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池基金會《勁草集:我家的兩岸故事(三)》出版

    【數位網路路報記者陳漢墀6/25台北報導】


圖:左至右時報文化董事長趙政岷抽象藝術家霍剛沈春池基金會祕書長石靜文。----主辦單位提供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於2024年6月出版新書《勁草集:我家的兩岸故事(三)》,是「我家的兩岸故事」系列的第三本,書中對南京有諸多篇幅報導,詳細記錄南京遺族學校獨特的教育回憶。南京遺族學校的流亡學生儘管飽受流離之苦,但幸運的是這些為國犧牲的烈士遺族受到國民政府的高規格,宛如貴族的照顧,戰亂中,感受到蔣媽媽給予的家庭溫暖。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持續在出版路上前行,讓百萬渡海兒女一代接續一代躍於紙上,從一九四九到今日,將這些珍貴的生命記憶傳承下去。 

                           圖:第一代抽象藝術家霍剛----主辦單位提供

       92歲的臺灣第一代抽象藝術家霍剛回憶,當時學校從師資到教學設備全是一流,住校生活有專人照顧,是史無前例、首屈一指的模範學校,「蔣夫人常來學校看我們,她說我們都是她的兒子,遺族學生都叫她蔣媽媽。」他在書中提到,南京遺族學校是他這輩子最美好的回憶,也是最感激的事情。 

      在戰爭的磨練下,這批遺族學校學生,長大後多數人都成就非凡。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畫家劉國松、藝術家霍剛等,還有海內外無數的企業家、教育家等等。70多年過去,來臺時才十多歲的學生們,如今都已經白髮蒼蒼,一路上的同甘共苦也建立了比家人還要緊密的情感。 

《勁草集》「南京專區」還介紹了高雄南京村的由來。村民全都是六十兵工廠的員工和眷屬,經歷了美好的眷村歲月,至今仍有許多人講著南京話、吃著家鄉小吃,共同緬懷這段大時代的休戚與共。引人無限懷思的舊物絮語,有前國防部長伍世文先生的集郵收藏,原本票值僅有幾角的郵票調整到上萬元,增長數十萬倍,足以窺當時通貨膨脹的景象。象徵多福多壽的五福捧壽懷爐也跟著遷台人物來到異鄉,愛國獎券最高獎金20萬,足以在臺北鬧區購置一棟房產。 

       舊物絮語道不盡,深藏人生故事,留下珍貴歷史印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