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巽綠,偕同陳菊院長,巡察新竹生物醫學園區臺大分院

    【數位網路路報記者陳漢墀6/25台北報導】


巡察相片1: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巡察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

為瞭解政府如何推動生醫健康產業打造新的護國神山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前往及新竹生物醫學園區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巡

政府早在98年即著手推動生物醫學產業,將生醫與科技結合,以建立產業鏈結。近年來,隨著半導體產業及AI之蓬勃發展,生醫健康產業有機會打造成為臺灣新的護國神山產業。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為瞭解生醫產業10多年來的研發成果及推動情形,於113624日,由召集人范巽綠委員,偕同陳菊院長及監察委員等共計12人,前往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稱生醫園區)及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下稱生醫醫院)巡察,同時參訪園區內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微醫)及奎克生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奎克生技)2家公司之醫療器材研發成果。委員針對巡察結果,於座談會中提出多項建言。

 

生醫園區係以結合ICT設計與製造優勢,做為帶動我國生醫產業創新發展的園區,生醫醫院為園區內3大核心設施之一。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此次巡察主要是瞭解園區內產學研醫之合作情形;「高階醫療器材」及「新藥研發」之產業育成與人才培育情形;「精準健康跨域推升計畫」執行成效;生醫醫院之醫療特色、急重症床位、醫事人力及推動智慧醫療之成果等。

 

生醫醫院已發展出治療肺癌的創新「肺部微波消融治療」方式,引進「磁導航輔助微創脊椎手術」,並成立「亞太區胸腔介入訓練中心」培訓課程,跨領域產業合作平台-智慧醫療創新中心」,各項與科技廠商跨域攜手開發的創新項目,獲得委員們的肯定。

 

甫於今(113)2月落成的生醫園區第三生技大樓,為地下3、地上11層鋼骨建物,提供50個單元廠房出租,以新藥委託開發製造和細胞醫療業者為主,目前廠房申租率已達95%以上。透過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張曉鳴建築師的解說及導覽,委員們深入瞭解大樓的設計理念、硬體結構及廠房規劃設置情形。

 

台微醫為臺灣第一家脊椎微創品牌公司,藉由高端精密金屬產品製造技術,致力於精準脊椎微創手術相關醫材。董事長梁晃千博士說明主要產品為脊椎骨融合手術、椎體塌陷手術、骨水泥等醫材產品,產品銷售已100%覆蓋全臺醫學中心,未來在精準醫療領域持續提升產品滲透率。

 

奎克生技結合電子、半導體、生物和化學的技術,以其獨家專利的NextAmp™ 作為主要遺傳密碼檢測的平台工具,能在2小時內,針對多達100個基因進行快速、準確和方便的定量分析。在董事長李鍾熙博士導覽下,參觀了第三代基因定序平台OES的原形機及定序晶片。委員們對於園區內廠商豐沛的創新研發動能,均留下深刻印象。

 

監察委員在與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下稱竹科)生醫醫院高階主管的座談會中,針對生醫產業進軍國際市場之策略;面對半導體及AI產業人才磁吸效應下,生醫產業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及讓人才留下來;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下稱儀科中心)在生醫產業上之功能與定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下稱國科會)對於生醫產業之相關補助計畫;人工智慧(AI)代醫護人力是未來醫療照護趨勢,科技與醫療的融合下,仍須考量人性需求;生醫醫院病床開放數,較核定數為低之原因;生醫醫院第二期工程因預算因素,減做「健檢中心」、「國際醫療中心」等項目,考量原因為何;臺灣大學竹北校區閒置多年,未來之利用規劃;現行健保點數給付制度,恐影響醫師投入胸腔科等重要科別意願,健保醫院總額管理方案及申報點數標準,實有檢討空間;生醫醫院如何藉由「亞太區胸腔介入訓練中心」設計之培訓課程,培養相關人才;醫療產業化之隱憂及道德認知等議題,提出詢問與建言。

 

召集人范巽綠表示,生醫產業是政府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及「5+2產業創新計畫」之政策重點,賴總統也宣布要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生醫園區內總投資額已達新臺幣521億元,但營業額成長仍有限,國科會及竹科對於園區招商、營運管理及輔導廠商所作的努力,值得肯定,希望未來能持續提升園區內生醫產業聚落競爭力。同時,范召委也對現行健保給付制度的合理性、重要科別醫師短缺及人才培育等問題,感到憂心,希望政府能夠加以正視。生醫產業現在正是起步階段,想要達到兆元產值,成為臺灣的第二座護國神山,還需要各部會齊心努力及產學研界的積極合作,也期待生醫產業未來能提升全體國民的健康生活品質。

 

此次巡察由國科會陳宗權副主任委員、竹科王永壯局長、陳淑珠副局長、儀科中心潘正堂主任、教育部高教司梁學政代理司長、新竹臺大分院余忠仁院長、譚慶鼎副院長、吳志成副院長等人陪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