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童惠珍「保護孩童不能只是口號 社會安全網絡亟需建立」
近日接連發生多起兒童受虐案件,不僅引起社會極大關注與動盪不安;但回顧過往,尤其自2012年台南湯姆熊悲劇後,諸多類似案件更是接續爆發。
對此立法委員童惠珍表示,由於臺灣長期以來並非聯合國會員國的關係,國內的兒童長久以來並未受到兒童權利公約的保障,直到103年馬政府通過了「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兒童權利公約始具有國內法的效力。而不可思議的是,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兒童少年受虐案件數量在106年竟多達4,135人,受虐致死人數更是高至27人之譜;107年截至第三季為止則有3,046名兒童及少年受到虐待,死亡人數雖略有下降,但仍有12名兒少因為受到虐待而死亡。
童惠珍委員強調,兒童少年虐待案件唯一可以接受的數字是零。臺灣社會自詡民主進步、熱情關懷;但實際上卻時常隱忍家庭暴力與虐待兒童是類事件發生。她舉美國社會為例,西方國家雖然非常注重隱私,絕不任意窺探他人生活,但面對疑似家庭暴力以及虐待兒少事件時,卻是非常熱心,不僅主動關懷亦會積極通報相關部門。另外政府機構的高度重視搭配密集訪查,實際上有效遏止虐童事件的發生。
童惠珍委員沉痛呼籲國人,臺灣社會居住密度極高,如果發揮社區裡守望相助以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良善精神,彼此多付出一些關注在周遭的孩童,相信不但可以大幅降低虐童案的發生,也能有效提升臺灣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
童惠珍委員最後提到,「孩子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句話不可以也不應該只是口號。目前國家對於兒童保護所盡的努力完全不足,政府應該要痛定思痛、徹底檢討,除了盡速檢討社會安全網絡並加強通報機制外,更應認真思考設立專職部會的可能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