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先知樂信•瓦旦一百二十一歲冥誕 

數位網路報記者陳漢墀8/16台北報導】 

《原音重現》行動展延續追尋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

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之「原音重現:原住民族文學轉型正義特展」行動展巡迴至桃園市復興區觀光導覽協會展出,於今(16)日上午開幕,適逢原住民族政治菁英樂信•瓦旦一百二十一歲冥誕紀念,開幕之際特別舉辦「泰雅先知-樂信•瓦旦」專題講座暨踏查活動,與家族後代及現場民眾共同緬懷這位爭取原住民族權利的先行者。

樂信•瓦旦(1899.08.16-1954.04.17)為泰雅族大豹社人,曾經歷三次更名:渡井三郎、日野三郎、林瑞昌,1952年擔任「高砂族自治會」主席時,主張返還原民故鄉土地、爭取族群權益,後與鄒族鄉長吾雍.雅達烏猶卡(漢名:高一生)、雅巴斯勇.優路拿納(漢名:湯守仁)等原住民族菁英,以「高山族匪諜叛亂案」之罪名被捕入獄、兩年後槍決。本次展覽活動特別於樂信•瓦旦後人舊宅舉辦,並針對數次更名的經歷與社會脈絡進行詳述,開展適逢樂信.瓦旦一百二十一歲冥誕,上午由樂信•瓦旦么子林昌運醫師進行「泰雅先知-樂信•瓦旦」專題講座,下午則由樂信•瓦旦長子林茂成之孫女林沛緹帶領參與者齊聚追念、走訪不義遺址「樂信.瓦旦紀念公園」。

「原音重現:原住民族文學轉型正義特展」從文學視角談白色恐怖原住民族菁英受難經驗,是國家人權博物館於2018年5月18日景美園區揭牌後舉辦的首場展覽,去年開始以「行動博物館」為概念走出博物館,如今已走訪多處部落,並與各合作單位共同探討在地人權議題。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指出,光是處理個人層次上的政治受難經驗,無法面對原住民族在語言、經濟、土地與社會等根本的結構性問題,而樂信.瓦旦前輩不僅只是遭受迫害的白色恐怖受難者之一,更同時是原住民族自治運動的重要領袖、「還我土地」運動第一人,希望能夠在前輩一百二十一歲冥誕的今日,通過展覽作為起點串起人權館與各部落的連結,延續前輩的理念與精神,共同逐步探討、面對長期的結構不正義。

樂信.瓦旦前輩最小的兒子林昌運於專題論壇中分享求學與成長經驗,從苗栗跟隨父親到桃園後,「父親認為不能只有行醫,更要為原住民爭取權益」,而林昌運幼時父親就被帶走,在建國中學就讀的二哥,後來也因此被抓:「情治單位認為,你都跟父親在一起,可能也有問題,他們想法就是這樣。」而自己與二哥在山地行政體系的就職過程,也頻繁遭遇「你爸爸是匪諜,我們不要用你」的處境。

同為樂信.瓦旦前輩家族後代之一、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局長林日龍則分享過往參與平反工作的經驗,以及推動建立樂信.瓦旦銅像與紀念公園的過程,並說起受難家屬的身分在生活中面臨的困難,「戶籍謄本第一欄就是祖父的記事『國防部幾年幾日槍決』,所以拿去單位時,只能用手壓著記事欄拿去…」並向在場的族人朋友們呼籲道:「原住民應該要把我們應有的正義找回來。」論壇後的踏查活動中,樂信•瓦旦長子林茂成之孫女林沛緹也提及祖父林茂成對於家族與平反的努力,直指:「身為樂信.瓦旦的後代,我感到非常驕傲。」

白色恐怖受難者葉榮光家屬蘇佩玲則與母親一同前來,除向已逝的樂信.瓦旦前輩致意,亦哽咽表示「作為受難者的女兒,悲痛一輩子都存在,但我想化悲憤為力量,因此參與所有跟爸爸有關的活動。」來自鄒族的臺師大地理系副教授汪明輝表示,同為白色恐怖受難家族成員,他認為後代面臨的困境不僅是原住民族身分所遭受的既有偏見,還有無形、有形的政治監控與壓迫,就如同要被遮住的「戶籍謄本」,是一種「歷史汙點」。

牧師歐密.偉浪則於論壇中闡述了樂信.瓦旦「泰雅先知」的定位,在不斷流動、從未停格的歷史裡,此刻的匯聚正是攪動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與整個台灣座標的開端。桃園縣復興區區長游正英也到場表達關注與支持,他表示成長過程曾聽說過白色恐怖,然而為何演變至此,其實也並未了解太多,期許能跟隨祖先的步伐、共同為原住民族來努力。

為推廣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國家人權博物館《原音重現:原住民族文學轉型正義特展》行動展,於上半年陸續走入花蓮、南投、嘉義、屏東、新竹及臺南等,今日於桃園市復興區觀光導覽協會展出至9月13日,歡迎各界踴躍前往觀展。下半年更多場次資訊請上「國家人權博物館」官網查詢(https://www.nhrm.gov.tw/),或持續關注臉書粉絲專頁「國家人權博物館」(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NHR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