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第4屆)

(本報訊)聯合報記者薛荷玉,現在是教育部記者聯誼會會長,也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她在2007/08/15某次會議有以下的談話:

身為資深環境記者同時也是中華民國環境記者聯誼會前會長的薛荷玉表示:「我聽到周富美的事情我非常的生氣,所以我今天要來這邊向大家講過去和環保署的互動是怎麼運作。」自嘲是環境記者中的「白頭宮女」的薛荷玉說,她自1990年開始跑環保署的新聞,當年沒有環評法的時候往往在會議討論重要問題時會請相關權利義務人離開,像是開發單位或是反對的環保團體,但是記者一直以來都在會議現場。


薛荷玉指出,去年環評委員在討論北宜高的時候曾一度要排除記者的在場旁聽,當時她激動的對在場環評委員說:「當年爭議這麼大的六輕案我們在裡面,濱南案我們在裡面,關西案我們也在裡面,十幾年來我們都在這裡!」她以這一席話阻止了那次可能會排除記者的環評討論。薛荷玉說,這麼多年來如果不是記者在現場將真相傳達給社會大眾,有誰會知道環評會議的決策是如何決定呢?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簡介


  要介紹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非常簡單,因為,我們這群人,從2000年以來,就持續遵循著宗旨:「推動環境資訊的普及與交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在努力。

  但是,卻又十分的困難。因為,即便我們再努力,還是很難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跟大部份的人說明!

  從經驗告訴我們,對於大部份的人而言,我們在從事「環境教育」,可能是他們比較熟悉的語言。雖然,還是有很多地方的不同。
  對大部份的環保人士來說,我們在扮演「環境媒體中心」的角色。因此,我們全力的為環保運動留下紀錄與見証,透過環境資訊中心,每天傳遞到數萬人的手上,提供了數十個民間團體的網站空間、電子報發報…等各項資源,也參與資訊公開法的推動。

  環境議題在台灣或世界各國,相較於經濟發展、民生議題,都更為弱勢。從媒體頻道和所佔的版面可以看到這種現象。許多人都懷念在80年代,台灣各項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歷程,各種社會議題很容易搏取大眾的關懷,記者朋友們自許為正義的使者,筆鋒如劍…。

  如今,我們要面對遠比不民主的政治更困難的資本主義,環境的公平正義必需和媒體的廣告收入去競爭。有時候,會覺得從容赴義,振臂高呼雖然十分困難,但是看到錢卻不去賺,或是面對被撤廣告的壓力,似乎更不容易。因為,每少一分錢,都代表著下個月可能要裁員、減薪、面對更大的業績壓力…。

  「知道身邊所發生的事,我們才有機會去關心,並為我們自己和下一代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努力。」

  為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之所以存在!

  我們建構環境資訊中心,每日發行環境資訊電子報,並以實際行動投入環境信託-土地保護的工作。

  我們需要您的支持和參與!

祕書長 陳瑞賓敬上

2007/4/29

http://www.e-info.org.tw/node/82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