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網路路報記者陳漢墀12/14台北報導】
簡中生以出獄後的生命挫折為例 呼籲人權自由的可貴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於12月12日至13日前進彰化溪湖高中,以「白恐綠島」和「白恐文學」作為主題,滿載《火燒島流麻溝十五號》、《白色記憶》、《走過長夜》等人權議題選書,13日並舉辦真人圖書館講座,邀請白色恐怖受難者簡中生前輩,分享他的白色恐怖經歷及出獄後屢遭挫折的生命故事,引領師生們認識課本以外的白恐歷史,反思人權的珍貴。
簡中生,1947年生,南投人,1963年從員林實驗中學畢業後,考取高雄水產學校,因而結識黃建榮。1966年正值高二的簡中生遭指控涉與他人合謀策劃臺獨運動(「黃建榮等叛亂案」),1967年被羅織罪名,以「預備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判處有期徒刑7年,輾轉囚禁於青島東路看守所、新店軍人監獄、景美看守所,1972年移監綠島感訓監獄,至1974年刑滿出獄。
演講中,簡中生前輩分享他從景美看守所移監綠島感訓監獄的緣由。當時他在景美看守所擔任外役工作,常需與蔡財源前輩一起將衣服送出監獄外,蔡財源前輩因而藉此機會,將陳中統醫師所記錄的四百多位政治犯名單帶出並輾轉傳遞到海外,成為日後國際特赦組織救援臺灣政治犯的依據。這件事情被發現後,包含簡中生前輩在內,許多政治犯因此受到牽連,一群人在1972年被移監到綠島感訓監獄。
簡中生前輩回憶,當時綠島因為地處偏遠且物資缺乏,「若是生病就是死路一條」,所以大家總是互相打氣,時刻不停地提醒彼此要健康才能活著回家。當時擔任福利社外役的簡前輩,曾親眼目睹被二度監禁的柯旗化,因刑期屆滿卻遭無故延長監禁的那份鬱悶難解,以及存在體制中的不法暴力,並成為簡前輩心中難以抹滅的芥蒂。
簡中生前輩在1974年服滿刑期回到臺灣,但作為政治犯的人生,卻沒有就此結束。當時政府仍然持續監視他,時常以調查之名進行騷擾,致使他無法安心工作、必須改換工作。輾轉經歷許多不同的工作後,如今簡前輩與妻子在員林租借一塊小田地默默耕耘,過著歷經劫難後寧靜的人生。簡前輩說,妻子的支持是他得以走過痛苦歲月的動力來源。因此,在人權活動和相關講座,都能看見夫妻倆聯袂出席,為的就是要傳播這段不為大眾知曉的歷史,提醒年青世代勿忘這段錯誤的歷史。
人權館期許透過真人圖書講座,讓學生聆聽到真實的生命故事,了解白色恐怖的歷史不僅屬於受難者個人,更是全體社會的集體記憶,並藉由直面被塵封遺忘的過去,了解自由與人權的可貴;人權館並將持續透過多元的教育推廣活動,為年輕世代種下關注人權的種子,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