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智,選素長,選市長


          (台北訊)到目前為止,作為首都的台北市長選舉,出現兩個過去未曾有過的現象:一是政治素人當道,快人快語,插科打渾,花絮流彈,好不精采!(如臉書矯不矯情,兔女郎派對....等)但卻也伴隨出現另一個令人憂心的現象,即市政議題徹底消失,攸關台北城市未來發展的公共討論,出現史上最迴避、最漠視、最弱智的狀態,幾近不可思議。

        回顧自台北市長開放民選,挑戰市長寶座者均能誠意嚴肅地提出城市願景與論述,1994年長扁之爭即以社區主義vs市民主義各舉大旗論辯較勁;1998年的馬英九雖終証明無能敗家,卻也以軸線翻轉指出方向;2002年李應元的首都中央公園,2006年謝長廷的空港變河港、台北申奧,2010年蘇貞昌雖以較籠統的「超越」為主軸,但推回當時選前十一個月,從花博、新生高弊案衍生的市政討論,早已煙囂塵上。即令國民黨內之競爭,市政討論仍有相當比重。

        2014年的市長選舉,先有馬郝任內的雙子星、美和市弊案未見傾力追究,後有未來2015機埸捷運通車後松山機場存廢,2017世大運如何籌辦,甚至社會住宅、都更、十二年國教、捷運路網等問題都迫在眉睫,卻始終未見市長參選人積極表達,使其成為公共討論的焦點,這種政治素人與公共論述奇特氛圍演變成的「政治跳針」遂成為此次台北市長選舉的危機。

    我是民主進步黨的黨員,上個月,我提出「兩階段民調」機制之目的,除正視公民力量崛起外,更冀盼「擴大民主機制 」整合出最適人選,但倘若政黨之外新生的公民力量卻仍無法發展出相稱、甚至「帶動進步價值」的公共論述,甚至倒退迴避,不著邊際,不但違背我「兩階段民調」之本意,更絕非「民主進步」之正途。

        我原本不準備參選。但基於上述,此時此刻,挺身疾呼,帶動台北城市進步的價值與論述,就成為我責無旁貸的任務。「素人選市長,我來選素長!」,我將以「市長」擬參選人的角色,嚴肅地來選一個「素長」!這所謂的「素長」,是政治上真正的素,也是政策的素,是真正直白、不拐彎抹角,不計選票得失、不討好媚俗、專業且負責任地提出市政願景與具體政策。

        也因為這個「素」,我將扮演一個政策素人,進行一埸選舉實驗。我不造勢、不插旗、不找大老站台、不印製文宣、不設置看板,僅透過演講、記者會、辯論,以及「河右岸城市論壇」網路或臉書宣傳,同時,以「姚文智翻台北」為主軸,密集提出一系列大破大立,翻轉台北的進步政策,爭取市民認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