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毒品對青少年的危害

   【數位網路報記者陳漢墀8/12台北報導】  

毒品所引起的成癮性及濫用性,不但對社會造成危害,也會使個人的精神行為狀態改變。毒品成癮性顯現在生理與心理兩方面,生理上會使人產生依賴,停止使用會出現令人不舒服的戒斷症狀;使用毒品時產生的短暫欣快感,則會讓人心理方面上癮,再者越長時間的毒品使用,會加強成癮性、形成負向循環,使人更難以擺脫毒品。成癮者可能會為了取得毒品,以偷竊、搶劫、暴力等各種方式獲取金錢,進而造成對其他人的危害,尤其近年來新興毒品的濫用,有擴大且進入校園的趨勢,其危害需要大眾了解及警惕。

根據聯合國毒品及犯罪辦公室定義,新興毒品為「一種或是數種混合型的物質,它們非屬聯合國1961年及1971年麻醉藥品和精神作用物質管制公約中的物質,並且會造成公共衛生的威脅」,這些新出現的濫用藥物不同於傳統毒品使用靜脈注射或鼻腔吸入,大多是口服,且常被包裝成無害的外觀,例如咖啡包、茶包、糖果、果凍、巧克力等,搭配各種話術,降低年輕族群的戒心進而使用,例如「只是會high的咖啡/茶」、「是流行不是吸毒」、「一次不會上癮」、「驗尿驗不出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周奎伯指出,目前臺灣學生濫用藥物的案件中,以高中職最多、國中次之,但近年來大專院校學生的案件數也有上升傾向。根據2018年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顯示,19歲以下施用毒品種類,以K他命為最大宗。吸食K他命會除了會成癮、產生幻覺、使人注意力不集中之外,還會傷害膀胱黏膜,導致K他命膀胱炎,出現下腹痛、排尿不順和血尿症狀。反覆膀胱發炎可能導致膀胱纖維化,使膀胱喪失彈性導致容量變小造成頻尿,嚴重情況下不到半小時就需要上廁所,對往後的生活造成極大影響。

青少年毒品成癮的第二名為包裝成咖啡包或糖果的混和型毒品,藉由可愛、新潮的外包裝圖案創造流行感覺,配上便宜價格更容易吸引青少年使用。這類型毒品經常混和多種三、四級的新興毒品,有時也摻雜二級毒品,甚至加入藥性相反的毒品,例如中樞神經興奮劑和抑制劑混合,因而增加危險性。

周奎伯表示,毒品對青少年的影響除了短期危險之外,還有可能持續到成年之後。青少年時期的大腦尚未發育成熟,主管判斷能力和自制力的部位功能不完全,因此對毒品的抵抗力也較差,如果青少年在此時接觸成癮物質,會阻礙腦部的發展,進而影響成年後的行為模式。研究發現,這群人成年之後較難適應社會和承受壓力,對其他物質成癮的機會增加,並且收入較低、失業問題較多。

因此,為使青少年遠離毒品,建議保持健康生活,培養良好興趣及嗜好,假如遇到有人試圖引誘吸毒,要提高警覺盡快離開現場,切勿因好奇或迫於同儕壓力而嘗試,落入毒品成癮的惡性輪迴。如果不慎接觸到毒品,請不要遲疑立即尋求協助,24小時戒毒成功專線0800-770-885(請請你,幫幫我)可提供諮詢及相關服務轉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