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臺灣期貨市場交易量再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3億口
《數位網路記者陳漢墀台北報導/ 2019,1,15 》
10
臺灣期貨市場107年交易量達到3億808萬3,576口,日均量為 124萬7,302口,分別較106年成長15.95%及 15.48%,為臺灣期貨市場年度交易量首次突破3億口大關。
期交所於87年7月21日上市第一項期貨商品—臺股期貨,開啟臺灣期貨市場交易元年,在經過 9年後,於95年總交易量成長突破第 1個1億口。再歷經8年後,103年首次創下年度交易量超過 2億口,且自103年至106年連續4年交易量均維持在2億口以上。而在 107年一舉衝破3億口大關,距離前次突破2億口僅花費 4年時間。
107年臺灣期貨市場交易量再攀新高,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兩方面:第一為夜盤交易熱度持續升高, 106年5月15日夜盤交易上線後,國際金融市場波動趨大及交易人逐漸熟悉運用夜盤避險等因素, 107 年夜盤日均量較106年強勁成長115.89%,全年夜盤占日盤交易比重達 22.67%;第二為期貨類商品交易量大幅成長 43.77%,其中小型臺指期貨、臺股期貨及股票期貨(含 ETF期貨)三項主力商品交易量均創下歷年新高,且分別較 106年大幅成長72.92% 、38.02%及21.74%。為整體市場穩健發展,期交所於 107年推動重要業務概略如下:
一、新商品挹注市場成長動能
期交所近年來積極推動商品多元化,與國際市場接軌,陸續增加匯率類、國外股價指數類及商品類等商品, 107年持續循此策略推出新商品,包括於 1月22日上市英鎊兌美元期貨及澳幣兌美元期貨,使匯率類商品增至 8項;隨後再接再厲取得洲際交易所布蘭特指數授權後, 107年7月2日上市台版布蘭特原油期貨,使商品類商品增至 4項。相關匯率及商品類商品上市後同時於夜盤掛出,提供市場更多元化避險交易選擇。
二、交易制度調整,使交易更趨活絡
夜盤交易於106年5月15日上線後,隨國際股匯市波動趨大,運用夜盤避險交易者增多。為滿足交易人夜盤交易需求,期交所於 107 年7月2日及11月19日陸續將黃金類契約 (包括美元黃金期貨、臺幣黃金期貨及黃金選擇權3項商品)及電子期貨納入夜盤適用商品,使夜盤掛牌商品更加多元,目前夜盤可交易商品達 18項。
三、致力提升法人機構參與
為致力提升法人機構參與期貨市場,積極辦理法人培訓、研討會、協同期貨商向法人推廣及辦理交易獎勵活動,及舉辦第四屆「期貨鑽石獎」以促進法人運用期貨與選擇權進行避險及增益,近兩年新增大型銀行在內共 211家法人機構參與期貨市場,其中法人機構在交易匯率類、國外股價指數類等兩類商品,也有顯著成長,分別較 106年大幅成長32%及179%。
期交所偕同期貨公會積極爭取下,財政部於107年底取消股價類期貨交易稅率減半落日條款,並經行政院核定,自 108年1月1日起,股價類期貨交易稅率為 10萬分之2,為期貨市場提供良好發展環境。臺灣期貨市場在邁向下一個 20年之際,期交所於既有利基之上,將帶領臺灣期貨市場邁向下一個里程。展望 108年,預計推動重要業務包括:
一、商品面
有鑑於國人較熟悉指數類標的,期交所適時推出美國道瓊期貨,近年來美股波動趨大,交易熱絡, 107年交易量及日均量分別達146 萬6,111口及5,936口,較106年大幅成長263.73% 及138.59%。為滿足市場交易美股標的需求,期交所將再研議推出新臺幣計價美國那斯達克 100股價指數(Nasdaq-100) 期貨,以增進臺灣期貨市場新動能。
二、制度面
(一)交易制度:為強化期貨市場價格穩定功能並使期貨市場制度接軌國際,期交所分階段推出期貨市場動態價格穩定措施,第一階段為 107年1 月22日適用於臺股期貨及小型臺指期貨近月及次近月契約,第二階段於 107年11月19日擴及所有國內股價指數期貨,俾利推動第三階段適用於臺指選擇權。預計於 108年5月推動臺指選擇權動態價格穩定措施上線,並研議進一步擴及國外指數期貨。
(二)結算制度:
1.建置店頭衍生性商品集中結算機制:為提升我國店頭衍生性交易安全、效率及透明度並與國際監理制度接軌,主管機關積極推動期交法第 3條修正案,於 107年12月25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店頭衍生性商品集中結算法源建立後,期交所 108年將著手建置國內店頭衍生性商品集中結算機制,俾利市場參與者享有資本計提降低、簡化與交易對手結算程序、消除交易對手風險及提高保證金使用效率等優勢。
2.調整財務安全防衛資源支應順序:為使臺灣期貨市場財務安全防衛機制與國際接軌,吸引外資進入臺灣期貨市場交易,主管機關推動期交法第 49條修正案,於 107年12月25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期交所108年將調整臺灣期貨市場財務安全防衛資源支應順序。亦即當結算會員不履行結算交割義務時,於動用非違約結算會員交割結算基金前,先以賠償準備金承擔違約損失責任,以提高期交所擔負履約保證責任。
3.研議強化風險控管機制:為協助市場參與者了解各項商品契約及序列流動性,建立流動性資訊發布機制,自 107年12月28日先行發布臺指選擇權各序列流動性資訊,並於 108年2月11日收盤後發布資訊將擴及期貨契約及其他選擇權契約。同時,為強化風險控管安全機制,使各商品保證金更貼近市場波動,期交所正研議調整各商品風險涵蓋能力,以維持市場安全穩健發展。
三、資訊面
(一)規劃建置逐筆行情揭示服務:證券市場將於109年3月23日實施逐筆交易且行情揭示採用逐筆揭示,考量證券及期貨兩市場資訊是否對稱一致,並提升行情資訊透明度,期交所 108年將研議逐筆行情揭示服務。
(二)推動金融科技發展:配合主管機關推動金融資料開放及加速國內金融科技發展政策,期交所 108年將透過雲端服務進行AI應用,於期交所網站導入智能客服,針對使用者問題即時分析後導覽至適當頁面,提升期交所公司網站客服效率;另外期交所將持續提供期貨市場開放資料集,並配合制訂證券期貨領域之金融資料標準,同時將與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合作,提供交易資訊予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數位沙盒實驗室」專案使用。
四、持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
為響應政府號召金融業回饋社會公益,關懷社會弱勢族群,期交所持續以實際行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108年期交所將持續規劃「生活物資」、「醫療設備」、「教育補助」、「體育運動」、「藝文活動」、及「環保、賑災及配合政府其他慈善公益」等 6大面向公益活動,期望帶動更多企業共襄盛舉,以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國際金融市場瞬息萬變,交易人需要多元化避險交易管道,臺灣期貨市場成立至今,將持續打造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且公平、公正、公開交易環境,吸引各類交易人參與交易。展望未來,期交所將持續研發及改革商品及制度,期望 108年臺灣期貨市場再創佳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