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盛校長總結:望龍飛上天,追上先進國家

《 數位網路記者陳漢墀台北報導/2018,10,8〉

為加強教育與經濟的聯結,建構新的教育體系,以改善目前教育與經濟發展的困境,並因應全球產經結構變化與科技的進步,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在10月5、6日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2018教育政策與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邀請數百位來自產、官、學、研各界人士,共同討論、思考,以尋求解決或因應的最佳策略。
本次研討會分別針對「公平與卓越:教育資源的合理有效分配
」、「人力供需:經濟政策與教育政策的密切配合」、「學用配合:學校與企業如何承擔人才培育的社會責任」、「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大學教育及技職教育政策如何調整以提升國家競爭力」四大主題進行分組座談,並於10月6日下午研討會閉幕前,由各場主持人提出結論。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張建成院長針對「公平與卓越:教育資源的合理有效分配」座談,提出結論報告。臺灣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徐美教授分析高教的狀況:
1. 高教擴張政策之實施,造成大學品質下降,大量增加高教學歷工作者供給,顯著惡化過度教育者的薪資報酬。而雇主對於高中、專科程度之工作者,存有不低程度的歧視,薪資不易提升。
2. 高教擴張後,具大學學歷之工作者,生產力相對下降, 縮小其與高中、專科程度工作者之薪資差距;高教擴張也使學歷膨脹、貶值,高學歷低就業的結果,平均薪資當然無法提高。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許添明教授指出中小學的情形:
1. 臺灣中小學生在各項國際評比測驗中,大都獲得相當優異的成績,但同時也發現高成就與低成就學生間的落差甚大,且低成就者大半來自低社經背景之家庭。
2. OECD 2015年推估,投資基本學力不足的學生,每年可多賺0.68%的國民生產毛額;如在臺灣,國民生產毛額將增加8,520億美元,每年大約可提高國民生產毛額1.7%。
3. 欲兼顧公平與卓越,就要投資弱勢者教育,提高公平正義、促進社會流動、提高全體學生之學習表現。
討論人,日本筑波大學Motohisa Kaneko教授提出一些論點:
1. 職業與教育的關係不斷變動,日趨多元,使得精確預測未來就業市場需要何種相互匹配的教育變得困難。
2. 低成就者可能是世代再製的關係,但國際化、資訊科技、職業急遽變遷等,也可能對他們造成更大的衝擊。
3. 學習低成就者可能很早,如小學低年級階段就看得出來,相關政策越早介入越好。
張教授補充說,從經濟學的觀點,討論教育的擴張有無過猶不及、有無不公不義或失之平庸之處,有三個切入點:結構、資源、能力是否失調。徐美與許添明的研究都提示:結構或資源失調,最後都可能導致能力失調,也就是因材施教、適性揚才或潛能發展的問題。因材施教、適性揚才、潛能發展,其實就是教育公平與教育卓越的接點,問題在於我們是否已找到落實的方法或機制。
臺灣教育大學系統吳清基總校長就「學用配合:學校與企業如何承擔人才培育的社會責任」座談,提出結論報告。
吳總校長表示:大學教育存在有「學用落差」的現象,這是目前世界各國高等教育所存在的共同問題,也一直為國人所關切的急迫課題。
大學培育人才,為社會企業所用,這是大學教育的任務所在,企業提供適切資源,協助大學人才的培育,也是理所當然的互利行為。
吳總校長指出,大學培育企業界可用之人才,是大學教育任務之一,但是大學除了要培育具有專業技能的「經濟人」之外,大學也被期待要培育身心健全的「社會人」和有品味的「文化人」。因此,「所學要能所用」、「畢業即可就業」,這是社會各界共同的期待,大學教育必須正向去面對此問題,並審慎提出因應策略。
關於因應策略,吳總校長建議大學要加強和企業界的互動,了解企業界對人才的需求,且大學教學的實施,可採雙師制,延攬企業界有經驗的人才到學校服務。此外,大學教學可採德國「雙元學制」精神,部分時間在學校理論學習,部分時間在業界實務操作學習。大學亦應配合工業4.0之未來挑戰,重視跨領域、雙學位、雙證照人才的培育。
吳總校長說,在傳統思維中,技職教育裡,專科學歷待遇有限,不過如果回歸教育的本質,教育其實不應該只是培養單一能力,如果人才具有潛力,就更不應該限縮他們未來可能的發展,透過回流教育,還可以創造新的發展與機會。
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培養一個工具進入就業市場中,而是為了要適性揚才,把人才放到對的地方,吳總校長指出,大學應該要是普及教育,而不僅是菁英教育,除了一般大學,技術學院也能讓高職的學生進修專長。每個人在社會中本就有相應位置,但是教育本身不應該只用結果論就去斷定優劣,不然當社會放棄學生時,學生也同時會放棄社會。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林明仁主任針對「人力供需:經濟政策與教育政策的密切配合」座談,提出結論報告。林明仁教授表示,該組座談主題在討論教育內容與現在產業狀況、未來國家經濟發展的關係,以及是否能達成這些目標。
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張芳全教授研究指出,人力供需難以推估,其原因包括國家發展社會變遷複雜、推估方法複雜度高、教育體制應變速度慢,大學生學習與就業間的關係不易掌握,大學責任不明確。張教授透過回歸計量研究發現,與國際平均相較,臺灣高等教育擴充太快,高等教育參與率以臺灣目前GDP最適值為60.8%,但現在卻已達到84%。而根據估計結果,每多受一年教育所增加的薪水,除法學、民生、藝術較低(2至3%),其他都在6%至11%間,其中最高的是醫學與教育,而教育因為是政府制定因此較高。
張教授結論指出,教育收益雖然還可以,但已開始下滑。因此建議建立退場機制;應提供大學各類科教育收益,即相關價格資訊;引進價格機制搭配就學貸款,避免低學費政策;大學績效責任跟校務研究相配合;持續推估並提供人力供需計畫以供參考。

暨南國際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陳建良的研究討論臺灣工資停滯的問題,他認為一般歸因於產業轉型,技術創新遭到困難或慣老闆不把獲利分給員工,陳建良教授也認為,對中國人力的限制是重要原因,臺彎人才外流是眾人已知的事實,特別是到中國,中國人才無法進入臺灣市場,他國人才進來的白領非常少,70%都是英語老師。故陳教授認為,引進中國人才確實可能涉及國安問題,但應該處理比較利益法則,了解與國安問題間的取捨。

最後,陳教授認為,很多政策都應該有更細緻的資料,以準確形成政策。這就是行政資料與校務研究的連結。近年也有研究指出,如果將學校中績效最差的5%教師淘汰,換成一個平均績效的老師,那麼這個學生一生平均可以多賺25萬美金。

中臺科技大學李隆盛校長就「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大學教育及技職教育政策如何調整以提升國家競爭力」座談,提出結論報告。
李校長大致整理了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詹盛如教授「國家競爭力科研、人才與創新」以及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林堂馨博士生「提高台灣高教生命力、就業力與創新力」論文,李隆盛校長整理了上述研究的觀察與對未來的建議:第一為政府提供高教經費偏低、第二為台灣論文總數下降,品質尚待提高、第三為高等教研人才趨向飽和、第四為推動台灣高等教育「生命力」政策的建議、第五為推動高等教育人文素養,積極參與國際技能競賽、第六為掌握AI提高資訊運用能力、第七為整合
高教、產業與技術士證、第八為政府鼓勵民間力量籌募創業的天使基金,也讓學生在校有第一次創業失敗的經驗教育,而李隆盛校長認為希望透過教育政策與經濟政策的合作,讓臺灣的國際競爭力讓龍一樣飛上天,追上國際的先進國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