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悼楊建先生

【數位網路報記者陳漢墀2/˙7台北報導】


圖(右起)楊建先生、女兒楊翠以及林瑞明教授,在臺文館的珍貴合影 (台文館提供)

  推動重要作家楊逵之文學價值重見𥌓光的楊建,於23日辭世享年84歲。曾受惠楊建先生捐贈大量楊逵文物的國立臺灣文學館,對此表示感謝與悼念。

  楊建生於1936年,是楊逵的次子、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之父、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深知歷史文獻保存的意義,因此,在1998年即大力支持文建會文資中心籌備處提出、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執行《楊逵全集》的編纂計畫,帶領全家族蒐集散落的手稿、文物等資料,提供全集之撰述參考。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全集出版後,他將該批文物全數捐給國立臺灣文學館,促成了「楊逵文物數位博物館」成為臺文館首批數位典藏博物館的資料。

  楊建無私捐贈文物,具有高度的視野。其實在南新化出生地已有「楊逵文學紀念館」之籌議,但他認為重要史料應由國家級設備典藏保管,以助研究、展覽與推廣,因此沒有私心地捐贈給國立臺灣文學館。而臺文館也回應楊建的心意,花費2年時間將楊逵手稿全數複製,提供紀念館展示之用,為中央與地方館舍資源共享做了重要示範。

  長年奔走在楊逵的生長地新化、奮鬥地高雄、中晚年生活地3座城市,勠力保存楊逵的歷史記憶,他很清楚,其所保存的不是楊逵單一作家的作品集,而是跨語兩個時代的人權史。楊逵與葉陶夫妻在那個時代留下的創傷,也在楊建的歲月裡烙下深刻的傷痕,因此承繼父母堅韌的意志,將這一切黑暗翻轉、攤開在陽光之下。

  楊建極盡所能地參與文化工作,總是活力無限。自大甲高工教職退休之後,經常自行駕車南來中往,對於訪問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位清瘦的長者,時而靦腆,時而開懷地笑、嚴肅地說,談楊逵的人道主義、葉陶的機智,談父母的社會運動。但他卻很少談論自己,不論是被時局壓迫的人生、困苦不自由的生活。他總是沉靜少語,並對身邊親近的人說:楊逵的文物是公共財,楊家樂於分享。國立臺灣文學館十分感念這位長者,誠如其父命名的願望,「重新建立和平快樂的新樂園」,楊建透過一生的努力,讓這個世代得以了解一段重要的臺灣歷史、文學意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