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
(本報訊)「第七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的評選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基金會禮聘的決選委員在複選委員推薦的十九本佳作中, 選出了創作類金籤獎、銀籤獎,以及翻譯類金籤獎、銀籤獎,其餘入圍決選之作品,經決選委員核可,列爲佳作獎。另外,「科普獎青少年組」,也選出了特別獎兩名,並於7月5日上午在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行了頒獎典禮。
作為海峽兩岸最重要的科學普及獎項,第七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由吳大猷學術基金會主辦,北京中國科學報社、中國時報開卷周報合辦,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台北市立圖書館協辦。吳大猷科普獎每兩年舉辦一次,在臺灣、大陸,和香港出版的科普華文著作中,遴選出優秀的圖書給予獎勵。
吳大猷科普著作獎以中文科普書籍為獎勵對象,分創作及譯作兩類,並分別設立金籤獎、銀籤獎及佳作獎,每兩年評選一次,至今已成功舉辦七屆,從2002年首次舉辦,十二年來已逐漸成為海峽兩岸科普創作、出版進行交流溝通的重要橋樑,不僅激勵了眾多科普作者、譯者的創作熱情,也為公眾推薦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普及著作。。
「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設立的目的在於選拔優良科學普及書籍,推廣科學教育,對象包括臺灣、大陸、香港等地區在內之中文自然科學普及著作(分創作及譯作),分初選、複選及決選三階段,初選與複選分大陸及臺灣(包括香港等以繁體字出版之地區)兩區分別甄選,各推薦十本左右佳作,共同參加決選,角逐金籤、銀籤獎。並以信(內容豐富正確)、達(表達清楚)、趣(吸引讀者,可讀性高)為評審標準。
本屆評選活動於2013年7月開始,至 2014年7月止,自籌備企劃、徵書,經初選複選決選三個評選階段,到公佈得獎作品,舉辦頒獎典禮等,歷時長達一年有餘。
本屆國內出版界報名情況相當踴躍,臺灣及香港地區收書184冊,並於2014年一月順利完成初選作業,共選出24本著作,由複選委員進行第二階段的評選作業。臺灣地區複選委員爲 孫維新(總召集人)、趙丰(數理科學組複選召集人)、林福來、吳俊傑、周芳妃、范光龍、高涌泉、李家維(生命科學組複選召集人)、丁照棣、周成功、謝豐舟、邵廣昭、袁孝維、黃生,包括學者、專家,及高中老師。複選委員分數理科學及生命科學召開了兩次評選會議,於2014年五月中旬完成複選作業,推薦進入決選的9本書籍。
大陸地區之徵書由北京中國科學報社進行,各地出版社報名的書200 餘冊。由科普作家和專家學者組成的初選委員選出的作品推薦進入複選階段。由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夏建白、歐陽鐘燦、周忠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姜景山、北京大學教授、第六屆科普獎銀籤獎得主劉華杰、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長武夷山 組成複選委員會進行評審工作,推薦進入決選的10本書籍。
兩地各自推薦的共19本著作進入決選,決選選書過程由5月下旬開始,至7月初結束,本屆決選委員會由中央研究院院士黃秉乾 、朱國瑞、曾志朗、李太楓、沈元壤,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陸複選委員會主任劉嘉麒組成進行評選工作,並於7月初舉行決選會議,選出了創作類及翻譯類的金籤獎、銀籤獎,及佳作作品。決選會議由基金會董事長吳成文院士主持,科普獎總召集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教授也列席了決選會議。
科普書籍是否普及,被視為民眾是否重視科學教育的重要指標,而好的科普作品,除能傳達科學知識外,也常能對社會發揮更高程度的影響力,本活動的目的在選拔優良科學普及書籍,肯定著者和譯者的貢獻,並鼓勵更多人才投入科普創作,提昇全民的科學教育。吳大猷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已成功舉辦七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集合華人科學家擔任評選委員,選拔華文世界優良科普書籍,期望能為科學教育普及盡一分心力。
「第七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得獎作品名單
創作類:
細菌的世界銀籤獎
|
徐明達著
|
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欽州的白海豚
|
潘文石等著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中國科技的基石—葉企孫和科學大師們
|
虞昊、黃延复著
|
復旦大學出版社
|
關注氣候:中國氣候及其文化影響
|
林之光著
|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悵望山河
|
朱幼棣著
|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只有醫生知道
|
張羽著
|
江蘇人民出版社
|
黎曼猜想漫談金籤獎
|
盧昌海著
|
清華大學出版社
|
翻譯類:
潘朵拉的種子-人類文明進步的代價
|
韋爾斯著
|
潘震澤譯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
小提琴家的大拇指
|
山姆.肯恩著
|
楊玉齡譯
|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生命的躍升:40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個關鍵銀籤獎
|
尼克‧連恩(Nick Lane)著
|
孫正明譯
|
貓頭鷹出版社
|
煮一杯咖啡需要多少水?—生活事物背後的虛擬水
|
湯尼‧艾倫(Tony Allan)著
|
張美惠譯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大數據-數位革命之後,資料革命登場
|
麥爾荀伯格、庫基耶著
|
林俊宏譯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
T恤上的宇宙:尋找宇宙萬物的終極理論
|
佛克(Dan Falk)著
|
葉偉文譯
|
貓頭鷹出版社
|
氣候創造歷史
|
許靖華(Kenneth J. Hsu)著
|
甘錫安譯
|
聯經出版公司
|
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從恐怖主義、能源危機、核能安全、
|
理查‧繆勒(Richard A. Muller)著
|
蔡承志譯
|
漫遊者文化
|
可畏的對稱——探尋現代物理學的美麗
|
徐一鴻著
|
張禮譯
|
清華大學出版社
|
繼續生存十萬年:人類能否做到
|
羅格‧博奈、羅德維克‧沃爾徹著
|
吳季等譯
|
科學出版社
|
苦行孤旅——約瑟夫·F·洛克傳
|
斯蒂芬妮·薩頓著
|
李若虹譯
|
上海辭書出版社
|
鼠疫鬥士伍連德——自述(上下)
銀籤獎
|
伍連德(Wu Lien—The)著
|
程光勝、馬學博譯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第七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青少年組特別獎得獎名單
李毓佩數學歷險記
李毓佩數學故事集青少年組特別獎
李毓佩數學童話集
|
李毓佩著
|
海豚出版社
|
翻譯類:
神奇酷科學11:無所不在的力
神奇酷科學12:征服天空的飛行
青少年組特別獎 |
尼克‧阿諾著
|
陳偉民譯
|
小天下/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