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總:實踐租稅正義 社會保險保費免納所得稅

       【數位網路路報記者陳漢墀5/27台北報

      適值五月報稅季最後一周,面對「萬物皆漲,薪水不漲」的大通膨時代,若能減輕受薪階級稅賦負擔,亦能稍稍緩解經濟壓力。依現行《所得稅法》相關規定,年金制度第二層之「職業年金」,包括勞退、私校退撫、公教退撫的提繳費用均免納入所得繳稅,但屬於第一層的社會保險,無論勞保、公保、軍保,所繳之保險費則須與商業保險分攤24,000元的列舉扣除額。強制繳納之社會保險與自主購買之商業保險性質不同,稅制上顯不宜做相同處理。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全金)與台北市產業總工會(北市產總)共同呼籲行政部門與朝野黨團,盡快研擬修改《所得稅法》,讓所有民眾於今年度所繳納之社會保險保費,可於明年度申報所得稅時扣除,以完善稅制、實踐租稅正義。

全教總:社會安全制度年金,稅制應有一致性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全教總經過長久努力,終於在第10屆朝野立委的支持下,於110年通過「軍公教在職提撥退撫免稅」,達成全體受雇者第二層「職業年金」稅制一致。全教總進一步研究稅制後發現,屬於第一層的基礎年金,也就是強制受雇者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用,卻仍須計入薪資所得。然而,第一層的基礎年金和第二層的職業年金,同樣是國家建立集體社會安全制度的一環,提撥費用係直接從薪資中扣除,非屬自由運用之財產,和第三層的商業保險概念完全不同,在稅制上亦應有一致性。

全金聯:各項保費均增加,列舉扣除額應修改

    全金聯理事長鍾馥吉表示,若以民國97年與113年的勞保保費勞工自負額做比較,會發現保費早已翻倍。此外,近年來人身保險費用不斷提高,以平準型終身壽險100萬為例,保費平均漲幅125%以上,如果再加上實支實付健康險、意外險等,全家人保費支出對勞工來說將是一大負擔。列舉扣除保險費上限24,000元已經至少30年未修正。鍾理事長認為,在商業保險費及勞工自付勞保費用均增加,勞保費用列舉將排擠商業保險,且節稅效果已大不如前,有修改必要。

北市產總:薪資所得不該被扣費又扣稅

    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邱奕淦要求賴清德總統兌現「加薪、減稅、少負擔」的選前承諾,實現社會公平。現行稅制下,受薪階級要繳的稅幾乎一塊錢都跑不掉,勞保保費納入2.4萬的列舉扣除額,受到商業保險排擠,實際上沒有免稅效果。對勞工而言,等於一筆辛苦的薪資所得,要被扣費又扣稅,活活被剝兩層皮。修法直接使勞保保費免納所得稅,對生活負擔沉重的勞工可有感免稅,同時亦有間接加薪的效果。

    立法委員賴士葆認為現行的《所得稅法》明顯不符比例原則,民眾是依國家訂定的法律規定繳付保險費,和商業保險保費性質不同,一起納入列舉扣除額顯然有失公允。賴委員表示賦稅政策本應時俱進,體恤基層勞工辛勞,減輕民眾租稅負擔。他提出的《所得稅法》修正草案目前已經完成一讀,未來會積極取得其他黨團支持,讓民眾明年就可以享受到免稅優惠。

    劉建國委員表示,近年來受僱人員報酬GDP佔比不斷下探,台灣貧富差距日益嚴峻,過去在朝野委員共同推動下,目前職業年金之保費已可免稅,作為社會保險性質的公保、勞保保費,更應自個人所得中扣除,不應與自購之商業保險共同分攤每年24000元的列舉扣除額,才能真正減輕薪資階級負擔,落實租稅正義。

    全教總、全金聯及北市產總分別代表不同產業別的勞工,共同向剛就任的賴政府以及朝野黨團喊話,從110年到112年,政府超徵稅收金額總計約1.3兆元,各界已出現要求檢討稅制的聲浪,應從社會保險免納所得稅開始,率先為全體受雇者射出租稅正義的第一箭。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