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變下的新世代,如何生存發展?
【數位網路報記者陳漢墀11/21台北報導】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一改以往的民調記者會,今天改辦「新世代的機會在哪裡?」座談會,邀請總統府資政陳博志共同主持,並邀請四位貴賓: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11 11人力銀行前總經理李大華、 台灣師範大學教授王麗雲及國際技能發展協會執行長黃偉翔參與討論 。
董事長黃昆輝表示, 新的世代面對的環境變遷不但快速而且鉅大, 例如新科技的快速發展、產經結構的改變, 以及新冠肺炎的衝擊可能帶來的政治、經濟、 軍事及整個國際社會的大洗牌,新世代不但增加心理上的不確定感, 也要迎接許多新的挑戰。就以現代科技如「人工智慧」(AI)和「 資訊與通訊」技術(ICTs)快速發展的衝擊為例, 它改變了產業,尤其是科技產業的工作型態與人力需求, 也連帶改變了人才培育的方式。面對此一衝擊, 除了教育必須因應改革,革新教學方式,打破現行學制的框架, 更彈性化地整合課程外;新世代本身也需要在觀念上作調適, 改變學習的態度,積極地充實現代產業用人所需的各項能力。 圖:總統府資政陳博志主持座談會(記者陳漢墀/攝影)
總統府資政陳博志表示,從前長輩們鼓勵我們賺大錢,學徒學修電扇,師父教你左右敲就能修好,還有人要我們做大事,現在是複雜多變的社會,很多的觀念都要改變。
陳博志說,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失敗」的機會將很大,因此整個社會制度,要更有能力來應對「失敗者」,要提供更多不同的機會。在美國社會中,失敗的人常有爬起來的機會,但台灣卻比較沒有,失敗者往往會被貼上標籤,難以翻轉。
AI的影響與機會,有人說有80%,有人認為只有20%,即便同一個專家在不同時地也有不同的解讀,這是個不確定的時代,我們只有不斷取得新知,才不會落伍。
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表示,數位經濟,產生少人化甚至無人的商業模式,造成勞動的市場障礙。失業問題,現在變成無事業可發展,新冠肺炎來襲,造成醫師治國,也可能為了後雙核的醫生敗國。傳統的職業訓練也要
新的方法才會派上用場!
為了更深入為新世代找出路,也要為他們解決各項疑難雜症,基金會也選定11月28日( 星期六)在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召開「新世代‧新需求: 台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預計邀請二百多位學者、 專家及實務工作者參與討論。
基金會表示,此項研討會將分三項子題進行研討, 包括「因應科技快速發展對教育的衝擊」、「 培育成熟民主社會的公民素養」及「 厚植國際化趨勢下的國家競爭力」。另外,也安排一項「圓桌論壇」 ,邀請知名學者、專家談「新世代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此項「 圓桌論壇」與本次「焦點座談」的主題相互呼應,希望在學者、 專家的討論,剖析新世代未來發展的可能方向, 提供新世代清晰的思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