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吶喊:我要有尊嚴的工作

--原住民立即就業政策要等多久?
(本報訊)跳票的633政見,讓失業率截至去年底突破5%大關,首度來到5.03%,今年3月更飆升至5.81%,政府為此祭出了「97年短期促進就業措施」、「98-101年促進就業方案」、「立即上工計畫」、「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等方案,希望透過國家內需市場的擴大,提振經濟景氣,促進就業。近來,更大肆辦了北中南東四場大型就業博覽會,號稱將提供8.4萬個職缺;然而,其中的媒合率能有多少令人質疑,此外,政府針對長期以來一直居於就業市場弱勢的原住民的就業問題,就業政策何在?
因先天語言文化的不同,在漢文化主流優勢下,原住民競爭實力相對較弱,即便原住民工作權保障法於2001年10月立法通過實施,提供原住民在工作權上之法律基礎保障,然於此整體社會經濟的不景氣之際,百業蕭條,產業與廠區外移,營造業薪資降低,造成絕大部份在工廠與建築工地工作的原住民失業或是收入無法維持家庭生計。新事社會服務中心長期以來服務許多原住民,卻發現,在這一兩年的經濟風暴下,最先被資遣的往往是原本就不易就業的族群,原住民正是其中之一。就「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而言,馬政府預期光2009年一年就能創造19至22萬工作機會,其中關於公共工程相關計畫就可創造12-15萬工作機會。倘若依據原民會2007年的調查,原住民大多從事「營造業」,試問政府,檢視該方案的原住民就業保障數據何在?
近來媒體指出沒有勞工願意從事辛苦的公共工程工作,但是我們透過實務經驗卻看到,失業的原住民回流家鄉依附鄉親度日子,而沒有公共工程的工作機會。近來有一則新聞更能全然突顯失業原住民的經濟困境,因為沒有經濟來源,只好至海邊撿拾海菜,但卻不幸溺斃。我們能否為原住民就業更積極做些什麼,以停止悲劇再度發生?
目前原住民就業上遇到的問題,不外乎以下幾項:
一、高失業率:景氣低迷,弱勢原住民就業更困難
截至2008年12月底,原住民失業率高達7.93%,相較於去年同期全國平均失業率5.03%,原住民失業率已高出2.9%,在當前失業率已高達5.81%的情況下,原住民失業率恐怕將突破10%,使原本在就業市場處於弱勢的原住民更處於雪上加霜的困境。
二、低薪資:原住民薪資外勞化
為了保障本國勞工工作機會,因此重大工程削減外勞人數,但為了節省成本,薪資一降再降,原住民從事最多的重大工程工作,薪資從去年將近40,000元降至目前僅存25,000元水平,外勞化的薪資如何提供原住民維持生活?廠商刻意壓低薪資造成招募不到本勞的假象是否會成為再次引進外勞的手法?
三、低勞動條件:層層轉包,沒有勞保
為了減少成本,許多工程透過層層轉包的方式轉給下游包商,規避替勞工投保勞健保與就保之責任,一旦發生職災或是遭遇資遣將連基本的保障也沒有;更由於無法出示非自願離職證明,連參與當前的立即上工計畫的機會都沒有。
四、低保障:工作不穩定,缺乏長期穩定的僱用關係
原住民工作最大比例為從事營造業工程,從事非技術工及體力工者更佔原住民就業比例的21.1%,這類工作的特徵為有工期限制,短期工臨時工多,無法提供原住民長期穩定的工作。
短期即興式的就業政策對於高失業率不可能有「立即」的改善,原本就業就不易的原住民又該如何在紊亂、空洞的就業政策中得到些許經濟狀況的改善呢?原住民族需要的絕對不是空洞的就業政策,對此,我們提出下列訴求:
通盤整體的原住民就業政策規劃
原住民定額進用的確切執行
原住民薪資的保障
提供長期穩定的工作機會
勞保全面的強制纳保
黃淑英委員與天主教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共同呼籲政府應針對原住民族失業問題,召開全國性專案會議,儘速提出解決方案,還給原住民一個「有尊嚴、有保障」的工作!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旗証券徐恭穎,罰停業3個月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