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下的財經政策

(台北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與台灣競爭力論壇今(7)日下午在立院召開「金融資本主義的危機:金融海嘯下的財經政策」研討會。針對不斷發生的金融危機事件及全世界面臨次貸風暴的金融海嘯肆虐之下,台灣未來應如何自處?中國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強調:面對危機,我們應該先穩住再思考應如何救急。他表示:經濟不只是數字,更是信心問題,謀定而後動,否則將造成更大的遺憾。只要有信心,一定可以走出金融風暴,共建家園。

台大財金系教授沈中華指出:葛林斯班1998年曾說:美國實踐的資本主義才是最優秀的模式。當時他批評亞洲是裙帶資本主義、拉丁美洲是懶人資本主義而俄羅斯是流氓資本主義。但今日的風暴是由美國引起,倘若要把美國資本主義冠上兩個字,是該冠上貪婪還是傲慢?現在參眾議院或台灣同意政府介入股市救助,是擔心中小企業貸不到錢,這是所謂的社會主義觀念。資本主義出事,社會主義出手相救。相對地,社會主義失事,也是資本主義出來力挺,所以這兩者觀念是交錯夾雜。所以怎麼會有葛林斯班說,美國式資本主義是最好的?這個是大家要深思的。資本市場應該全面反省,此波禍源是投資銀行,但要投資銀行徹底消失,恐怕也不是容易的事,因為一旦景氣回到昇平世代,資本主義就會再抬頭,世人追求財富的貪婪就會再回來,投行將會換個模樣再回到市場資本市場。唯一解決辦法是金融監理與風險控管,投資銀行,新興金融商品也需要分類機制,才能徹底修正現有的亂象!

台灣競爭力論壇總召集人林建甫教授表示: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從2007年底開始爆發,今年年中,次級房貸問題蔓延到整個金融經濟體系。房利美及房地美產生信用貸款危機之後,聯邦政府接管房利美及房地美、雷曼兄弟公司破產、保險巨擘AIG爆發營運危機,並連帶使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投資銀行準備轉型為商業銀行。美國政府最後通過提供7000億美元向美國金融機構收購劣質抵押貸款相關資產,以穩住整體經濟情況,避免擴大成為世界性金融災難。這樣的結果讓人不禁質疑,西方資本主義出了問題,才產生金融海嘯。台灣財經政策應小心應付金融海嘯的肆虐。

銘傳大學財金系教授盧陽正表示:各國央行聯手干預資金乃是非常時期有的非常手段,相信穩定信心是讓我們在風暴中找到金融重建的路。此波金融風暴的形成是投資銀行財務槓桿做得太大。當年亞洲金融風暴時,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財務槓桿高達五十七倍。現在倒掉的雷曼兄弟,美國的這些大投行也都有二、三十倍,風險太高了。
面對這一波危機,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認為聯準會的利率有可能調降到1%或1%以下。他表示,我們應思考如何建立防火牆機制,短期作法是穩定情勢,這是美國通過紓困案的原因。未來應考慮確保銀行的正常運作,不是不要讓CEO領這麼多的薪水,也不是限制銀行經營的內容,而是競爭跟風險控管,如何去改變銀行的生態,改變它操作的模式,是以後的重點。

南山人壽通訊處經理劉邦寧表示:南山人壽的營運非常的正常,我們也要求金管會主動來做業務及資產的了解。檢查結果,也都沒有問題。南山人壽的保險近年能三連霸是因為,理賠最快,服務最好,素質最高,及財務安全度最高。所以保險本身雖有安定基金,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沒有動用過。南山人壽的CEO也沒有黃金降落傘,反而只有像我大量投資自己公司的股票及債券。因為我們對南山人壽很有信心。

立法委員蔡正元指出:金融風暴的理論,第一個就是貪婪理論,因為CEO太貪婪,所以被處罰了,導致公司被賣掉。但是從資料上來看,美林的老闆,個人股票賠了一百億,雷曼兄弟的CEO賠了兩百億,所以可以證明貪婪理論不合理。第二個理論,資本主義的末日,中共最喜歡這個,但是這個是錯的,因為其他資本主義的產業沒有崩盤。第三種叫做石油理論,我個人相信這個比較可靠。也就是油價的效應牽動金融的崩潰。

在政府的因應對策方面,經建會經研處處長洪瑞彬提出兩個方向:1. 短期安定民眾信心,維持金融穩定。2. 長期鞏固經濟發展的基礎。短期內受國際大環境不佳影響,政策成效雖不明顯,但長期而言,政府積極推行中的「因應景氣振興經濟方案」、「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擴大大陸人士來台觀光專案」等方案,應可發揮鞏固經濟長期發展基礎的預期效益。他更表示,現在的金融風暴是全球化的代價之一,台灣早期的經濟發展仰賴很多經建規劃。台灣在1984 年俞國華就任行政院長之後,才進入比較自由的市場。現在政府手頭的工具,比以前是少掉了很多,面對全球化,問題又複雜很多。所以現在官員都很辛苦。但是政府有信心,未來財經政策能做適度的搭配,指引台灣安然渡過這一波的金融風暴。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