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德:台聯顧台灣-反親中、護弱勢、顧環境
(數位網路報記者陳漢墀/10日台北報導)台聯黨主席候選人劉一德今天在網路上公布了參選的政見,他表示, 二O一六年一月的選舉,台聯成績不佳,黨主席和秘書長因此辭職。 過後黨內經過一場討論,台聯所扮演的角色, 與民進黨以及時代力量完全不同,台灣在未來, 國內仍需要有抗衡親中的聲音,尤其是中國, 一個意圖要侵占我們的國家。劉一德說,中國要消滅併吞台灣, 但是時代力量或是民進黨的論述主張,比較多元化, 不像台聯可以針對中國併吞做出具體的反應。而,這兩個多月以來, 大家經過數度的討論後仍然認為, 應該留一個機會給黨內的年輕人和有心願意繼續經營的人, 還有機會在台灣的政壇上發揮作用, 最後台聯的中執會做出改選黨主席的決定。
劉一德在網路政見裡表示,他是一個外省第二代,是芋仔番薯, 而台灣八、九成的外省第二代多是傾向國民黨或新黨, 但他從小叛逆性高,較有正義感,在他大學一年級時, 就去參加黨外去幫忙發傳單,並參與黨外雜誌的撰寫, 那時候才知道台灣是一個被少數外來族群欺負的政治現實。 因為正義感,所以他選擇一頭栽入黨外生活,在台大念書時, 曾掀起一場台灣大學校園的民主運動,他表示像現在的鄭文燦、 林佳龍等政治人物,都是在他那個時代受到啟發而進入政治領域的。
劉一德說,他曾在一九九九年提案廢除國民大會, 當初他擔任民進黨國大代表幹事長,時民進黨國大代表才八十位, 國民黨有一百八十多位,結果他以智慧和執行力, 結合其他本土派與民進黨,成功廢除了國民大會這個大怪物。
至於為什麼後來他選擇從民進黨到台聯, 他也在影片裡做了簡單說明。他說他感受到民進黨一直想執政, 想推翻國民黨,而偏向中間路線,台灣人有一群害怕中國的人, 也有一群人不願面對統獨問題的人,因為有這群選民, 所以民進黨必須要降低他們的台灣意識, 而他認同李前總統提出對中國的【戒急用忍】政策, 選擇在二OO四年正式離開已有十多年黨齡的民進黨,加入台聯。 劉一德說,他是一位重理念的人,從來沒有改變過年輕時挺弱勢、 反併吞、顧台灣的想法,扮演民進黨執政的黑臉, 雖然不太在螢光幕前露面,但依然在背後努力做推手。
劉一德在最後提出他參選黨主席的三項政見,分別是:
一、要堅持台聯創黨主張,正名制憲新國家,公平正義新社會。
二、堅持反對親中政策,扭轉其所導致的「通-同-統-痛」宿命; 寶貝台灣,力抗中國。
三、保護台灣弱勢族群,以及台灣無可替代的環境、生態。
新聞參考:
https://youtu.be/CiOihU7OyD8 2016台聯黨主席選舉--劉一德候選人政見發表(12分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