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池文教基金會《遷台歷史記憶庫》與時間賽跑

數位網路記者陳漢新墀台北報導/ 2018,5,16

馬英九、許水德呼籲搶救凋零歷史記憶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515日下午於西門紅樓發佈「遷台歷史記憶庫」搶救計畫,前總統馬英九、前考試院長許水德、前新聞局長趙怡等嘉賓親蒞現場支持,與參與受訪的見證者共同籲珍視兩岸歷史記憶、勿隨時間淡忘而消逝

《遷台歷史記憶庫》搶救計畫以口述歷史影像紀錄尋訪遷台一代、二代、三代以及早期遷徙來台的閩南人、客家人後代的生命故事及文物檔案期能為大時代留下歷史見證前總統馬英九深表支持,並於致詞時建議,應把1949年以前就來台灣建設的遷台人物記憶一併納入,他們有的來修復電力系統、有的來教書、有的來修路,這批人對台灣有極大貢獻,不能被忽略。

前考試院長許水德對於基金會的「遷台歷史記憶庫」搶救計畫感觸良多,憶及1946在左營時,到火車站接大陸遷臺的官兵,對於穿草鞋、卻以鉛塊綁腿的遷台軍人印象深刻,他於致詞時表示:「希望大家把歷史記憶留下來,多發揮我們每一個人感恩的心理。」

與會的前新聞局長趙怡感嘆:「近代史零散、眷村改建、社會結構快速變遷,這段珍貴的過去發生在歷史的轉折處,若因史觀或意識形態而灰飛煙滅,將是後代極大損失」,認為此計畫由民間基金會來發動極為適切。

發佈會壓軸為邀請見證人物代表分享遷台過程中的原鄉之思與記憶。演員劉尚謙上台分享故事時提到,父母是祖籍東北的遷台一代,父親曾在瀋陽會戰時擔任軍醫,播遷來台後任職花蓮縣衛生局長,劉尚謙回憶自己幼時跟著父親到原住民部落訪視當地衛生情況,為當地原住民請命的記憶印象深刻,他成長過程也都與原住民玩在一起,對於《遷台歷史記憶庫》,他認為大家不只要見證,還應思考如何延伸。


發佈會現場並進行搶救計畫的前導影片首映,場上不少民眾看到片中遷台歷史人物百感交集的生命紀實紛紛落淚,無論原籍何處,這群當年迫遷來台的長者,人生的下半場不斷與台灣混血、對話、交融,繼而紮根於台灣社會,他們的生命情境與生活群像不僅是一群歷史過客的現象顯微,更是珍貴的集體記憶,是不容漠視的時代刻痕。親自到場的老兵皆對基金會發動此搶救計畫表示感謝與支持,資深影人石雋認為這是一件富有意義的事,會後主動聯繫,願意接受口述歷史影像紀錄。

面對長者逐漸凋零,基金會董事長沈慶京十分遺憾未能及早啟動計畫,他於發佈記者會上再次重申:「基金會今後一定更努力,也需要大家幫忙,相信一定能搶救更多歷史記憶。」持續與時間賽跑的《遷台歷史記憶庫》不容青史盡成灰,這些有形與無形材料的收集就如同龐大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工作,是一件長期浩大且具時間壓力的人文工程,搶救計畫刻不容緩,希望廣邀各界支持,招募志工參與,未來此人文成果也進駐基金會關係企業揚州京華城中城「空中文創影視一條街」設置常設展區,讓大家可以共同認識這段不容遺忘的歷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旗証券徐恭穎,罰停業3個月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