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育政策與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產官學研共聚一堂熱烈展開


《 數位網路記者陳漢墀台北報導/2018,10,6〉
 台灣正面對嚴重的「缺才、缺工」等社會現象的挑戰,長期以來政府在「人力規劃」、「產學合作」等政策設計與實施並不完善,而讓產學合作與國家人力資源陷入困境是源自學校與產業的合作關係,教育與經濟政策的配搭未建立有系統的觀念與共識,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在105日、6日在台北舉辦  2018教育政策與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 

邀請四百位多位關心台灣教育與經濟彼此連結的產官學界人士,一同在學校與產業的合作、教育與經濟政策的配搭、針對「臺灣教育資源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企業如何有系統有目標的投入產學合作」、「台灣的高等教育,技職教育政策與如何幫助台灣在國家競爭力上升」等教育經濟等社會議題上,一起共同對話思辨,尋找解決方案。 

  而在105日下午主題論壇「教育如何對國家經濟發展及個人福祉做出貢獻的有效策略」邀請了亞洲·矽谷、國家級投資公司臺衫總經理翁嘉盛傳統產業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台中教育大學前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王如哲校長一同進行企業端與教育端的對話

  首先臺衫總經理翁嘉盛分享了自己學習與工作經驗,因他是彰化二水的鄉下孩子出身經過臺灣小學、中學、大學的教育洗禮,在1981年前往美國留學,一直在美國矽谷工作三十多年,曾任職於惠普(HP矽谷思科(CISCO)軟體總監,目前擔任國家級投資公司臺衫總經理兩年多,而他90年代在美國矽谷便看到新興網路產業的出現,並很快在與學校的博士開始合作課程,希望透過業界與學校的博士來合作課程,把握住新興網路產業的時代需求

  翁嘉盛也表示全球網路經濟、AI人工智慧、物聯網、生物科技、數位醫療等高科技人才是處於極度競爭的狀況,他從科技業的角度給臺灣教育提出建言,美國中小學教育已經開始設置AI人工智慧的相關課程,這是台灣教育改革可以思考的地方,另外是「終身學習」的精神,翁嘉盛分享其在洛杉磯的工作經驗,當時便是鼓勵企業與學校的直接合作,鼓勵員工持續進修,學校是可以幫助企業員工進行終身學習,也可讓學生與企業接觸,讓企業與學校能與國際市場連結,現今台灣教育與經濟面對挑戰,翁嘉盛認為這是臺灣的危機,也是一種臺灣發揮潛力機會,透過教育與經濟政策的合作,培育創投人才、培育新的新創團隊、新的企業創辦人、培育新的教育人才帶動臺灣經濟新局。

  翁嘉盛指出臺灣教育在面對國際化激烈的競爭,在英語教育、新興科技教育、品格教育等議題上,需要特別重視,因為目前新興科技的資訊交流大多是英語為主,而品格教育上,翁嘉盛認為企業員工的品格好壞對企業組織的發展影響很大,另外翁嘉盛提及其擔任聖荷西州大學校董時期,曾建議大學從工學院從五千人名額到九千人,目的是讓教育能夠符應市場的趨勢、企業的需求,

   王如哲校長則從教育研究的觀點來切入議題王如哲表示目前在教育對於經濟的影響中,不論是理論或是實證,對於台灣的相關探討的研究都不多且王如哲表示臺灣過度教育其實並不是社會中的新興問題。因此關於利用教育擴充進而改善人力資本,是否會因此產生對經濟的重大影響,仍需要多加思考。
  王如哲在分析國內外教育與經濟政策的經驗後提出,教育對經濟發展的正向效益非常明顯,尤其是高等教育對個人收入增加的效益產生了遞減現象,而教育的經濟效益主要在於反映人力資本的改善和外溢效益。在教育政策上,政策關注焦點應該從教育擴充發展轉向教育品質上的改進,尤其應該著重在教育品質差異現象。而人力資本的精進政策應聚焦強化弱項並持續發展強項,例如技職學生可以培養外語能力,而一般大學生則是增加對產業的認知以及DIY能力。另外,提升人才的國際化、多元化也同等重要。最後,可以借鏡歐美國家之企業策略,導入教育訓練。

  高志明總經理站在產業界的立場,首先提醒教育與產業或經濟的問題,要有時間的軸線與空間地域的考量,而教育政策必須用十年為單位,檢討教育制度要看十年,現在要看到未來十年的人才培育的需要。

  他說,傳統產業存在五六十年以上,年輕人升遷緩慢,而二、三十年的創新產業,年輕人有非常好的升遷機會,現在的企業靠技術競爭,但年輕人是否培養得足夠受到信任,是個問題。

  而高志明指出,我們講到教育就想到學校教育、政府政策,但一個人從自我成長就有他自己所處環境的教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需要相互補足,以及隔代教養的問題,是現在的教育問題,另外家庭教育、宗教禮俗扮演的角色,每個時代也不一樣。但無論如何,要讓年輕人有理想、中年人能落實抱負、年長者發揮所長,每個年齡世代都能有希望、生活有意義。

  而高志明也分享日本政府培養非常優秀的官僚體系與制度,但人才培育問題不能一昧都丟給政府,或丟給企業,十年後需要什麼人才,企業政府學校都有責任,產、官、學、研各方必須不斷互相交流,始能互蒙其利。然而,現在交流非常困難,例如:學、研還不甚了解產業。

  高志明也批評,食安問題使得政府要求食品企業聘任有證照的技師,高志明指出這些人只會考試取得資格,對於技術實做能力難以掌握;此外,很多私立大學不願做理工科系的投資,都投資在不需太多成本的科系,導致數千名觀光、餐飲科系學生畢業,待遇就無法提升。這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相較新加坡幾乎難以植基在地產業,台灣的環境可發展在地企業,所以台灣的發展可能不能完全依照新加坡的作法。

  研討會參與人士的提問熱烈,提出避免過去臺灣教育只重視理論,卻忽略實務的教育問題臺灣在一般大學因浮濫設立造成高教品質下降的議題為何台灣有些傳統產業無法善用大學培育的人才,也有人提出臺灣低薪文化的問題。

  翁嘉盛回應現場人士對臺灣低薪文化的問題他提及參與國際投資案的經驗,因為看到臺灣具有很多好的設計人才,也有很多公司願意來臺灣新竹開設分公司,我希望透過引進好的技術、好的公司進入臺灣,幫助台灣與國際市場連結,直接讓經濟結構改變,也有機會改變臺灣低薪文化的問題。

    高志明也回應臺灣低薪文化的問題不同專業有不同情況,對於特殊產業,AI、資訊業會以高薪聘請員工,而臺灣的CEO也不可能領高得離譜的薪資。而外國與台灣的環境與歷史不同,不能相提並論。而40年前台灣開始大量有貨櫃拖車時,當時拖車司機非常欠缺,為爭取有駕照的司機,一年間薪水從7千餘元成長到1萬多元。目前薪水確實偏低,但應該將不同產業分開討論,像是服務業與AI產業就有很大差距,所以不能單從工資總額來分析。

  高志明也回應為何台灣有些傳統產業無法善用大學培育的人才他表示目前產學研合作非常困難,應該教學生的老師要進企業受到嚴格訓練,而不是讓沒有實務經驗的老師教學生,然後再進來。30年前所有中小企業研究經費規模比政府小,但現在狀況已經相反了。困難在哪里,我們公司也做很多生機研究,但從沒有跟政府申請,因為要交報告、或是被有親友做相關產業的立委刺探技術核心問題。所以研究機構不要覺得產業是來跟你偷技術的,而是可以跟產業學習技術的。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賴正昌藉由提問的機會來提出建言認為台灣人才不能為企業所用,那一定是教育機構的問題,但是學校很多部分還是受制於政府,但政府也不是不重視產學研的交流,但是政府的交流方向可能有錯誤,這比不交流還可怕。像是開放大學開公司問題,技轉不出去可能是技術派不上用場或是溝通問題,而非自己開公司來解決,且開公司有盈虧問題,國立大學開放並非正確的發展方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