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成了反腐英雄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10/28/n3067719.htm
【大紀元10月28日訊】(新紀元週刊記者劉菲綜合報導)在揭發美國加州貝爾市官員貪腐的醜聞事件中,媒體扮演關鍵的角色。 受到貝爾事件的鼓舞,美國人行使公民權的信心也大增。越來越多的媒體記者加入調查政府的行列,更突顯出美國立國傳統中,媒體舉足輕重的力量。
貝 爾市(Bell City)是距洛杉磯市以南16公里的一個郊區小城,人口約4萬,面積6.5平方公里,人均年收入不到2.5萬美元,是全美25個最小的城市之一,也是洛 杉磯縣所轄88個城市中幾個最窮城市之一。該市17%的居民屬於貧困戶,90%的人口是拉丁裔,其中不乏非法移民。
然而,就是這個既小又窮的城市,竟然養肥了一批年薪幾十萬、上百萬的市府官員。目前涉嫌貪腐的8名高官已經落網,但由此產生的「貝爾效 應」,卻觸及到加州政府的方方面面,恰如剝洋蔥一般層層曝光。
最早發掘醜聞的是《洛杉磯時報》的兩位記者──31歲的魯賓‧韋斯(Ruben Vives)和58歲的傑夫‧高特裡(Jeff Gottlieb)。
7 月15日,該報頭版刊登了題為〈一個城市經理值80萬嗎?〉的文章,披露前貝爾市城市經理李洲 (Robert Rizzo) 年薪高達 78.7萬美元,幾乎是總統奧巴馬薪水的兩倍;助理城市經理絲貝莎(Angela Spaccia)年薪37.6萬美元,是加州州長薪水的兩倍;警察局長亞當斯(Randy Adams)年領45.7萬美元,比洛杉磯市警察局長貝克多了50%以上。
文章一經刊出,震驚了洛杉磯全縣官民。兩天後,憤怒的貝爾市民湧 向市議會,操著英語和西班牙語質問市議員,熱血沸騰的場面充斥了洛杉磯本地電視新聞,不久更成為全國性新聞,CNN、ABC、CBS、 FOXNews等各 大電視新聞網競相播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美聯社、路透社……無不爭先報導。貝爾市從一個「被人 遺忘的角落」 成為媒體追蹤的焦點。
《洛杉磯時報》的文章發表一周後,李洲等3人宣佈辭職;11天後,市議員們在議會上決議自己減薪90%;38天後,不屈不撓的民眾向市府遞 交請願書,要求罷免市長等4名市議員。
與 此同時,洛縣境內的其他地方政府也被推到放大鏡下,接受公眾的檢視。在經濟低谷中苦苦掙扎的加州人,受到貝爾事件的鼓舞,行使公民權的信心大 增。越來越多 的媒體記者加入調查的行列,詢問自己所在城市市府公務員的薪資。一時間,各市府為表清廉,紛紛把公務員薪水在網站上公佈。而當《洛杉磯時報》 披露李洲辭職 後每年仍可拿60萬美元退休金後,改革加州公務員退休金系統的呼聲空前高漲起來。
在媒體和公眾的壓力下,洛縣地方檢察官、加州總檢察長、加州主計長、美國司法部皆表態要對貝爾市進行深入調查。9月15日,正在競選州長的 加州總檢察長傑裡‧布朗(Jerry Brown)宣佈正式起訴8名貝爾市高官。
9 月21日早晨,洛杉磯警方在縣地方檢察官史蒂夫‧庫裡(Steve Cooley)發出刑事訴狀後,逮捕了8名涉嫌貪腐的官員:已辭職的城市經理李洲、助理城市經理絲貝莎和現任市長赫南德茲(Oscar Hernandez)、3個市議員喬治‧米瑞保(George Mirabal)、特麗莎‧雅各(Teresa Jacobo),路易士‧阿提尕(Luis Artiga),以及兩個前任市議員喬治‧科爾(George Cole)、維克多‧拜羅(Victor Bello)。其中薪水最離譜的李洲面臨挪用公款、違背公眾利益等53項指控。
記者成了反腐英雄
美國開國元勳傑佛遜曾說,寧要「不被政府管制的報紙」,而不要「不被報紙監督的政府」。「貝爾效應」再次證明專業新聞工作者的深入調查報 導,對保障公眾知情權和監督政府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記者韋斯和高特裡被民眾視為反腐英雄,自身也成了公眾人物。當他們再次出現在貝爾市議會時,受到當地居民的夾道歡迎、鼓掌、喝采,有的拍他 們的肩膀,有的索取簽名。一位老年婦女要求擁抱韋斯,一邊親吻他的臉頰,一邊不停道謝。
為揭露醜聞曾不分晝夜加班的韋斯,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高興地說:「能給社會帶來積極的變化,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回報。」
這個3年前還在報社打雜的年輕人,從報導火災謀殺案幹起,去年才開始負責洛杉磯東南部的地區新聞。今年6月,他在梅塢市(Maywood) 議會旁聽時得知,該市由於財政危機,計劃解散警署、裁掉所有市府公務員,並將服務專案外包給附近的貝爾市。
為了進一步調查梅塢市何以淪為100%服務外包的城市,和韋斯合作的資深記者高特裡致電洛杉磯縣地方檢察官辦公室,得知檢方正在調查貝爾 市,因該市議員年薪高達10萬美元。而和貝爾市同等規模的城市議員的月薪通常是400美元。於是兩位將目光轉向貝爾市。
韋 斯說:「有一天我參加貝爾市市議會。會議是關起門來開的,結束後市議員都從後門溜出,這讓我感到非常可疑。」 在美國,市議會不僅向公眾開放,很多城市還提供網路直播。加州甚至有一項「公開會議法」(Open Meeting Law)保證民眾參與決定公共事務會議的權利。對記者來說,市議會是地方新聞的重要來源;對新移民來說,這裡是體驗美國民主的最佳場所。
在美國,民選市議員都是兼職,真正管理政府日常運作的是市議會直接委任的城市經理(City Manager),其權責和報酬都會在任職合同裡列出。高特裡和韋斯來到市府辦公室求見經理李洲,卻吃了閉門羹。當他們要求書記員提供市議會會議紀錄和僱 員合同等檔時,又被告知需要填寫申請表、等10天才能拿到。
加州「公共記錄法」(Public Record Act)規定,任何公民都有查看政府公文的權利,只要這些檔不涉及政府和軍方的機密。書記員不願立刻交出這些檔更增加了記者的懷疑。
之後的9天裡,高特裡和韋斯每天輪番打電話向市府催問文件。經驗豐富的高特裡亮出法律王牌「威脅」書記員:「嘿,我們不想控告你們,但我們 會的。一旦勝訴(我們肯定會贏),我們還會要求法官讓你們賠我們的律師費。」
這期間他們聽到許多關於李洲年薪的傳言,「有人說30萬,有人說40萬。但沒人知道他到底掙多少,直到我們在公園會面那天,」 韋斯說,根據公佈的資料,洛縣城市經理的平均年薪在20萬美元上下。如果是30、40萬年薪聽起來還不那麼離譜,所以當兩位記者聽到李洲親口說出「70 萬」時,著實驚掉了下巴。
苦等了9天以後,第10天,經理李洲、副經理絲貝莎、警察局長亞當斯、市長赫南德茲和3名市議員及兩名律師等9人,帶著厚厚的檔,主動要求 在貝爾市的小熊公園會見兩位記者。
「我問李洲『你掙多少?』」高特裡回憶:「他咳嗽著說『70萬美元』,我不確定是否聽錯了,又問『請再說一遍!』……旁邊的韋斯脫口而出 『耶穌基督!』」
在長達4小時的會談中,李洲竭力為這個數字辯護,稱是他將該市從破產中挽救過來,改善了城市建設,若在私人企業做事,他會獲得類似的報酬。 在場的市議員隨聲附和。
韋斯和高特裡將李洲等人的合同帶回報社,閱讀了所有條款才計算出他們的薪水。合同規定李洲從1993年就職開始,每年以12%的比例自動加 薪,因此他的年薪滾雪球般遞增。
除了近80萬年薪,李洲福利待遇豐厚,包括每年享有28周帶薪假期,折現後他的實際年收入可達150萬美元。而市議員則以參加各種「影子會 議」(phantom meeting)為藉口為自己加薪。這些會議通常只持續1、2分鐘,或者根本沒開。
《洛杉磯時報》最多的時候有十幾個記者參與攻讀貝爾市府檔,報導高薪醜聞。韋斯說「只要報社興致不減,我們還將繼續調查洛杉磯縣的其他城 市」。
醜聞反映加州現狀
隨 著深入報導,另一個小自治市弗農(Vernon)也被發現藏有年薪百萬的肥官。對此,洛杉磯縣華人社區領袖、聖蓋博扶輪社主席廖欽和指出,貪 官之所以無所 顧忌,「有制度的漏洞,也有檢察官的疏忽」。過去曾有給政府部門捐款不知所終的情況,雖然向地方檢察官反映,最終卻沒了下文。此次貝爾醜聞從 爆發到涉嫌官 員被捕,僅相隔2個多月的時間,可見檢察官庫裡是被逼急了。
善鑽制度漏洞的肥貓在加州並不罕見。今年9月,蒙特利公園市(Monterey Park)前警察局長梅仲明退休時將積累的有償病假日、休假日折現37萬美元,因為市府允許他從1978年加入警局後的所有未休病假日以局長的薪水兌現。 而美國私營公司給員工的病假日都採取「不用即作廢」原則。
蒙市市議員趙譚美生在市議會上提出,市府面臨38萬美元赤字,不應再撥款增加警員的福利待遇。然而她敵不過工會,在投票中以2:3敗北。
蒙市的困境和貝爾市的醜聞反映了加州的現狀。這個美國最富有的州,如今卻債臺高築,赤字達191億,失業率超過12%。對此,共和黨人何美 湄說:「加州不存在收入(不足)問題,加州存在的是支出(過多)問題。」
中美反腐不同
「貝爾效應」起到了震懾作用。8名高官落馬後,洛杉磯縣哈崗學區教育委員會宣佈,投票通過的「孔子學堂」將放棄中方資助。
正在調查此事的洛杉磯著名人權活動家陳凱指出:「不是說你現在收斂了,以前的行為就不會被追究了。」
今 年1月,哈崗學區教委在徐乃星的推動下,以4比1投票通過,從9月開始利用從中共漢辦引進的教材和師資在西達連初中開設「孔子學堂」。此舉遭 到學區居民的 強烈反對,認為中共是借孔子之名傳播共產毒素。之後,陳凱進一步質疑徐乃星去年10次去中國大陸「錢哪裡來」?要求學區教委出示辦公室通信紀 錄。徐則稱每 次都是自費購買機票。目前調查還在進行中。
陳凱說:「『貝爾效應』反映出美國深厚的自由傳統。美國人從來不把官員看作太上皇,他們認為官員 是為民服務的。」他指出哈崗教委中一些長期與中共官員交往的人也沾染了其腐敗作風,表面上是開設「孔子學堂」教中文,實際有打著公家的名義從 中為自己撈錢 之嫌。「自由社會和專制社會的不同就在於,自由社會將腐敗作為腐敗來懲罰,專制社會則將腐敗作為聰明和有地位的象徵。」
來自北京的新移民楊夢筆從美國政府反腐事件得出結論:「人性善惡參半,民選政府不能避免出現腐敗的現象,關鍵是出現後能夠賞罰分明,不會因 為某人的地位就懲罰不到他……中國的線民總是盼望出現一個青天大老爺式的人物。兩種思維反映了人治社會和法治社會的區別。」
「透明度、監督」是腐敗剋星
貝爾醜聞引發了很多思考:這麼小的城市怎麼養得起這麼多貪官?他們如何躲過公眾的視線?加州還有多少貪官藏在幕後?
洛杉磯縣房地產稅捐評估上訴委員會委員黃錦渭說:「沒有透明度、沒有監督是主要原因。」他發現貝爾市的房地產稅高於洛縣大多數城市,比好萊 塢明星經常出沒的貝芙麗山還高,並將這一發現通過ReasonTV透露給公眾。
之後,加州主計長辦公室對貝爾市府進行了突擊審計。結果表明,市府通過抬高房地產稅、下水道稅和營業稅,共多徵收560萬美元。其中營業稅 在過去10年間漲了50%,當地1,000多個商家受損。有市民多次要求市府公開紀錄,卻被以各種藉口搪塞,或索取昂貴複印費。
《洛杉磯時報》的高特裡說,如果沒有媒體的推助,不會出現如此戲劇性的發展。談到美國的強國之本,的確無法忽略捍衛自由,打擊貪腐的媒體監 督。◇
本文轉自第195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大紀元10月28日訊】(新紀元週刊記者劉菲綜合報導)在揭發美國加州貝爾市官員貪腐的醜聞事件中,媒體扮演關鍵的角色。 受到貝爾事件的鼓舞,美國人行使公民權的信心也大增。越來越多的媒體記者加入調查政府的行列,更突顯出美國立國傳統中,媒體舉足輕重的力量。
貝 爾市(Bell City)是距洛杉磯市以南16公里的一個郊區小城,人口約4萬,面積6.5平方公里,人均年收入不到2.5萬美元,是全美25個最小的城市之一,也是洛 杉磯縣所轄88個城市中幾個最窮城市之一。該市17%的居民屬於貧困戶,90%的人口是拉丁裔,其中不乏非法移民。
然而,就是這個既小又窮的城市,竟然養肥了一批年薪幾十萬、上百萬的市府官員。目前涉嫌貪腐的8名高官已經落網,但由此產生的「貝爾效 應」,卻觸及到加州政府的方方面面,恰如剝洋蔥一般層層曝光。
最早發掘醜聞的是《洛杉磯時報》的兩位記者──31歲的魯賓‧韋斯(Ruben Vives)和58歲的傑夫‧高特裡(Jeff Gottlieb)。
7 月15日,該報頭版刊登了題為〈一個城市經理值80萬嗎?〉的文章,披露前貝爾市城市經理李洲 (Robert Rizzo) 年薪高達 78.7萬美元,幾乎是總統奧巴馬薪水的兩倍;助理城市經理絲貝莎(Angela Spaccia)年薪37.6萬美元,是加州州長薪水的兩倍;警察局長亞當斯(Randy Adams)年領45.7萬美元,比洛杉磯市警察局長貝克多了50%以上。
文章一經刊出,震驚了洛杉磯全縣官民。兩天後,憤怒的貝爾市民湧 向市議會,操著英語和西班牙語質問市議員,熱血沸騰的場面充斥了洛杉磯本地電視新聞,不久更成為全國性新聞,CNN、ABC、CBS、 FOXNews等各 大電視新聞網競相播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美聯社、路透社……無不爭先報導。貝爾市從一個「被人 遺忘的角落」 成為媒體追蹤的焦點。
《洛杉磯時報》的文章發表一周後,李洲等3人宣佈辭職;11天後,市議員們在議會上決議自己減薪90%;38天後,不屈不撓的民眾向市府遞 交請願書,要求罷免市長等4名市議員。
與 此同時,洛縣境內的其他地方政府也被推到放大鏡下,接受公眾的檢視。在經濟低谷中苦苦掙扎的加州人,受到貝爾事件的鼓舞,行使公民權的信心大 增。越來越多 的媒體記者加入調查的行列,詢問自己所在城市市府公務員的薪資。一時間,各市府為表清廉,紛紛把公務員薪水在網站上公佈。而當《洛杉磯時報》 披露李洲辭職 後每年仍可拿60萬美元退休金後,改革加州公務員退休金系統的呼聲空前高漲起來。
在媒體和公眾的壓力下,洛縣地方檢察官、加州總檢察長、加州主計長、美國司法部皆表態要對貝爾市進行深入調查。9月15日,正在競選州長的 加州總檢察長傑裡‧布朗(Jerry Brown)宣佈正式起訴8名貝爾市高官。
9 月21日早晨,洛杉磯警方在縣地方檢察官史蒂夫‧庫裡(Steve Cooley)發出刑事訴狀後,逮捕了8名涉嫌貪腐的官員:已辭職的城市經理李洲、助理城市經理絲貝莎和現任市長赫南德茲(Oscar Hernandez)、3個市議員喬治‧米瑞保(George Mirabal)、特麗莎‧雅各(Teresa Jacobo),路易士‧阿提尕(Luis Artiga),以及兩個前任市議員喬治‧科爾(George Cole)、維克多‧拜羅(Victor Bello)。其中薪水最離譜的李洲面臨挪用公款、違背公眾利益等53項指控。
記者成了反腐英雄
美國開國元勳傑佛遜曾說,寧要「不被政府管制的報紙」,而不要「不被報紙監督的政府」。「貝爾效應」再次證明專業新聞工作者的深入調查報 導,對保障公眾知情權和監督政府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記者韋斯和高特裡被民眾視為反腐英雄,自身也成了公眾人物。當他們再次出現在貝爾市議會時,受到當地居民的夾道歡迎、鼓掌、喝采,有的拍他 們的肩膀,有的索取簽名。一位老年婦女要求擁抱韋斯,一邊親吻他的臉頰,一邊不停道謝。
為揭露醜聞曾不分晝夜加班的韋斯,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高興地說:「能給社會帶來積極的變化,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回報。」
這個3年前還在報社打雜的年輕人,從報導火災謀殺案幹起,去年才開始負責洛杉磯東南部的地區新聞。今年6月,他在梅塢市(Maywood) 議會旁聽時得知,該市由於財政危機,計劃解散警署、裁掉所有市府公務員,並將服務專案外包給附近的貝爾市。
為了進一步調查梅塢市何以淪為100%服務外包的城市,和韋斯合作的資深記者高特裡致電洛杉磯縣地方檢察官辦公室,得知檢方正在調查貝爾 市,因該市議員年薪高達10萬美元。而和貝爾市同等規模的城市議員的月薪通常是400美元。於是兩位將目光轉向貝爾市。
韋 斯說:「有一天我參加貝爾市市議會。會議是關起門來開的,結束後市議員都從後門溜出,這讓我感到非常可疑。」 在美國,市議會不僅向公眾開放,很多城市還提供網路直播。加州甚至有一項「公開會議法」(Open Meeting Law)保證民眾參與決定公共事務會議的權利。對記者來說,市議會是地方新聞的重要來源;對新移民來說,這裡是體驗美國民主的最佳場所。
在美國,民選市議員都是兼職,真正管理政府日常運作的是市議會直接委任的城市經理(City Manager),其權責和報酬都會在任職合同裡列出。高特裡和韋斯來到市府辦公室求見經理李洲,卻吃了閉門羹。當他們要求書記員提供市議會會議紀錄和僱 員合同等檔時,又被告知需要填寫申請表、等10天才能拿到。
加州「公共記錄法」(Public Record Act)規定,任何公民都有查看政府公文的權利,只要這些檔不涉及政府和軍方的機密。書記員不願立刻交出這些檔更增加了記者的懷疑。
之後的9天裡,高特裡和韋斯每天輪番打電話向市府催問文件。經驗豐富的高特裡亮出法律王牌「威脅」書記員:「嘿,我們不想控告你們,但我們 會的。一旦勝訴(我們肯定會贏),我們還會要求法官讓你們賠我們的律師費。」
這期間他們聽到許多關於李洲年薪的傳言,「有人說30萬,有人說40萬。但沒人知道他到底掙多少,直到我們在公園會面那天,」 韋斯說,根據公佈的資料,洛縣城市經理的平均年薪在20萬美元上下。如果是30、40萬年薪聽起來還不那麼離譜,所以當兩位記者聽到李洲親口說出「70 萬」時,著實驚掉了下巴。
苦等了9天以後,第10天,經理李洲、副經理絲貝莎、警察局長亞當斯、市長赫南德茲和3名市議員及兩名律師等9人,帶著厚厚的檔,主動要求 在貝爾市的小熊公園會見兩位記者。
「我問李洲『你掙多少?』」高特裡回憶:「他咳嗽著說『70萬美元』,我不確定是否聽錯了,又問『請再說一遍!』……旁邊的韋斯脫口而出 『耶穌基督!』」
在長達4小時的會談中,李洲竭力為這個數字辯護,稱是他將該市從破產中挽救過來,改善了城市建設,若在私人企業做事,他會獲得類似的報酬。 在場的市議員隨聲附和。
韋斯和高特裡將李洲等人的合同帶回報社,閱讀了所有條款才計算出他們的薪水。合同規定李洲從1993年就職開始,每年以12%的比例自動加 薪,因此他的年薪滾雪球般遞增。
除了近80萬年薪,李洲福利待遇豐厚,包括每年享有28周帶薪假期,折現後他的實際年收入可達150萬美元。而市議員則以參加各種「影子會 議」(phantom meeting)為藉口為自己加薪。這些會議通常只持續1、2分鐘,或者根本沒開。
《洛杉磯時報》最多的時候有十幾個記者參與攻讀貝爾市府檔,報導高薪醜聞。韋斯說「只要報社興致不減,我們還將繼續調查洛杉磯縣的其他城 市」。
醜聞反映加州現狀
隨 著深入報導,另一個小自治市弗農(Vernon)也被發現藏有年薪百萬的肥官。對此,洛杉磯縣華人社區領袖、聖蓋博扶輪社主席廖欽和指出,貪 官之所以無所 顧忌,「有制度的漏洞,也有檢察官的疏忽」。過去曾有給政府部門捐款不知所終的情況,雖然向地方檢察官反映,最終卻沒了下文。此次貝爾醜聞從 爆發到涉嫌官 員被捕,僅相隔2個多月的時間,可見檢察官庫裡是被逼急了。
善鑽制度漏洞的肥貓在加州並不罕見。今年9月,蒙特利公園市(Monterey Park)前警察局長梅仲明退休時將積累的有償病假日、休假日折現37萬美元,因為市府允許他從1978年加入警局後的所有未休病假日以局長的薪水兌現。 而美國私營公司給員工的病假日都採取「不用即作廢」原則。
蒙市市議員趙譚美生在市議會上提出,市府面臨38萬美元赤字,不應再撥款增加警員的福利待遇。然而她敵不過工會,在投票中以2:3敗北。
蒙市的困境和貝爾市的醜聞反映了加州的現狀。這個美國最富有的州,如今卻債臺高築,赤字達191億,失業率超過12%。對此,共和黨人何美 湄說:「加州不存在收入(不足)問題,加州存在的是支出(過多)問題。」
中美反腐不同
「貝爾效應」起到了震懾作用。8名高官落馬後,洛杉磯縣哈崗學區教育委員會宣佈,投票通過的「孔子學堂」將放棄中方資助。
正在調查此事的洛杉磯著名人權活動家陳凱指出:「不是說你現在收斂了,以前的行為就不會被追究了。」
今 年1月,哈崗學區教委在徐乃星的推動下,以4比1投票通過,從9月開始利用從中共漢辦引進的教材和師資在西達連初中開設「孔子學堂」。此舉遭 到學區居民的 強烈反對,認為中共是借孔子之名傳播共產毒素。之後,陳凱進一步質疑徐乃星去年10次去中國大陸「錢哪裡來」?要求學區教委出示辦公室通信紀 錄。徐則稱每 次都是自費購買機票。目前調查還在進行中。
陳凱說:「『貝爾效應』反映出美國深厚的自由傳統。美國人從來不把官員看作太上皇,他們認為官員 是為民服務的。」他指出哈崗教委中一些長期與中共官員交往的人也沾染了其腐敗作風,表面上是開設「孔子學堂」教中文,實際有打著公家的名義從 中為自己撈錢 之嫌。「自由社會和專制社會的不同就在於,自由社會將腐敗作為腐敗來懲罰,專制社會則將腐敗作為聰明和有地位的象徵。」
來自北京的新移民楊夢筆從美國政府反腐事件得出結論:「人性善惡參半,民選政府不能避免出現腐敗的現象,關鍵是出現後能夠賞罰分明,不會因 為某人的地位就懲罰不到他……中國的線民總是盼望出現一個青天大老爺式的人物。兩種思維反映了人治社會和法治社會的區別。」
「透明度、監督」是腐敗剋星
貝爾醜聞引發了很多思考:這麼小的城市怎麼養得起這麼多貪官?他們如何躲過公眾的視線?加州還有多少貪官藏在幕後?
洛杉磯縣房地產稅捐評估上訴委員會委員黃錦渭說:「沒有透明度、沒有監督是主要原因。」他發現貝爾市的房地產稅高於洛縣大多數城市,比好萊 塢明星經常出沒的貝芙麗山還高,並將這一發現通過ReasonTV透露給公眾。
之後,加州主計長辦公室對貝爾市府進行了突擊審計。結果表明,市府通過抬高房地產稅、下水道稅和營業稅,共多徵收560萬美元。其中營業稅 在過去10年間漲了50%,當地1,000多個商家受損。有市民多次要求市府公開紀錄,卻被以各種藉口搪塞,或索取昂貴複印費。
《洛杉磯時報》的高特裡說,如果沒有媒體的推助,不會出現如此戲劇性的發展。談到美國的強國之本,的確無法忽略捍衛自由,打擊貪腐的媒體監 督。◇
本文轉自第195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