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信良、鄭文燦、莊秀美等參加「中壢事件40周年」研討會

數位網路記者陳漢墀台北報導/ 2017,11,21

中壢事件研討會「從民進黨成立到突破黑名單」 鄭市長:創造新「桃園認同」,奠定持續進步的基礎 
   
 桃園市長鄭文燦(19)日下午前往中壢藝術館,出席中壢事件研討會「從民進黨成立到突破黑名單」,鄭市長表示,「中壢事件」具有多重意義,包含選舉運動、群眾運動及政治思想意義,期許透過研討會,讓更多年輕人對民主化進程有更深的認知;「桃園在進步,不走回頭路」,從文化角度,更細緻地處理族群議題,將多元族群當作資產,創造新的「桃園認同」,奠定桃園進步的基礎。 
  
 鄭市長表示,40年前許信良當選桃園縣長時,當時還有4位縣市長(桃園縣、台中市、台南市、高雄縣)、21席省議員,以及台北市、高雄市議員也很多黨外人士當選。「中壢事件」是台灣民主歷程的分水嶺,奠定「美麗島事件」以及民主的基礎;假設沒有「中壢事件」就沒有「美麗島事件」;「中壢事件」挑戰國民黨的權威,是台灣民主化的分水嶺,讓更多人意識到群眾運動、選舉運動,有可能改變台灣、帶來民主,因此,當時選舉的意義是「把民主的窗戶打開」。 
  
 鄭市長說,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想像鎮暴警察以及對峙情景,在日本殖民統治時代,是「警察國家」;國民黨威權時代下,警察則是執行政策的工具;民主化後,警察變成「人民的保母」,嚴守「政治中立原則」,不會干涉人民的言論自由,甚至必須保護集會遊行的安全,中壢分局的外觀雖沒改變,但是警員的思想已經改變。此外,市府正在進行修復、活化中壢分局旁的日式警察宿舍群,將設置「中壢事件紀念館」,陳設「中壢事件」以及台灣民主化的歷史資料。 
  
 鄭市長認為,對桃園或台灣來說,「中壢事件」應被更加地理解,期盼透過影像展與研討會,讓更多民眾對「中壢事件」的認知,也讓更多年輕人對民主化歷程與歷史有更多了解;雖然目前針對黨外運動的歷史還有很多複雜的辯論,但「中壢事件」具有多重意義,它讓渙散的黨外抗議形成了集體標誌,具有選舉運動、群眾運動及政治思想上的意義。 
  
 鄭市長指出,「中壢事件」發生在傳統農業社會,當時國民黨以派系控制農村,農村是國民的選舉的基礎;前縣長許信良參加桃園縣長選舉時,發揮選舉運動的魅力,也展現現實政治的能力,以政治理念感動民眾,並提出照顧農民的訴求,如農民保險等福利,慢慢改變農村對黨外運動的看法。 
  
 鄭市長又說,人們對前縣長許信良的看法約略可分為2種,一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另一種是「善於計謀的大謀略家」;樂觀主義者的說法為對人民有信心,而大謀略家則是相信人民的力量會覺醒,因為有這份相信,才能在困難的情況下找出最好的策略,讓小市民、農民甚至知識份子願意選擇非國民黨候選人,這是很大的轉變;他認為,前縣長許信良具有政治智慧,是兼具2種特質。  
  
 鄭市長還說,前縣長許信良深知道社會不平的原因,也有一顆悲憫的心,他認為應該給予農民保險,也應該給予失業者救濟金以及年輕人教育及生育補助;但由於許前縣長同時也是政黨領袖,在許多複雜的歷史決斷時看,看起來謀略比較多;因此,他認為許前縣長屬於思想上左派、行動上右派。 
  
 鄭市長回憶,在參選桃園縣市首長時,也曾向前縣長許信良討教,當時許前縣長指出,在少子化的趨勢下,現今台灣年輕人面對貧富不均、工作貧窮化及成家立業的困難時,政府有責任給予幫助;因此,市府推出生育津貼及育兒津貼,讓年輕人「甜蜜多一點、負擔少一點」。 
  
 鄭市長也表示,今日的研討會討論範圍從「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到「桃園機場事件」,探討歷史的目的並非污名化,而是期盼從民主歷程中汲取教訓;桃園新一代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將多元族群當作資產,期望提高「桃園認同」,未來執政也將會更加穩定。 
  
 鄭市長以在桃園的馬祖鄉親為例,連江縣僅有1萬2,000人,常住人口低於8,000名,但在桃園的馬祖鄉親約5萬人;新市府上任後,將馬祖重要的「媽祖昇天祭」移至桃園舉辦,也以馬祖閩東建築方式修復重要信仰廟宇「龍山寺」,並在桃園開設馬祖母語班,更讓馬祖二代在寒暑假時參與馬祖體驗營,也舉辦「馬祖文化美食節」,讓馬祖人成為桃園的一部分。 
  
 鄭市長也指出,市府重新定位客家文化傳統,以「硬頸精神」為例,客家人在許多台灣歷史的關鍵時刻都會挺身而出,在1895年的「乙未保台抗爭」,客家義民軍一路從桃園、新竹、苗栗到彰化八卦山抵抗日軍,客家人對鄉土強烈的情感,讓他們願意犧牲;「義民爺」是一群無名英雄,「義民精神」就是反抗的精神,代表客家人對土地的深厚感情、勇於犧牲精神。客家代表性人物如魏廷朝、鐘肇政等,從未屈服於威權下,客家傳統應該被視作對於土地的情感,「中壢事件」也讓更多人看到客家的能量。 
  
 鄭市長更以「去蔣」議題為例,眷村國宅內的蔣介石銅像,這是眷村時代記憶的一部份;在校園的銅像,在進行空間改造時也會自然地遷走,以較為務實、和緩的方式讓過去走入歷史,因此,「兩蔣文化園區」內的銅像有各種樣態的姿勢,當銅像脫離崇拜氛圍成為裝置藝術時,就失去政治上獨裁的味道;民主反對獨裁或個人崇拜,但是蔣介石銅像是榮家生命的一環,是重要的圖騰與象徵,必須尊重歷史記憶及政治情感。 
  
 今日包括前桃園縣長許信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張鐵志、前立法委員林濁水、市府文化局長莊秀美均一同出席。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