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與新聞/胡宗駒(前中央社美國特派員)

面對著媒體轉型時代來臨,各式各樣的新聞機構毫不隱諱地表達對閱聽大眾群的重視,也莫不施展一切可能的方法來建立及維護自己的讀者或觀眾,但卻沒有想到竟有媒體以咖啡來吸引它的讀者群。

新聞咖啡店 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像許多報業一樣,加拿大溫尼派克市 (Winnipeg)的《溫尼派克自由新聞報》(Winnipeg Free Press)幾年前隨著一股潮流,也把報社遷到了市郊,可是它於今年3 月作了一項新決定,在溫尼派克市舊城中心的文藝區 Exchange district 開設了一家新聞咖啡店 (news cafe),作為該報與讀者,以及社區民眾交流的平台。

  該報專欄作家賴特 (Dan Lett) 說,這家咖啡店就彷彿就是該報新聞部門 (newsroom)的擴大或延伸,讓這家報紙重新 “現身”於那個充塞著藝廊、餐館、設計精品店和新興媒體的城中區,拉近了它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這家咖啡店開張以來,幾乎天天都可見到一群新聞記者在那兒製作準備在該報網站上發布的新聞映像帶,也能看到該報記者與編輯們舉行會議,討論重要採訪計畫,而該報其他新聞編採人員也常輪流到那兒工作。

  咖啡店的眾多常客去那兒喝咖啡、吃午餐,跟記者聊天,另有一些人則純然是去那兒享受氣氛,從咖啡店的落地大玻璃窗觀賞 Exchange district 的街景,或者去那兒休息一會,看看電視上的一些重要新聞。

報業與社區民眾的交流新平台
  除了咖啡之外,這家咖啡店每週至少舉辦一項活動,譬如說,在省政公職人員大選期間,它會主辦一些市民大會 (town hall meetings),邀請參選政治人物出席,讓社區民眾可以親自與那些候選人交談,問一些問題,或者透過網路連線進行現場溝通。

  公共教育也是這家咖啡店的主要活動項目之一,在很快的未來,該報將在咖啡店裡開課,課程著重部落格寫作、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設計、電視影片製作和新聞法規等。賴特說,假如想自己擁有一個部落格,寫些報導或評論之類的東西,對新聞法規有所瞭解,就可避免不慎被控誹謗,賠掉了自己的房子。

  對於那些有興趣自己動手錄製影帶的民眾來說,這家咖啡店可提供設備,並教他們如何使用;自由新聞報甚至在它的網路上創造了一塊空間,讓公民記者 (citizen journalists) 發表他們的新聞報導。 The Winnipeg Foundation� 和� The John S. and James L. Knight Foundation這兩個基金會已決定拿出 40萬美元執行一項新計畫,在這家咖啡店裡培訓公民記者,最終的目標是讓這家咖啡店成為社區新聞中心。

期望更多讀者參與 找出報業新出路
  GigaOm.com 資深記者殷格藍 (Mathew Ingram)說,許多擁有部落格,想成為作家或記者的民眾可以在那家咖啡店裡實現他們原本難以達成的願望。這個網站專門報導商業與技術資訊。殷格藍表示,在那家咖啡店裡可以學到很多新聞專業技巧,有志成為記者的人可以省掉唸新聞學院三年的時光。

  當然,賴特說,自由新聞報的最終目標並不是要藉培訓讀者來取代該報現有專職記者,它只是希望讓它的讀者參與,就當天的新聞作討論,找出改進的地方。

  他說,幾乎有一段時期,報業被貼上了沒有前途的標籤,新聞從業人員因覺得他們所做的事沒有受到重視而抱怨,但報業與其哀怨,毋寧積極創新,開發新的出路,而社會媒體(social media)也許是一條成功的途徑。

老工廠變成咖啡屋 填補報紙與讀者的空隙
  《溫尼派克自由新聞報》並不是第一家開設咖啡店的報紙,早在 2010 年12月,康涅狄克州託林頓市的《選民報》� (Register Citizen of Torrington, Connecticut)就已把該市的一個老工廠改建為一家咖啡屋。該報副總編輯奧爾笙 (Emily Olson)說,反正《選民報》需要一個新家,正好搬到一處 ”可見度”比較高的地方。

  奧爾笙說,該報開設咖啡店是為了填補當時報紙與讀者間的間隙,或者說是拉近”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差距。這家咖啡店也是一所社區新聞學校,排有許多課程,包括教民眾寫發布新聞的新聞稿,如何運用社會媒體等,對於偏好數位資訊的年輕一代 來說,這是基本要件。

  這家咖啡店也是該報的資料室或檔案室,途經該處的民眾不消勞煩店員,即可自己動手查閱許多年前的陳舊資料,或追溯到該報 1800年代的報紙原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