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學副院長:教育讓新加坡脫胎換骨

《 數位網路記者陳漢墀台北報導/2018,10,6〉
新加坡學者Dr. Goh Chor Boon來台演說,強調新加坡之所以能在經濟上脫胎換骨,教育扮演了關鍵的角色。Dr. Goh Chor Boon此次應邀參加「2018教育政策與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發表「教育變革與經濟發展:以新加坡為例」演說。
    他指出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沒有天然資源,沒有腹地,沒有工業,人均GDP約為500美元。50年後,2016年新加坡的人均GDP已達56,000美元。他們採取的策略,是由經濟規劃家和策略家,集思廣益擘劃出經濟成長發展藍圖,再進一步詳盡地規劃教育策略,培養具有足以因應未來挑戰的知識和技能之人力。他說,新加坡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透過教育體系在技能養成政策和技能需求之間建立起緊密的連結。1960年和70年代,新加坡推動「出口導向工業化計畫」,亦即勞力密集工業;他們的教育則培養相對低廉且訓練良好的勞動力,成為重要的人力資本。1979年,新加坡隨著經濟重整和永續成長的策略,教育改革進入「效能導向」階段,設「課程中心」編製課本與多媒體教學等高水準教材,讓學生以適合個人能力的速度發展。1990年,新加坡又設下一個經濟發的遠景:「躋身工業化經濟體之列」,隨即進行其教育體制全面的評估和更新。1997年,開始實施「思考學校,學習國家」計畫(Thinking schools, Learning Nation, TSLN),以「能力導向」,培養學生創新、創意與進取精神,培育具有廣泛技能知識的世界級勞動力。
    Dr. Goh Chor Boon強調21世紀網際網路的運用、自動機器人的發展及人工智慧的力量,使人類工作、娛樂、溝通的方式產生重大變革,科技的進展已成為經濟成長的核心課題。數位經濟帶來產業改革,新科技提高製造部門生產力,也就是所謂的「工業4.0」。新加坡為因應此一發展情勢,在2002年創立「科技研究局」,提升知識密集的「生化、研究、科學及工程」領域的發展;也積極投資於勞動力的教育,使勞工不斷獲取新知,並有足夠的靈活度適應變遷的環境,也就是加強「終身學習」的精神。同時,建立鼓勵創意和創新的教育體系,以培育富有創意的勞工。
   目前,新加坡為了維持以創新和數位化為基礎的經濟,教育體系放棄了「標準化的集體教育方式」,學校努力將教學和學習客製化,以協助學生發掘天賦、善用天賦,全面發揮潛力,發展技能、人格和價值。新加坡推動「思考課程」(Thinking curriculum),作為現階段教育的核心,其課程多半具有跨領域性質,橫切許多教學科目,以達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作成決策,從事批判性與創造性思考為目標。在教學方法上也採取探詢式教學與學習,應用學習法或真實經驗法及設計思考等新的方法。學校也展開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計畫,並創造「創客空間」(Makerspace),來刺激學生對設計和製作的興趣。
  最後,新加坡學者Dr. Goh Chor Boon提及新加坡的技職教育在1990年代以前並不受到重視,但政府設置了新加坡工藝教育局(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簡稱ITE),藉由ITE來重建技職教育系統,同時提高教育經費、精實教學設備與場地,完善技職教育的多元進修系統,讓技職生也有機會走向學術路線,幫助技職教育與經濟發展直接連結,例如和航空業直接合作課程,而新加坡的教育體系是有經過細緻規畫,每年的招生是有限額,目標是培育新加坡教育的畢業生可以立即就業而新加坡各部會間不會本位主義、各自為政,我們會成立委員會,目標是在人力資本政策上彼此溝通、分享觀點,不同部會的目標是為新加坡這個國家做出貢獻,而新加坡非常重視為未來五年、十年做準備的教育,新加坡年輕人重視國家回饋國家的價值觀教育也是目前強調的重點,在新加坡教育改革成功的秘訣Dr. Goh Chor Boon分享主要是新加坡做到兩點。第一是培育「優質的老師」,第二是發展「優質的校長」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立法院總務處長由周傑升任,引發一連串的人事異動(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