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力立院黨團呼籲:打疫苗順序 ,應專業、超然、公開、透明

    --數位網路報記者陳漢墀6/23台北報導】  

自五月中爆發武漢肺炎本土疫情以來,疫苗作為戰略物資、稀缺資源,但疫苗接種又是防疫作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哪些類別的人應列為疫苗優先施打對象,從考慮病毒特性、群體接觸密集度到感染風險高低(例如無法避免群聚的國軍、監獄),是非常專業、複雜的。而負責疫苗政策的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了許多專家學者,其使命是作為在防疫指揮中心背後的諮詢角色,給予決策者最專業、超然的建議。

#ACIP與接種優先順序調整的脈絡

但我們從ACIP網站上公開的會議紀錄,可以發現,至今僅開過4次會議,對比指揮中心歷次的優先接種對象順序的調整:

1. 2020年7月6日ACIP紀錄→首次公布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

2. 2021年2月8日ACIP紀錄→第一次調整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

3. 2021年3月19日ACIP紀錄→無調整疫苗接種優先順序

4. 2021年6月9日指揮中心公布→第二次調整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

5. 2021年6月20日ACIP紀錄→第三次調整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

6. 2021年6月22日→上午蘇貞昌院長拍板定案「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及高風險接種人員等專案對象」的接種對象內容、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正式公布。

#究竟誰是疫苗施打順序決策者

從上述幾次的調整,可以看到3月19日、6月9日、6月22日的變更、調整內容,沒有ACIP的角色存在。而指揮中心的解釋是ACIP下的covid-19疫苗工作小組(3位ACIP委員加上4位疫苗與流行病學專家組成)會提出建議,指揮中心先採納,再交由ACIP追認。

指揮中心更表示,ACIP的性質只是建議,仍需要由院內(行政院)拍板,再行發布。

但是,重要的問題是:究竟疫苗施打順序由誰決定?

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實施辦法》規定,防疫資源的統籌整合是指揮中心的重要任務之一,而指揮官並得指示各級政府機關徵調、徵用及整合相關機關(構)的資源、設備或人力。

因此,從法規上,指揮中心及指揮官應才是疫苗政策上做出決策的人。昨日上午蘇貞昌院長的拍板定案,等於是在架空指揮中心。而指揮中心的「需要由院內拍板說」,更是遺忘自己的法定職責。

#疫苗施打政策未公開透明

#國人相對剝奪感更嚴重

若以英美為例,無論是英國的JCVI或美國的ACIP,這些相近功能任務的委員會,在章程及組成人員、利益迴避規範、議程、會議資料、所審酌的科學證據及會議紀錄,均公開於網站上。甚至連會議過程在網路上對公眾公開,還有開放一名民眾或消費者代表能夠參與會議,呈現一般民眾可能有的觀點。

然而,我國的疫苗施打決策,在沒有完整、公開、透明的會議記錄讓國人可供查閱的情況,也沒有公民參與的制度,加上疫苗分配及特權施打問題,反而更造成國人感受到的相對剝奪感,變得更嚴重。

一再爆發的各種特權施打情形、看不到調整討論依據紀錄的任意調動次序甚至取消次序、地方政府自行認定或擴大解釋某些優先施打對象的範圍,每一事件的發生,就再一次加深國人面對疫情的憂慮所產生的疫苗相對剝奪感。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呼籲指揮中心應公開、透明所有討論的會議紀錄,學習並落實歐美制度,開放非專家的民眾參與,讓整體疫苗政策確保真正更需要的人,可以在有限的疫苗資源下,能夠有次序的優先接種疫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