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躁鬱世界

她,購物刷掉兩百萬;他,中途輟學情緒不穩…其實都是躁鬱症作祟
躁鬱症高居人類失能原因第六位自殺率為精神疾病之冠
醫界呼籲及早瞭解躁鬱症正確用藥照護才能幫助病患走出躁鬱 

(本報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一九九○年針對15至44歲這群具有生產力的中間族群,調查造成其失能(disability)的十大原因,躁鬱症高居第六位,高於精神分裂症,其中躁鬱症更是多項精神疾病中一項較為嚴重的疾病,也是最容易引發自殺行為的精神疾病,其自殺發生率更是比單極性憂鬱症(俗稱憂鬱症)高出許多,由此可見躁鬱症對人類身心的嚴重傷害。
躁鬱症長期被低估忽略
憂鬱症一般被認為比躁鬱症常見且普遍,但近年來醫界卻發現,事實並非全然如此。躁鬱症病人常因為輕躁期被忽略,或先以重度憂鬱發作,而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因而躁鬱症的人數可以說是長久以來被誤判及低估。
根據國外研究報告指出,每100位當中約有1至1.5位的人,此生將有罹患躁鬱症的可能。但是絕大多數的民眾不知道什麼是躁鬱症?與憂鬱症到底有何不同?在青少年身上到底是躁鬱症還是叛逆?在老年人身上到底是躁鬱症還是失智症?……這些種種的鑑別診斷,都需要專業醫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說明,讓大眾能更加瞭解躁鬱症。
 有鑑於此,在台北榮總精神部主任蘇東平的號召下,集結台灣精神醫學界25位專精於躁鬱症領域的各醫院精神科主任、資深醫師及教授學者們,以問題為導引、個案為例,內文為解說,出版新書《走進躁鬱世界》(原水文化出版),期盼能引導社會大眾及一般醫護人員「走進躁鬱世界」。本書版稅則全數提供作為「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研究之用。
情緒在躁、鬱的兩端間遊走
 台北榮總精神部主任蘇東平主任指出,躁鬱症目前被學界廣泛稱為「雙極型情感精神疾病」(bipolar disorder),病人會出現「躁」、「鬱」兩種極端的情緒及心理變化。(表1)蘇東平主任特別舉例說明躁鬱症典型:君如在22歲時突然覺得自己變聰明,做事非常勤快,話說個不停,覺得自己非常重要且偉大,也總是濃妝豔抹,常刷卡購物,一刷就是數十萬,刷爆了好幾張卡,這種亢奮的狀態持續了三、四個月。
突然有一天君如覺得腦袋一片空白,思考緩慢,身心疲倦,甚至想要了斷自己。兩、三個月情緒低落消失,他又恢復正常。這種現象不斷循環,君如都自我合理化,從來沒有想過要看醫生。但是隨著他的情緒高低起伏,慢慢跟著時間的變化而增加、惡化。直到他無意間看到躁鬱症相關的書籍,才警覺自己可能如書中主角般罹患躁鬱症。經過半年的藥物治療,君如目前病況已趨於穩定。
蘇東平主任指出,病人終其一生曾持續一週以上處於躁期,之後無論出現多少次鬱期,就可以診斷為躁鬱症。有些病人會出現明顯的循環性變化,有時不是這麼典型的循環。在臨床經驗上,大多數的病人都是在首次發病之後的十年,才正式接受正確的治療。
然而在未接受治療時,病人的神經細胞會逐漸的萎縮,一旦接受治療,細胞則會像春天的樹木一樣發出新芽。而沒有接受治療的病人,相較於有治療的病人,自殺率高於四至五倍。因此,蘇東平主任特別強調:「應將躁鬱症視為一種慢性疾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般,都需要被持續的追蹤觀察。」
70%以上在青少年時期發病
「青少年叛逆,有時不是真的叛逆,而是生病了!」台北榮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陳映雪指出,躁鬱症患者約有60%以上都是在青少年時期發病,而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發病年齡平均在17.37歲。臨床上發現,越早發病,病情越嚴重,而且非常容易復發,許多病人終其一生有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時間在發病。在青少年時期發病,對病人一生的影響非常大,將會重創病人的學業、身心及人際發展,並嚴重影響親子及家庭功能。
陳映雪主任指出,青少年躁鬱症與成人的表現基本上大同小異,但青少年躁鬱症有一些特點值得關注,例如比較多的精神病表現,較多脫離現實的表現;躁症與鬱症常同時出現;躁症與鬱症兩種情緒的轉換很快;激躁、衝動、叛逆或破壞行為頻繁;鬱症發作時出現多吃及多眠;常伴隨酒精及藥物濫用等幾項特點。
陳映雪主任提醒家長,對孩子的支持及關心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持續讓孩子接受藥物治療,及精神復健治療,並且要注意孩子的營養,降低對孩子的要求。並且不要把孩子的任何狀況都連結到躁鬱症,病人會覺得:「明明就不是我不對,大家卻只會一直叫我去吃藥!」進而更抗拒服藥。
以藥物及心理治療為主
目前躁鬱症的治療以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為主,治療的目標是要讓病人發病的次數減少、發病的時間縮短、發病時程度減輕、情緒轉換的速度降低。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心理治療也不可忽略。但是臨床上病人最常見的問題是「不吃藥」,病人對服用精神科類藥物特別充滿疑慮,病人抗拒吃藥,或者病患自認為病情已經好轉就自行停藥的情形經常發生。
台北榮總心身醫學科主任周元華解釋,關於精神藥物的實際情況是,當病人停止服用藥物一段時間後,副作用就會消失不見。長期用藥且按時服藥,不僅可以改善躁鬱症的症狀,對腦部的功能有改善的作用。服藥時間至少要到病情穩定後半年至一年的時間,當停藥時出現「睡眠不穩」等現象,請記得複診,讓醫師重新檢視用藥問題。
家人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力量

 蘇東平主任強調,家人不只要注意病人,更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管理。躁鬱症病人的內心就有如坐在翹翹板的兩端,時高時低、上上下下、起伏不定,這種失控的痛苦真的很累,如果家人能多加理解,並且以良好的溝通代替指責,並且給予病人支持,並且與醫師合作定期追蹤檢查,就一定能順利地走出躁鬱,迎向平衡、健康的人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旗証券徐恭穎,罰停業3個月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