所說的「年年均達標」、「已改善」,為何年度目標還會「越訂越寬鬆」?
他強調,若設定的目標未達到,環保署也應誠實以對,並提出改進方案,而非透過「扣除特殊天氣影響」等不清不楚的條目美化數據,對改善空氣品質毫無幫助,更有濫編空汙基金之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