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倪敏然的死之後

廣電基金、健康人生聯盟新聞稿2005.05.10

連日來藝人倪敏然自縊的相關新聞佔據了新聞報導相當大的篇幅,切入點充滿臆測與扒糞式的八卦,至今沒有停歇的跡象,針對此一亂象,廣電基金與健康人生聯盟於5月10日共同舉辦「在倪敏然的死之後」記者會,從媒體觀察、自殺防治與危機處理角度,嚴正呼籲媒體秉持專業良知,善盡社會責任,還給大眾一個健康的社會與健康的人生。

健康人生聯盟秘書長呂淑妤指出近來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有六大亂象,包括:(一)報導災難化:如九二一地震般,二十四小時重複播放,賺人熱淚。(二)媒體偵探化:如柯南與福爾摩斯般抽絲剝繭,釐清案情,對於案發地點、使用工具以及現場遺留證物之敘述更是鉅細靡遺。(三)重點八卦化:將整個事件起因導向緋聞八卦,並以媒體連續劇方式,將所有關係人及其家屬高度曝光,毫無隱私。(四)內容靈異化:怪力亂神之說,從四面佛、下蠱、觀落陰到桃花劫等,各種爆料更是推陳出新。(五)悲劇光榮化:榮獲「綜藝祖師爺」封號,促成演藝圈大團結,且重量級政治人物紛紛前往弔唁。傳說五月十二日的告別式將耗資兩千萬元,未來要設立的「七先生紀念館」也已經開始動工。(六)疾病流行化:民眾開始恐慌全台流行憂鬱症,並擔心未來會因自殺模仿效應而掀起自殺潮。

呂淑妤也依據Stack博士有關「媒體報導是自殺的危險因子之一」的論文指出:真實的自殺故事比小說戲劇中的自殺故事多4.03倍的機會產生自殺模仿效應;而有關影劇界或政治界的偶像型人物自殺事件的報導,比一般人自殺事件引發自殺模仿效應的可能性大14.3倍,該論文發表於2003年4月份的流行病學與社區衛生期刊(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April 2003)。呂淑妤指出美國衛生署長於1999年提出國家級的自殺防治行動計畫,受到媒體大幅報導,希望落實「防止自殺人人有責」的理想。而美國疾病管制局為了減少所謂的「與媒體相關的自殺傳染」(media-related suicide contagion)現象,也曾經提出七大項可能會引發自殺行為傳染的媒體報導內容類型。(一)簡化自殺的原因:自殺絕非單一原因或事件的結果,媒體應謹慎解釋引發自殺的近因並非唯一的原因。(二)重複的持續或過度報導自殺的新聞:過度惹人注目的報導可能會促進或維持有自殺傾向者之自殺企圖。(三)提供聳動的自殺新聞報導:應避免使用與自殺事件有關的照片,例如葬禮、自殺者的臥房、自殺發生的地點等。(四)報導如何自殺的方法:詳細敘述自殺的方法將可能引發自殺的模仿行為。(五)呈現自殺為完成某種目的之工具:應避免將自殺報導為解決個人問題(例如:失戀或財務危機)的有效策略,或是理所當然的反應。(六)將自殺行為及自殺者美化或光榮化:避免將自殺事件塑造成英雄化的悲劇,或是浪漫化;尤其當事者是娛樂圈名人時。(七)將焦點集中在完成自殺者的正面特質:如果自殺者的問題並未被陳述,而代之以親友對自殺者正面特質的敘述,可能對有自殺傾向者造成鼓勵與吸引,特別是那些缺乏被讚賞者。因此,呂淑妤秘書長鄭重呼籲「解鈴還須繫鈴人」,期盼媒體在後續報導能加強自殺防治的教育(例如:認識自殺徵兆、自殺迷思、求助方式,以及加強社會關懷),避免更多悲劇發生。

廣電基金執行長林育卉公佈5月1至8日廣電基金整理各電視台晚間7至8點新聞中對倪敏然新聞報導的比例發現,中天新聞台5月1日(51.7﹪)及5月5日(48.3﹪)高居第一及第二位,TVBS-N 5月4日(40﹪)名列第三。另外,各電視台部分內容涉及觀落陰、拜四面佛、招魂、附身等不當內容,廣電基金已側錄向新聞局提出檢舉。對於媒體嚴重缺乏同理心及尊重他人感受林育卉甚表遺憾,並建議新聞局及衛生署應就媒體報導不當部分嚴加懲罰。林育卉另表示,日昨前往弔唁倪敏然,看見慈恩園現場一線記者蹲點疲態,令人同情,並強烈呼籲媒體主管要多體諒記者的辛勞,要重視媒體自律,要重視閱聽人對自殺新聞的不耐感受,勿助長社會不安。

生命線輔導理事長黃信平指出,根據統計台灣自殺事件每年約3萬2千件左右,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時畫面應以馬賽克處理,同時要多加2-3分鐘正面教育的宣導,以減少自殺個案及降低自殺率。

臨床心理學會秘書長許文耀指出,要有效防止自殺事件的層出不窮,社會大眾要有同理心,先從個人的同情與關切做起,加強人與人之間親密的網絡,使社會不再疏離與冷漠。

健康人生聯盟召集人張玨表示,衛生署過去幾年的努力應公諸社會大眾,對自殺防治效果應做徹底檢視。另外,張玨也提出公共衛生三段五級的預防工作,提供衛生單位執行參考:

第一段:1.身心健康促進增強保健能力與資源。

2.預防疾病特殊保護

第二段:3.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與適當治療和處理

第三段:4持續治療、積極身心復健、限制殘障。

5回歸社區、社區(家庭、職場、學校)復健、身心健康促進。

心理健康促進是自殺防治的基礎:

健康促進:有哪些瞭解自我、瞭解情緒變化、可以如何照顧自我的資源

預防行動:社區或家庭相關身心健康促進的資源有多少

早期發現:我們有哪些瞭解可以自助助人? 例如自殺徵兆?

早期診斷:醫療專業有哪些診斷?心理、諮商、社工、護理等專業,家人朋友可以有哪些線索,知道有問題,或是呼救訊號?

早期治療:去找尋各種專家,都用了哪些方法?哪些有效?哪些不適合?都需要與當事人討論,才有更多瞭解。

復健回歸社區:在社區中,包括家庭、學校、職場、及其他公共場所如餐廳等,也都需瞭解,如何接納與協助。

本次座談會主持人為廣電基金執行長林育卉,與會來賓包括:健康人生聯盟秘書長呂淑妤、生命線理事長黃信平、臨床心理學會秘書長許文耀、健康人生聯盟召集人張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旗証券徐恭穎,罰停業3個月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