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二手煙,北醫大找到易罹乳癌機轉
圖:台北醫大醫技系教授何元順、雙和醫院院長吳志雄
抽菸、二手菸致乳癌的機轉找到了!
北醫大研究:尼古丁受體α9被活化,刺激乳癌上皮細胞癌化與腫瘤增生,成果刊登於「美國癌症研究期刊(JNCI)」國際重量級醫學期刊
(台北訊)過去懷疑,抽菸將導致乳癌,醫界卻始終缺乏直接證據。北醫大最新研究首度證實,抽菸、二手菸會刺激乳房上皮細胞的尼古丁受體(α9-nAChR)活化,將導致癌化,與腫瘤迅速生成,北醫大研究團隊更近一步發現,只要抑制α9的活性,腫瘤就會明顯縮小,為未來發展乳癌抗癌藥物找到重要的分子標的。該研究成果也獲得國際重量級醫學期刊「美國癌症研究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接受,將於9月8日刊登。
臺北醫學大學外科學科教授暨雙和醫院院長吳志雄與臺北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教授何元順共同主持本研究計畫,主要研究人力包括臺北醫學大學醫科所博士生李嘉華、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陳清祥、國泰醫學中心院長黃清水、乳房外科主任杜世興。
何元順教授今天在記者會中指出,乳房上皮細胞表面有尼古丁受體α1~α10,其中的α9只要碰到極低劑量(7nm)的尼古丁刺激,在60分鐘內,受體與尼古丁結合就會達到飽和,為了接受更多的尼古丁,細胞會自動活化再發展出更多的α9,以結合更多的尼古丁,長久刺激下,將導致該細胞癌化。
而7nM的尼古丁有多麼低?根據過去的研究證實,接觸二手菸的民眾,血中尼古丁濃度就會高於200nM,因此即使只是接觸二手菸,血液中的尼古丁濃度就足以誘發乳房上皮細胞癌化與腫瘤增生,更遑論是女性癮君子。
吳志雄院長指出,研究團隊也分析276例國內女性的乳癌組織,發現罹患乳癌病患的癌組織中的α9表現量,菸癮者(6.6倍)比抽二手菸(2.8倍)或非抽菸者(1.5倍)明顯增加,而且α9越活躍者,疾病的惡性度越高,發現時,通常已經是乳癌晚末期。
找到致乳癌的關鍵α9之後,研究團隊更近一步利用SiRNA與Tet-Off技術調控活體內α9的表現,發現α9被抑制時,腫瘤細胞生長速度明顯減緩許多,反之,將α9反應過度的細胞植入免疫缺陷鼠內,腫瘤生長非常快速。
北醫大研究團隊指出,本研究不僅證實,抽菸、二手菸直接造成乳癌的證據,也為未來發展乳癌抗癌藥物找到重要的分子標的,α9-nAChR也可望成為偵測早期乳癌癌變的工具。國民健康局與董氏基金會同聲致賀北醫大研究團隊對全球反菸團體注入活力的重大發現。
在了解了吸菸和二手菸所造成乳癌的機制後,如何把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應用在臨床上的乳癌治療與預防變成十分重要的課題。北醫大研究團隊目前正積極尋找天然蔬果或食物中可以抑制尼古丁受體的成分,達到預防或減緩抽菸所引起的乳癌病變的可能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