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自立楷模奮鬥史
貧困環境中苦讀考取台大碩士班
並於國際研討會中發表國際論文大放光彩
自立青年:吳季珊
縣市:台北市
年齡:25歲
受扶助年數:5年
季珊的父親原是計程車司機,民國89年初因久咳不癒就診,檢查出有肺結核,持續在家休養中,若身體好些會打些零工貼補家用;季珊母親身體也不好,脊柱有問題無法久站,目前在快餐店包便當維生。
季珊是長女,乖巧努力,能體貼父母辛勞,並用功向上。在季珊的努力下,考上台灣大學心理系,畢業時也同時考上台大心理研究所,目前仍持續在攻讀碩士學位中,季珊同時也接受教育學程的課程,待畢業後可以擔任教師。
吳媽媽表示,季珊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但肯花心思及時間讀書。有時看著季珊熬夜準備課業,媽媽心理仍有不忍,不想她因為讀書而將身體搞壞。季珊自己希望能擔任國小教師,因此在攻讀研究所時,也修教育學程。
在研究所的課業繁忙時,季珊得知家扶中心需要義務講師指導中心扶助的國小升國中的案主們數學課,因此季珊趁著暑期課業較不繁忙時到中心擔任講師。季珊曾表示以前只有家教的經驗,一下子突然面對十幾二十個學生,一時之間未能適應,覺得教得並不好,但在重新自我檢視後,改變授課方式及授課的心情之後也較能掌握住小班教學的技巧,再次擔任暑期先修班講師就勝任有餘。授課時季珊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教導案主們,讓上課的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對於學習較慢的案主,季珊也會耐心的指導。季珊表示在經歷過家扶中心暑期先修班講師的課程之後,覺得自己較有自信擔任小學教師。
去年暑假季珊跟隨著指導教授與同學一行人一起到美國參與心理學研討會,此行季珊與同學於研討會中向其他各國的學者報告他們的研究成果(報告主題:Praising Ability is Not Worse but Even Better than Praising Effort: Two Replications of Mueller & Dweck (1998) on Chinese Children。作者:Ping-Chi Lee, Chi-Shan Wu【吳季珊】, Keng-Ling Lay【2005】)。季珊雖然年紀輕,但學業成就卻不凡。
季珊心中一直有減少家裡負擔的想法,因而季珊目前的生活重心主要放在擔任家教及完成學校課業。季珊在課餘除了到中心擔任義工之外,季珊也曾在學長姐的邀請之下,到其他社會福利單位擔任外藉及大陸配偶成長團體的講師。其熱切回饋社會的心,足以成為所有家扶學子的模範。
國中畢業後犧牲自我栽培弟妹大學畢業
如今事業有成,創立專業印刷廠
自立青年:林泰羢
縣市:台北縣
年齡:43歲
受扶助年數:3年
林泰羢先生今年四十三歲,至今結婚已十六年,育有一女一子。還記得是在國小時候接受家扶中心扶助,林先生小學四年級學期結束那時,父親因為生了重病而無法工作,家中經濟頓時陷入困境,原為家庭主婦的媽媽只好外出幫傭,賺取微薄的薪水,撫養一家六口,因此家庭經濟負單沈重,家扶此刻提供經濟協助,幫助林泰羢先生一家共度難關。
在還未接受家扶中心扶助時,弟弟必須先寄養在阿姨家,妹妹寄養在姑姑家,姊姊和林先生就開始了賺錢的生活。林先生五年級失學,開始當起鞋匠學徒。每天八點上班,然後做到凌晨三、四點才能休息,一天至少要做一百雙鞋子,都沒有休息,至今回想起來依然深刻。林先生小學六年級時申請到家扶的扶助,所以林先生也在六年級時復學。
上了國中,才就學半年,林先生又打工半年,之後復學繼續讀完國中。因為父親生重病無法工作,全靠母親幫傭以為持家計,為了要培養弟弟和妹妹,姊姊和林先生義無反顧的放棄學業,投入工作賺錢的行列,而弟、妹也很爭氣,順利拿到大學文憑。
林先生國中時就已經當過送報員、清潔員及幫傭,在國中畢業後做了半年的廚師,便開始從事印刷業。林泰羢為了賺更多錢,在十八、十九歲時,白天做印刷,晚上還曾經兼差當清潔工。林先生表示雖然艱苦,但反而會以更積極、正向的心態來面對未來。
林先生民國八十五年成立了第一家印刷廠,從當時只有一台雙色印刷機,慢慢地客戶增加、成長,又添購了一台四色印刷機。隨著生意好轉,至今共換了三個廠房,現在的廠房共四層樓,占地六百坪,因為走的是專業路線,所以生意源源不絕。
林先生為了回饋社會及家扶中心的協助,如今加入家友會,林先生表示見到家友會這麼多年輕朋友,也能在有空之餘透過各種方式來回饋中心、回饋社會,深感佩服並感到開心。所以林先生只能盡全力的提供專業,為家友會印製刊物或協助中心活動,目前林先生從家友會幕前服務專換幕後支援及擔任顧問,其表示心中所生的那股回饋的熱誠及惜福的心情並未隨著時間有所消退,甚至更勝於以往。林先生也希望未來能擔任寄養家庭,藉此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林先生特別在此感謝那些曾經幫助林先生家庭的人,謝謝!
感念幼時接受家扶幫助
投身育幼院工作15年 獲全國績優保育工作員之殊榮
自立青年:廖慧雯
縣市:台中市
年齡:33歲
受扶助年數:6年
慧雯的父親在她三歲時過世了,留下四名稚子。堅強的母親雖悲痛,但為了孩子,她身兼數職:無論工作多麼疲累,當下只有「一定要把撫養孩子長大」的念頭支撐著她!這過程是極為艱辛,慧雯的母親卻承擔了,也因此慧雯對母親是特別的敬重!
到了慧雯小學三年級時,經由學校老師的轉介,成為家扶中心的經濟扶助個案,開始接受家扶經濟上的補助,至此才稍減緩慧雯母親的負擔。而家扶除了經濟上的幫忙,也開拓慧雯生活視野及生活圈。例如:安排參加活動,讓慧雯認識新朋友;此外,帶活動的哥哥、姐姐,事後會藉由書信,不斷為慧雯打氣加油,大哥姐們的支持與鼓勵,讓慧雯倍感溫暖!
然而家扶對慧雯最大的影響,是來自認養人的關懷!那是一位素未謀面的老奶奶,原本只是陌生的兩個人,但因為她真誠的關心,還把慧雯視為家中的一份子(而不是受助者),使慧雯當時小小的心靈有了「生命源頭活水」的喜悅!一想起老奶奶的那份真心,至今仍令慧雯感動不已!
廖媽媽在家扶協助的過程中,總是教導慧雯要「回饋社會」,要感謝曾經幫忙過他們的人;將來自己有能力,一定要幫助別人!慧雯受母親的影響,因此做了決定:以後我一定要回饋社會,一定要從事慈善工作來幫助需要的人!後來慧雯又被電視卡通「小甜甜」所感動,於是國中時便立志,以後長大要從事「育幼工作」!因此當高職學業告一段落,慧雯便以「毛遂自薦」方式,進入育幼院工作。而也正因著單親成長的背景,特別能感受、也深深了解到這群孩子的需求與無助,所以慧雯與院童相處時,總是能多一份同理、陪伴和接納之情。當然,工作中也歷經不少挫折,但不管遭受什麼困難,慧雯都告訴自己要堅持「初發心」,不輕易言退。
慧雯到育幼院服務至今已十多年了,當初單純的回饋之心,早已化為認真負責,用生命投入!因此,也獲得主管的肯定,並榮獲:
台灣省八十三年度資深、績優兒童少年福利工作人員
台中扶輪社一九九七 – 九八年度職業楷模表揚
內政部兒童局九十三年績優兒童安置教養機構專業人員
而每次得獎,慧雯便省思:我是否可以為孩子做得更多一些?我的方法是否有建設性、是否適切?因此慧雯不斷進修,期許更了解自己、更提升自我能力;也希望經由努力學習,以及全心投入,能提升助人的品質!於是去年,慧雯再度回到學校讀書,以充實專業知能。
至於工作,原服務單位因產權問題而做改變,目前是以基金會方式繼續協助個案,未來將成立「慈馨兒少之家」,延續創辦人「幼有所長」的精神,幫忙社會中弱勢失依的兒童。而慧雯也因認同這種社會服務和社會責任的理念,便加入基金會的工作團隊中。
正因為幼年受家扶中心協助,促使慧雯走入「社會服務」的領域,於平日生活中,也會分享助人的理念,希望藉此影響更多的人一起參與「關懷青少年兒童」行列。慧雯表示非常感謝所有幫助過她的人,尤其是老奶奶(認養人),慧雯想告訴她:「因為有您的幫忙,讓我有力量面對世界,並且願意幫助別人,而我現在就走在這條助人的路上!您對我真心的關懷,我也轉為關愛別人,成為助人的原動力!」還有,慧雯從受助者到從事助人工作經驗中,看到「用心幫忙一個孩子,就能改造他的命運!」由此,慧雯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值得的。所以,慧雯由衷希望每個人能夠給出愛與關懷,就如同梁弘志先生的歌『愛的接力賽』所言:
展翅飛起來 期待非等待 連結世界唯有關懷
愛的接力賽 一代傳一代 永不止息的愛
愛的接力賽 一代傳一代 永不止息的愛
年幼失怙家境貧困
但堅持理想勤學書法
獲全國美展書法獎第一名肯定
自立青年:林榮森
縣市:台中縣
年齡:39歲
受扶助年數:6年
林榮森先生在手足中排行第七,尚有三兄、三姐與一妹,父親在他五歲時因胃癌病逝,家中僅母親務農與打零工維持生計,極為辛苦。家扶中心自其八歲時,透過安排國外認養人協助家裡經濟,持續至國小畢業,因兄長畢業自立,家扶才停止扶助,扶助時間前後約計有五年時間。
五歲時即失怙的童年,讓他比同年齡的孩子有著更深刻的生活閱歷,幼時的他,為了分擔母親的經濟壓力,當其他兒時玩伴在嬉鬧遊玩之際,他得穿梭巷弄沿街分發傳單;在炎炎夏日裡販售冰品掙取學費。童年時的刻苦讓他感激曾經雪中送炭的家扶中心,他回憶道:「當時家扶中心幫他與三哥安排國外認養人,每個月2-3百元的認養費對當地、當時物資匱乏的年代而言,無疑是莫大的幫助,讓家中的困境獲得極大的解決。」
生長於自然山林之間,加上國小階段受許老師的啟蒙,讓他對書法藝術裡的線條變化產生興趣,然因家貧如洗,無法即時給予栽培,僅能自行摸索。即使到了高職亦需於課餘打工貼補家用,亦不允許其拜師學習。直至林先生高職畢業隔月,在生計壓力稍予舒緩,旋即有計畫地拜柳炎辰老師為師學習書法,從基本技法習起,讓長達多年的興趣得以實現。
透過柳老師的啟發式引導,加上自己不間斷的潛心練習,從1986年(滿20歲)起,其作品即獲國內各知名比賽之首獎,曾獲之獎項不勝枚舉。林先生也曾舉辦過多場次個人書法展,著有書法、文學之論文、期刊,其作品曾獲第三十一屆中山文藝書法獎、第十五屆全國美展第一名等殊榮,亦因全省美展連續三年前三名而獲取永久免審查資格之殊榮肯定。儘管得獎無數,林榮森老師仍不斷追求自我超越與充實自我,在高職畢業後工作穩定之餘,持續充實學識,包括利用空中大學進修方式完成大學課程、研究所學業(碩士班: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以及報考博士班,現在是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二年級學生。林先生除書法領域的成就外,其工作上的表現亦受肯定,在台灣省議會服務十餘年,曾擔任省議會機要秘書一職。
為了更貼近書法藝術,林老師在91年辭去令人稱羨的公職鐵飯碗,致力於碩、博士學業,以及在各大專院校間授傳書法藝術,將此國粹以生活化、平易近人之方式傳授學子,使得藝術性極高的書法藝術得以紮根校園。
林老師自困苦的環境一路走來,對生命充滿感激,也珍惜目前的成就,在知福、惜福之餘,他更幫別人創造福氣。有感於困苦家庭的清寒學子,求學之路坎坷與辛酸,所以善用他在書法界的成就與實力,多次揮毫義賣籌募清寒助學金,幫助更多和他兒時一樣艱辛的莘莘學子得以安心就學;林老師亦感恩家扶中心在兒時的雪中送炭,所以主動捐贈其書法作品供義賣,他謙虛地說道:「家扶中心在小時候幫忙我,現在我所做的,實在微不足道」。
林老師有著文人的謙虛氣度與人文關懷特質,無怪乎其字跡裡總傳遞出滿滿的生命力與堅毅幽雅之氣。
半工半讀完成大專教育
獻專長投身志願服務,服務時數超過2千小時
今年榮獲教育部國家教育百人團獎
自立青年:黃主恩
縣市:嘉義縣
年齡:39歲
受扶助年數:8年
黃主恩先生的雙親是一對聾啞殘障人士,篤信基督教,各擁有初中、高職的學歷,在早期教育不普及的情況下,著實不易。唯當時社會對殘障人士有著特殊待遇的情況之下,竟無人肯錄用,因此父親只能在車站擦皮鞋而母親為人洗衣服維生;但他們並不怨天尤人,只是更加賣力、對人友善。黃先生自述到:我們三兄妹就在這份微薄的血汗錢下依存著,生活之艱困可想而知。記得當時為分擔雙親的擔子,黃家兄妹總是利用假日到鄰近工廠當小工貼補學費,在回家的路上撿拾破銅爛鐵賣給估物商貼補家用;從三餐不知肉味、衣服補丁的三級貧民,靠著雙親省吃儉用之下邁向小康。至今足以令黃先生全家為傲的是,兄妹並未因窮困或雙親殘障而自卑、誤入歧途,凡而從中磨練出獨立自主、不依靠的性格。
由於家境清寒,在黃先生11歲時,透過姑姑轉介至家扶基金會嘉義分事務所接受認養,家扶中心成為黃先生一家另一個庇護所。而每年寒暑假的營隊活動,就成為家中小孩最引頸期盼的唯一娛樂,在營隊中充滿熱忱及笑容的大哥大姊,成了大伙最稱羡、效仿的偶像。
黃主恩國中畢業後順利考上高職石化科,但因家裡無力供給龐大學費,因此主恩運用助學貸款、獎助學金及在校兼職銷售晨星出版社之圖書、錄音帶,並利用假日自組清潔公司幫師長洗車、清洗居家賺取學費,在自給自足的方式下完成學業。在這一段時間中,黃主恩一直秉持著『人要像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學習。』因此黃先生不忘在課餘、工讀之際,參與社團活動學習管理、規劃及協調,畢業時以品學兼優、全勤著稱於全校,那是一段甜蜜而充實的日子,永遠令黃主恩回味不已。
黃先生自知在學歷上一時間無法取得優勢,只好在經歷及證照上著手。期間自願接受同事不願參與的派訓機會及工作,並善用政府資源,報名參加公費或補助之訓練課程。致使黃主恩在職場經驗中比其他同齡同事有更優異的背景。
雖然學歷不算頂尖,但在就讀高職時期,為回饋長久扶助成長的家扶中心,即投入從事社會志願服務工作至今,在家扶中心義工服務年資已堂堂邁入第二十一年,從未間斷。二十多年來,將家扶之友會義工隊伍帶領得有聲有色,是一位深具領導及策劃能力、清新樂觀、專業務實、充滿熱忱的顧問人才。雖然是資深義工,但絲毫不減損其參與社會服務的熱忱及態度,因此其服務時數仍維持在前幾名。平日除了參與社會志願服務外,每年暑假期間總會抽出二、三天時間,參與家扶中心針對扶助大專高中生所舉辦的成長營,協助活動辦理並分享其個人成長的經驗,給予這些學子更多的激勵,期望能協助他們,並強調“雖輸在起跑點,但求贏在終點”的觀念。如此已造就多位自立學子,起而仿傚回饋投入社會志願服務工作,引導扶助學生建立正向、積極的人生觀。
黃主恩先生曾任三屆志工會長等職位,更獲頒多項義工楷模及嘉義市政府、內政部三等志願服務獎章;並承蒙家扶基金會推薦,將個人成長故事收錄在皇冠出版社『庄腳囝仔出頭天』勵志叢書中之『愛 生活 學習 分享』一文中與大家共同分享成長點滴。
除了投入社會志願服務外,其紮實工作經歷及誠懇務實的工作態度,廣獲工商業界推崇,獲擔任勞委會職訓局企訓網人力資源發展服務團HRD顧問、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榮譽指導員(企業服務志工)、勞委會職訓局訓練單位甄選、訪視評鑑委員等職務。黃主恩先生由社會關懷之志願服務轉化為企業服務志工,分享自我專業知能協助中小企業向上提昇,作為政府及企業間的平台。期間主動服務中小企業,並多次運用機會向政府建言,因而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全國中小企業榮譽指導員年度服務績優獎。除此之外,黃主恩今年甫獲選總統府及教育部主辦之『教育百人團 灌溉台灣計劃』準候選人。
讓人更加肯定的是黃主恩透過自己本身的努力,以及對於所處環境永不妥協的態度,讓成員相信「夢想就在不遠處」。黃主恩,人同其名,抱持著感恩的態度,持續在社會服務的工作中努力著,是嘉義家庭扶助中心的驕傲,願與大家一起分享、一同喝采!
唯有堅持才能看到成功的彩虹,主恩以自己的方式積極的為社會注入源源不絕的生命原動力....。
幼年生活於貧戶,鳳文耐吃苦
創業有成 孕育16家巨蛋超商
結合自身資源發起發票助學工程
自立青年:蔡鳳文
縣市:台南縣
年齡:38歲
受扶助年數:12年
蔡鳳文父親於民國六十三年因罹患癌症去世,全家唯賴體弱多病的母親蔡郭翠菊靠著打零工及剖蚵,賺取微薄收入維持家中經濟,但因蔡鳳文等五名子女皆幼小,且皆在學中,雖有政府的貧民補助,但生活仍過得相當清苦,因此尋求家扶中心協助並接受扶助。
蔡鳳文為家中長子,底下尚有四名弟妹,父親過世後,鳳文負起家中「小父親」的角色,比弟妹擔起更重的責任。國小時候,五名兄弟姊妹常常跟著母親出去剖蚵,讓訪視的社工員找不著人;高中時鳳文和弟妹靠著家扶中心的獎助學金和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學業。鳳文在畢業後就入伍當兵。
曾經接受台南縣家扶中心幫助長大並完成學業的蔡鳳文,在七十八年退伍後與兄弟兩人分別進入統一7-ELEVEN超商工作,擔任店員一職,經過四年的沉潛、學習,八十二年起蔡鳳文與朋友一起投資經營「巨蛋超商」,在八十六年時更北上開發雲嘉地區,連鎖商店最多達十六家,散佈於雲嘉南地區。
因和台南縣家扶中心持續保持聯繫,得知台南縣家扶中心發起「發票助學工程」,懷抱同是家扶人的感恩,與弟妹討論後便決定結合本身超商的優勢,自己掏腰包製作發票捐獻箱,擺放在自身經營的巨蛋超商,蒐集統一發票幫助台南縣家扶中心近百名因家境清苦無力升學的高中職及大專青年。在蔡鳳文的帶動下,店員和社區消費者深受感動、熱烈響應,從蔡鳳文的發票箱中每期中獎金額約二、三萬元,是台南縣家扶中心發票捐款的最大宗。
民國八十九年是千禧年,也是喜氣洋洋的一年,蔡鳳文用心規劃,策動了「百萬心,千禧情」的發票助學運動,希望能夠在千禧年募集一百萬張的發票,以中獎金額來幫助台南縣家扶中心扶助的青年學子唸書;超商每日結算收集到的發票數,並將每日所蒐集的發票張數以表格數字張貼於自動門,以責信於社區民眾。蔡鳳文的熱心和用心雖然擋不住當時經濟的不景氣,沒有達到百萬發票助學子的空前盛況,卻也創造了四十萬張的佳績,讓無數的扶助學子受惠。另外在經濟不景氣的這幾年,蔡鳳文更突發奇想,發起捐十張發票送茶葉蛋、捐二十張發票送科學麵的活動,投入自身的資源帶動發票的捐獻,這份幫助貧童的心,感動了所有台南縣家扶中心的社工員。
從八十四年至今,蔡鳳文已經累積捐獻一百五十萬張發票,中獎金額達一百八十萬元。蔡鳳文表示:「因為曾是台南縣家扶中心扶助長大的孩子,雖然已經自立並在社會打拼事業,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但對於家扶中心總是有著懷念和感恩,回到台南縣家扶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也明白台南縣家扶募款的辛苦,所以想要貢獻心力,陪伴台南縣家扶成長,陪伴扶助的青年學子一起完成學業!」蔡鳳文的靈機一動更提醒了家扶中心,只要家扶中心花心力將自立青年拉回娘家,拉回家扶這個家,將是一股強大的扶幼助力。
「孩子是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貧困家庭的孩子更不應把時間浪費在自卑與悲傷,儘管自己不能選擇出身在什麼環境,但命運操之在我,只要全力以赴,自然天助自助!」蔡鳳文以來自家扶的孩子,回饋家扶,勉勵家扶的青年學子,是做了最惜福與感恩的示範。
拾荒中努力向學 幾經努力成為合格教師
感念接受家扶幫助 如今全家都是扶幼人
自立青年:趙翠榕
縣市:花蓮縣
年齡:39歲
受扶助年數:7年
民國67年趙翠榕女士之父親因肝癌驟然病逝,趙翠榕的母親一人需撫養四名子女,當時趙女士就讀國小六年級,最小的妹妹才剛會走路,家計沉重經濟困苦,因此於68年開始接受花蓮家扶中心扶助。
趙女士為花蓮人,父親原於花蓮吉安鄉農會擔任秘書一職,母親為全職家庭主婦,家庭和樂經濟小康。趙女士家中共有四名子女,趙女士排行第二。民國67年趙女士的父親突然因肝癌末期而驟逝,從發現罹病到父親病故前後不過一個月時間,突然的意外失去家中經濟支柱,國小畢業的母親識字不多,為撫養四名子女,開始以幫傭及當褓母來維持家計,但微薄的收入根本不敷使用,趙女士的母親因此常到市場撿拾菜販丟棄的菜葉,購買便宜的次級品及賣剩的便宜水果,而肉類是罕見的奢侈品,麵包是買不下手的食物。鄰居知道趙女士家中景況,時常送來剩菜剩飯或淘汰的衣物,而家境清貧沒錢購買制服,趙女士及家中姊妹穿著的大多是垃圾桶旁拾獲的制服。
趙女士於國二時經過學校導師協助開始接受家扶中心認養扶助,當時仍由國外認養人認養國內兒童,趙女士及家中姊妹均成為家扶受助童。那時趙女士常寫信給國外的認養人,告知近況及表達謝意,後來家扶完全改由國人認養,趙女士這才停止接受扶助,但妹妹仍繼續受助,當時趙女士妹妹的認養人還曾來花蓮探望。趙女士的母親雖然識字不多,但對子女教育相當重視,省吃儉用栽培子女就學,順利讓四名子女完成大學學業。趙女士對母親的辛苦相當感念,於受助期間趙女士之母曾兩度獲表揚為自強母親。
花蓮女中畢業後趙女士考上國立藝專美術系,後經丁等特考輾轉有機會入教育局工作,之後再度至花蓮師院進修而成為合格教師,十年前趙女士至花蓮明義國民小學擔任教職,負責教授美術科目。目前趙女士已經結婚,並育兩子,趙女士之夫婿與其志趣相投,以教授書法為業。
因父親驟逝而開始接受家扶扶助的趙翠榕女士,在受助八年後自立停止接受扶助,當時趙女士及家中手足尚就學中,停止接受認養後的家計仍以母親幫傭收入為主,經濟相當吃緊。經濟的壓力在趙女士及手足均完成學業並開始工作後稍有好轉。
而因著長期受助,對於認養人及家扶的陪伴相當感恩,趙女士及家人對曾受助的溫情一直不敢忘懷,民國87年趙女士全家陸續成為家扶認養人,如今趙女士及姊妹們均為家扶認養人,趙女士的母親則為家扶助學人。趙女士表示母親自奉甚儉,家中經濟並不寬裕,但母親卻捨得將從事資源回收微薄收入捐出,母親的身教對其影響甚鉅,也讓趙女士開始投入扶幼工作。
十年前趙女士開始加入家扶之友會,擁有書法及美術長才的趙女士除積極參與家扶中心各項活動外,更是家友會舉辦春聯義賣活動的主力,趙女士對於家扶的認同及付出讓同樣教授書法的夫婿鄒瑞騰先生深受感動,除支持趙女士的理念外,也隨同趙女士一起成為義工,參與家友會各項活動,舉凡愛家修繕服務、秋節送暖、園遊會、街頭義賣活動等均積極投入,近幾年更主動協助家扶之友會設計新商品進行春聯義賣,事前的準備工作相當辛苦,為了應付預購的訂單常需熬夜寫春聯,但趙女士及夫婿卻不以為苦,反而樂在其中,春聯義賣在其強力支持下,每年均有不錯成績。趙女士兩名子女在父母親耳濡目染下也培養出助人精神,自幼便常參與家扶義工活動,雖然才就讀國小一年級,但已是街頭義賣的生力軍。趙女士相當鼓勵夫婿及子女參與家扶義工活動,她期許她的家成為一個行善助人的家庭。
趙女士目前於花蓮明義國小任教,在校趙女士也積極推廣扶幼工作,以自己受扶的經歷現身說法,在校積極投入協助家扶中心進行各項義賣活動,每次義賣趙女士都利用課餘逐班進行義賣勸募,剛開始學校同事對其行為並非十分認同,長久下來趙女士已成家扶在校連絡站,其謙恭認真樸實的性格也協助家扶招募到不少認養人,其服務的學校更是家扶義賣的重要據點,遇有同事有意願捐款時趙女士更是熱心代收,對於這些繁瑣的事物趙女士未曾抱怨,反說:「有捐款收就要積極勤快點,一點都不麻煩」
除了協助義賣活動及推廣扶幼工作外,趙女士更是積極促成學校同事及朋友一起參與義賣活動,每回舉辦街頭義賣、園遊會、修繕服務,趙女士均會邀約其同事及友人一起參與,資源的整合讓家友會各項活動順利進行,而透過各項活動的參與,也更讓學校同事認識家扶中心服務內容,甚至有老師因為參與義賣活動,為了讓義賣物品更為豐富,主動集合學校老師協助家友會製作義賣品,讓義賣活動生色不少。
默默行善是趙女士生活的哲學,但需要她的時候趙女士總是鼎力協助,十年下來一直堅守著家友會義工的崗位,誠如其所言,在趙女士身上看到的是一個善念的執行家,她的家也是一個充滿愛的扶幼家庭。
趙女士事蹟:
1981花蓮縣優秀青年表揚
花蓮縣「大家寫碑文」書法比賽第一名(其作品刻碑於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前陳列)
台灣區國語文競賽小學教師組寫字第四名
花蓮縣交通安全教育書法比賽教師組第一名
2002年於花蓮縣文化局文化中心舉辦「鄒瑞騰、趙翠榕」書法篆刻水墨畫聯展
2004年於花蓮市公所舉辦「鄒瑞騰、趙翠榕」書法聯展。
自修取得甲種電匠執照
以專業知能教導中輟生習得一技之長
自立青年:賴振榮
縣市:宜蘭縣
年齡:45歲
受扶助年數:12年
賴振榮表示「社會上被放逐的人很多,這些人如果不加以引導,社會難免要出亂子,我沒有高深的學問,只是付出我的一點心力,給孩子一個比較好的方向。」
賴振榮先生的父親因為疾病過世,家中經濟陷入困境,輾轉至宜蘭家庭扶助中心申請接受經濟扶助。
因為家中主要經濟來源頓失,看到母親辛苦到處幫傭洗衣服來扶養家中兄弟姐妹,賴先生在國中畢業後便決定為母親分擔家中經濟,報考宜蘭農校夜間部,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學業同時分擔家中經濟重擔。
報考高職是為了學習一技之長,在畢業後果真學以致用從事水電工作,服役後在機緣之下,轉行從事成衣加工,工作有12年之久,因市場需求及個人生涯規劃,賴先生毅然決然放棄成衣業,回到自己的最愛──水電工程。
賴先生目前擁有自己的水電工作室,還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在妻子及三名女兒的鼓勵之下,主動來到曾經幫助賴先生一家人的「家扶」,展開賴振榮先生的另類工作—助人為樂。
因緣殊勝下加入家扶義工服務工作,協助辦公室及園遊會會場水電的處理。除此之外,『向陽學園』特別借助賴先生的水電專長,擔任這群曾經迷失或在外遊蕩的青少年的水電課老師。賴老師的觀念很新,教法活潑,孩子坐不住,他就設計方便動手操作的課程,讓孩子從做中學,甚至將孩子帶在身邊,跟著到工地去實習;孩子不喜歡課本,就讓他自己動手做,體會工作的感覺;為了給孩子成就感,賴老師安排孩子幫家扶中心汰換燈管,在汰換燈管過程中,一根一根建立起孩子的信心,讓孩子看到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並學習處理生活上的小問題;孩子的情緒不穩無法上課時,賴老師總是先放下手上的器材,和他聊起生活點點滴滴,展開一段男人的對話;即使學生約好要實習,三番兩次臨時晃點,賴老師總笑著說:「沒關係,孩子什麼時候想學,什麼時候我再來。」對這群孩子總是用心的關愛包容著,賴老師常說,每個孩子都是可造之材,需要鼓勵和肯定,尤其是這群需要高關懷的家庭與子女,需要更多的機會等待成長。除此之外,賴老師還時常義務擔任中心媽媽教室水電維修課程講師,教導單親媽媽基本水電維修課程,而且還利用下班時間,到中心受助家庭幫忙修馬桶、換燈管,讓中心受助家庭,感受到溫心及窩心。
賴老師表示自己在國小一年級就沒有父親,受到家扶中心的幫助,一路走來,除了感謝母親的嚴格管教,讓自己沒有走偏了,更要謝謝當年家扶中心的鼓勵與關懷,才有今天小小成就,我只是『將心比心』來關心需要被關心的孩子及貧困家庭,能再度回到『家扶』這個大家庭,盡一己棉薄之力,如此真心真情的付出,令人感動。
並於國際研討會中發表國際論文大放光彩
自立青年:吳季珊
縣市:台北市
年齡:25歲
受扶助年數:5年
季珊的父親原是計程車司機,民國89年初因久咳不癒就診,檢查出有肺結核,持續在家休養中,若身體好些會打些零工貼補家用;季珊母親身體也不好,脊柱有問題無法久站,目前在快餐店包便當維生。
季珊是長女,乖巧努力,能體貼父母辛勞,並用功向上。在季珊的努力下,考上台灣大學心理系,畢業時也同時考上台大心理研究所,目前仍持續在攻讀碩士學位中,季珊同時也接受教育學程的課程,待畢業後可以擔任教師。
吳媽媽表示,季珊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但肯花心思及時間讀書。有時看著季珊熬夜準備課業,媽媽心理仍有不忍,不想她因為讀書而將身體搞壞。季珊自己希望能擔任國小教師,因此在攻讀研究所時,也修教育學程。
在研究所的課業繁忙時,季珊得知家扶中心需要義務講師指導中心扶助的國小升國中的案主們數學課,因此季珊趁著暑期課業較不繁忙時到中心擔任講師。季珊曾表示以前只有家教的經驗,一下子突然面對十幾二十個學生,一時之間未能適應,覺得教得並不好,但在重新自我檢視後,改變授課方式及授課的心情之後也較能掌握住小班教學的技巧,再次擔任暑期先修班講師就勝任有餘。授課時季珊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教導案主們,讓上課的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對於學習較慢的案主,季珊也會耐心的指導。季珊表示在經歷過家扶中心暑期先修班講師的課程之後,覺得自己較有自信擔任小學教師。
去年暑假季珊跟隨著指導教授與同學一行人一起到美國參與心理學研討會,此行季珊與同學於研討會中向其他各國的學者報告他們的研究成果(報告主題:Praising Ability is Not Worse but Even Better than Praising Effort: Two Replications of Mueller & Dweck (1998) on Chinese Children。作者:Ping-Chi Lee, Chi-Shan Wu【吳季珊】, Keng-Ling Lay【2005】)。季珊雖然年紀輕,但學業成就卻不凡。
季珊心中一直有減少家裡負擔的想法,因而季珊目前的生活重心主要放在擔任家教及完成學校課業。季珊在課餘除了到中心擔任義工之外,季珊也曾在學長姐的邀請之下,到其他社會福利單位擔任外藉及大陸配偶成長團體的講師。其熱切回饋社會的心,足以成為所有家扶學子的模範。
國中畢業後犧牲自我栽培弟妹大學畢業
如今事業有成,創立專業印刷廠
自立青年:林泰羢
縣市:台北縣
年齡:43歲
受扶助年數:3年
林泰羢先生今年四十三歲,至今結婚已十六年,育有一女一子。還記得是在國小時候接受家扶中心扶助,林先生小學四年級學期結束那時,父親因為生了重病而無法工作,家中經濟頓時陷入困境,原為家庭主婦的媽媽只好外出幫傭,賺取微薄的薪水,撫養一家六口,因此家庭經濟負單沈重,家扶此刻提供經濟協助,幫助林泰羢先生一家共度難關。
在還未接受家扶中心扶助時,弟弟必須先寄養在阿姨家,妹妹寄養在姑姑家,姊姊和林先生就開始了賺錢的生活。林先生五年級失學,開始當起鞋匠學徒。每天八點上班,然後做到凌晨三、四點才能休息,一天至少要做一百雙鞋子,都沒有休息,至今回想起來依然深刻。林先生小學六年級時申請到家扶的扶助,所以林先生也在六年級時復學。
上了國中,才就學半年,林先生又打工半年,之後復學繼續讀完國中。因為父親生重病無法工作,全靠母親幫傭以為持家計,為了要培養弟弟和妹妹,姊姊和林先生義無反顧的放棄學業,投入工作賺錢的行列,而弟、妹也很爭氣,順利拿到大學文憑。
林先生國中時就已經當過送報員、清潔員及幫傭,在國中畢業後做了半年的廚師,便開始從事印刷業。林泰羢為了賺更多錢,在十八、十九歲時,白天做印刷,晚上還曾經兼差當清潔工。林先生表示雖然艱苦,但反而會以更積極、正向的心態來面對未來。
林先生民國八十五年成立了第一家印刷廠,從當時只有一台雙色印刷機,慢慢地客戶增加、成長,又添購了一台四色印刷機。隨著生意好轉,至今共換了三個廠房,現在的廠房共四層樓,占地六百坪,因為走的是專業路線,所以生意源源不絕。
林先生為了回饋社會及家扶中心的協助,如今加入家友會,林先生表示見到家友會這麼多年輕朋友,也能在有空之餘透過各種方式來回饋中心、回饋社會,深感佩服並感到開心。所以林先生只能盡全力的提供專業,為家友會印製刊物或協助中心活動,目前林先生從家友會幕前服務專換幕後支援及擔任顧問,其表示心中所生的那股回饋的熱誠及惜福的心情並未隨著時間有所消退,甚至更勝於以往。林先生也希望未來能擔任寄養家庭,藉此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林先生特別在此感謝那些曾經幫助林先生家庭的人,謝謝!
感念幼時接受家扶幫助
投身育幼院工作15年 獲全國績優保育工作員之殊榮
自立青年:廖慧雯
縣市:台中市
年齡:33歲
受扶助年數:6年
慧雯的父親在她三歲時過世了,留下四名稚子。堅強的母親雖悲痛,但為了孩子,她身兼數職:無論工作多麼疲累,當下只有「一定要把撫養孩子長大」的念頭支撐著她!這過程是極為艱辛,慧雯的母親卻承擔了,也因此慧雯對母親是特別的敬重!
到了慧雯小學三年級時,經由學校老師的轉介,成為家扶中心的經濟扶助個案,開始接受家扶經濟上的補助,至此才稍減緩慧雯母親的負擔。而家扶除了經濟上的幫忙,也開拓慧雯生活視野及生活圈。例如:安排參加活動,讓慧雯認識新朋友;此外,帶活動的哥哥、姐姐,事後會藉由書信,不斷為慧雯打氣加油,大哥姐們的支持與鼓勵,讓慧雯倍感溫暖!
然而家扶對慧雯最大的影響,是來自認養人的關懷!那是一位素未謀面的老奶奶,原本只是陌生的兩個人,但因為她真誠的關心,還把慧雯視為家中的一份子(而不是受助者),使慧雯當時小小的心靈有了「生命源頭活水」的喜悅!一想起老奶奶的那份真心,至今仍令慧雯感動不已!
廖媽媽在家扶協助的過程中,總是教導慧雯要「回饋社會」,要感謝曾經幫忙過他們的人;將來自己有能力,一定要幫助別人!慧雯受母親的影響,因此做了決定:以後我一定要回饋社會,一定要從事慈善工作來幫助需要的人!後來慧雯又被電視卡通「小甜甜」所感動,於是國中時便立志,以後長大要從事「育幼工作」!因此當高職學業告一段落,慧雯便以「毛遂自薦」方式,進入育幼院工作。而也正因著單親成長的背景,特別能感受、也深深了解到這群孩子的需求與無助,所以慧雯與院童相處時,總是能多一份同理、陪伴和接納之情。當然,工作中也歷經不少挫折,但不管遭受什麼困難,慧雯都告訴自己要堅持「初發心」,不輕易言退。
慧雯到育幼院服務至今已十多年了,當初單純的回饋之心,早已化為認真負責,用生命投入!因此,也獲得主管的肯定,並榮獲:
台灣省八十三年度資深、績優兒童少年福利工作人員
台中扶輪社一九九七 – 九八年度職業楷模表揚
內政部兒童局九十三年績優兒童安置教養機構專業人員
而每次得獎,慧雯便省思:我是否可以為孩子做得更多一些?我的方法是否有建設性、是否適切?因此慧雯不斷進修,期許更了解自己、更提升自我能力;也希望經由努力學習,以及全心投入,能提升助人的品質!於是去年,慧雯再度回到學校讀書,以充實專業知能。
至於工作,原服務單位因產權問題而做改變,目前是以基金會方式繼續協助個案,未來將成立「慈馨兒少之家」,延續創辦人「幼有所長」的精神,幫忙社會中弱勢失依的兒童。而慧雯也因認同這種社會服務和社會責任的理念,便加入基金會的工作團隊中。
正因為幼年受家扶中心協助,促使慧雯走入「社會服務」的領域,於平日生活中,也會分享助人的理念,希望藉此影響更多的人一起參與「關懷青少年兒童」行列。慧雯表示非常感謝所有幫助過她的人,尤其是老奶奶(認養人),慧雯想告訴她:「因為有您的幫忙,讓我有力量面對世界,並且願意幫助別人,而我現在就走在這條助人的路上!您對我真心的關懷,我也轉為關愛別人,成為助人的原動力!」還有,慧雯從受助者到從事助人工作經驗中,看到「用心幫忙一個孩子,就能改造他的命運!」由此,慧雯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值得的。所以,慧雯由衷希望每個人能夠給出愛與關懷,就如同梁弘志先生的歌『愛的接力賽』所言:
展翅飛起來 期待非等待 連結世界唯有關懷
愛的接力賽 一代傳一代 永不止息的愛
愛的接力賽 一代傳一代 永不止息的愛
年幼失怙家境貧困
但堅持理想勤學書法
獲全國美展書法獎第一名肯定
自立青年:林榮森
縣市:台中縣
年齡:39歲
受扶助年數:6年
林榮森先生在手足中排行第七,尚有三兄、三姐與一妹,父親在他五歲時因胃癌病逝,家中僅母親務農與打零工維持生計,極為辛苦。家扶中心自其八歲時,透過安排國外認養人協助家裡經濟,持續至國小畢業,因兄長畢業自立,家扶才停止扶助,扶助時間前後約計有五年時間。
五歲時即失怙的童年,讓他比同年齡的孩子有著更深刻的生活閱歷,幼時的他,為了分擔母親的經濟壓力,當其他兒時玩伴在嬉鬧遊玩之際,他得穿梭巷弄沿街分發傳單;在炎炎夏日裡販售冰品掙取學費。童年時的刻苦讓他感激曾經雪中送炭的家扶中心,他回憶道:「當時家扶中心幫他與三哥安排國外認養人,每個月2-3百元的認養費對當地、當時物資匱乏的年代而言,無疑是莫大的幫助,讓家中的困境獲得極大的解決。」
生長於自然山林之間,加上國小階段受許老師的啟蒙,讓他對書法藝術裡的線條變化產生興趣,然因家貧如洗,無法即時給予栽培,僅能自行摸索。即使到了高職亦需於課餘打工貼補家用,亦不允許其拜師學習。直至林先生高職畢業隔月,在生計壓力稍予舒緩,旋即有計畫地拜柳炎辰老師為師學習書法,從基本技法習起,讓長達多年的興趣得以實現。
透過柳老師的啟發式引導,加上自己不間斷的潛心練習,從1986年(滿20歲)起,其作品即獲國內各知名比賽之首獎,曾獲之獎項不勝枚舉。林先生也曾舉辦過多場次個人書法展,著有書法、文學之論文、期刊,其作品曾獲第三十一屆中山文藝書法獎、第十五屆全國美展第一名等殊榮,亦因全省美展連續三年前三名而獲取永久免審查資格之殊榮肯定。儘管得獎無數,林榮森老師仍不斷追求自我超越與充實自我,在高職畢業後工作穩定之餘,持續充實學識,包括利用空中大學進修方式完成大學課程、研究所學業(碩士班: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以及報考博士班,現在是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二年級學生。林先生除書法領域的成就外,其工作上的表現亦受肯定,在台灣省議會服務十餘年,曾擔任省議會機要秘書一職。
為了更貼近書法藝術,林老師在91年辭去令人稱羨的公職鐵飯碗,致力於碩、博士學業,以及在各大專院校間授傳書法藝術,將此國粹以生活化、平易近人之方式傳授學子,使得藝術性極高的書法藝術得以紮根校園。
林老師自困苦的環境一路走來,對生命充滿感激,也珍惜目前的成就,在知福、惜福之餘,他更幫別人創造福氣。有感於困苦家庭的清寒學子,求學之路坎坷與辛酸,所以善用他在書法界的成就與實力,多次揮毫義賣籌募清寒助學金,幫助更多和他兒時一樣艱辛的莘莘學子得以安心就學;林老師亦感恩家扶中心在兒時的雪中送炭,所以主動捐贈其書法作品供義賣,他謙虛地說道:「家扶中心在小時候幫忙我,現在我所做的,實在微不足道」。
林老師有著文人的謙虛氣度與人文關懷特質,無怪乎其字跡裡總傳遞出滿滿的生命力與堅毅幽雅之氣。
半工半讀完成大專教育
獻專長投身志願服務,服務時數超過2千小時
今年榮獲教育部國家教育百人團獎
自立青年:黃主恩
縣市:嘉義縣
年齡:39歲
受扶助年數:8年
黃主恩先生的雙親是一對聾啞殘障人士,篤信基督教,各擁有初中、高職的學歷,在早期教育不普及的情況下,著實不易。唯當時社會對殘障人士有著特殊待遇的情況之下,竟無人肯錄用,因此父親只能在車站擦皮鞋而母親為人洗衣服維生;但他們並不怨天尤人,只是更加賣力、對人友善。黃先生自述到:我們三兄妹就在這份微薄的血汗錢下依存著,生活之艱困可想而知。記得當時為分擔雙親的擔子,黃家兄妹總是利用假日到鄰近工廠當小工貼補學費,在回家的路上撿拾破銅爛鐵賣給估物商貼補家用;從三餐不知肉味、衣服補丁的三級貧民,靠著雙親省吃儉用之下邁向小康。至今足以令黃先生全家為傲的是,兄妹並未因窮困或雙親殘障而自卑、誤入歧途,凡而從中磨練出獨立自主、不依靠的性格。
由於家境清寒,在黃先生11歲時,透過姑姑轉介至家扶基金會嘉義分事務所接受認養,家扶中心成為黃先生一家另一個庇護所。而每年寒暑假的營隊活動,就成為家中小孩最引頸期盼的唯一娛樂,在營隊中充滿熱忱及笑容的大哥大姊,成了大伙最稱羡、效仿的偶像。
黃主恩國中畢業後順利考上高職石化科,但因家裡無力供給龐大學費,因此主恩運用助學貸款、獎助學金及在校兼職銷售晨星出版社之圖書、錄音帶,並利用假日自組清潔公司幫師長洗車、清洗居家賺取學費,在自給自足的方式下完成學業。在這一段時間中,黃主恩一直秉持著『人要像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學習。』因此黃先生不忘在課餘、工讀之際,參與社團活動學習管理、規劃及協調,畢業時以品學兼優、全勤著稱於全校,那是一段甜蜜而充實的日子,永遠令黃主恩回味不已。
黃先生自知在學歷上一時間無法取得優勢,只好在經歷及證照上著手。期間自願接受同事不願參與的派訓機會及工作,並善用政府資源,報名參加公費或補助之訓練課程。致使黃主恩在職場經驗中比其他同齡同事有更優異的背景。
雖然學歷不算頂尖,但在就讀高職時期,為回饋長久扶助成長的家扶中心,即投入從事社會志願服務工作至今,在家扶中心義工服務年資已堂堂邁入第二十一年,從未間斷。二十多年來,將家扶之友會義工隊伍帶領得有聲有色,是一位深具領導及策劃能力、清新樂觀、專業務實、充滿熱忱的顧問人才。雖然是資深義工,但絲毫不減損其參與社會服務的熱忱及態度,因此其服務時數仍維持在前幾名。平日除了參與社會志願服務外,每年暑假期間總會抽出二、三天時間,參與家扶中心針對扶助大專高中生所舉辦的成長營,協助活動辦理並分享其個人成長的經驗,給予這些學子更多的激勵,期望能協助他們,並強調“雖輸在起跑點,但求贏在終點”的觀念。如此已造就多位自立學子,起而仿傚回饋投入社會志願服務工作,引導扶助學生建立正向、積極的人生觀。
黃主恩先生曾任三屆志工會長等職位,更獲頒多項義工楷模及嘉義市政府、內政部三等志願服務獎章;並承蒙家扶基金會推薦,將個人成長故事收錄在皇冠出版社『庄腳囝仔出頭天』勵志叢書中之『愛 生活 學習 分享』一文中與大家共同分享成長點滴。
除了投入社會志願服務外,其紮實工作經歷及誠懇務實的工作態度,廣獲工商業界推崇,獲擔任勞委會職訓局企訓網人力資源發展服務團HRD顧問、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榮譽指導員(企業服務志工)、勞委會職訓局訓練單位甄選、訪視評鑑委員等職務。黃主恩先生由社會關懷之志願服務轉化為企業服務志工,分享自我專業知能協助中小企業向上提昇,作為政府及企業間的平台。期間主動服務中小企業,並多次運用機會向政府建言,因而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全國中小企業榮譽指導員年度服務績優獎。除此之外,黃主恩今年甫獲選總統府及教育部主辦之『教育百人團 灌溉台灣計劃』準候選人。
讓人更加肯定的是黃主恩透過自己本身的努力,以及對於所處環境永不妥協的態度,讓成員相信「夢想就在不遠處」。黃主恩,人同其名,抱持著感恩的態度,持續在社會服務的工作中努力著,是嘉義家庭扶助中心的驕傲,願與大家一起分享、一同喝采!
唯有堅持才能看到成功的彩虹,主恩以自己的方式積極的為社會注入源源不絕的生命原動力....。
幼年生活於貧戶,鳳文耐吃苦
創業有成 孕育16家巨蛋超商
結合自身資源發起發票助學工程
自立青年:蔡鳳文
縣市:台南縣
年齡:38歲
受扶助年數:12年
蔡鳳文父親於民國六十三年因罹患癌症去世,全家唯賴體弱多病的母親蔡郭翠菊靠著打零工及剖蚵,賺取微薄收入維持家中經濟,但因蔡鳳文等五名子女皆幼小,且皆在學中,雖有政府的貧民補助,但生活仍過得相當清苦,因此尋求家扶中心協助並接受扶助。
蔡鳳文為家中長子,底下尚有四名弟妹,父親過世後,鳳文負起家中「小父親」的角色,比弟妹擔起更重的責任。國小時候,五名兄弟姊妹常常跟著母親出去剖蚵,讓訪視的社工員找不著人;高中時鳳文和弟妹靠著家扶中心的獎助學金和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學業。鳳文在畢業後就入伍當兵。
曾經接受台南縣家扶中心幫助長大並完成學業的蔡鳳文,在七十八年退伍後與兄弟兩人分別進入統一7-ELEVEN超商工作,擔任店員一職,經過四年的沉潛、學習,八十二年起蔡鳳文與朋友一起投資經營「巨蛋超商」,在八十六年時更北上開發雲嘉地區,連鎖商店最多達十六家,散佈於雲嘉南地區。
因和台南縣家扶中心持續保持聯繫,得知台南縣家扶中心發起「發票助學工程」,懷抱同是家扶人的感恩,與弟妹討論後便決定結合本身超商的優勢,自己掏腰包製作發票捐獻箱,擺放在自身經營的巨蛋超商,蒐集統一發票幫助台南縣家扶中心近百名因家境清苦無力升學的高中職及大專青年。在蔡鳳文的帶動下,店員和社區消費者深受感動、熱烈響應,從蔡鳳文的發票箱中每期中獎金額約二、三萬元,是台南縣家扶中心發票捐款的最大宗。
民國八十九年是千禧年,也是喜氣洋洋的一年,蔡鳳文用心規劃,策動了「百萬心,千禧情」的發票助學運動,希望能夠在千禧年募集一百萬張的發票,以中獎金額來幫助台南縣家扶中心扶助的青年學子唸書;超商每日結算收集到的發票數,並將每日所蒐集的發票張數以表格數字張貼於自動門,以責信於社區民眾。蔡鳳文的熱心和用心雖然擋不住當時經濟的不景氣,沒有達到百萬發票助學子的空前盛況,卻也創造了四十萬張的佳績,讓無數的扶助學子受惠。另外在經濟不景氣的這幾年,蔡鳳文更突發奇想,發起捐十張發票送茶葉蛋、捐二十張發票送科學麵的活動,投入自身的資源帶動發票的捐獻,這份幫助貧童的心,感動了所有台南縣家扶中心的社工員。
從八十四年至今,蔡鳳文已經累積捐獻一百五十萬張發票,中獎金額達一百八十萬元。蔡鳳文表示:「因為曾是台南縣家扶中心扶助長大的孩子,雖然已經自立並在社會打拼事業,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但對於家扶中心總是有著懷念和感恩,回到台南縣家扶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也明白台南縣家扶募款的辛苦,所以想要貢獻心力,陪伴台南縣家扶成長,陪伴扶助的青年學子一起完成學業!」蔡鳳文的靈機一動更提醒了家扶中心,只要家扶中心花心力將自立青年拉回娘家,拉回家扶這個家,將是一股強大的扶幼助力。
「孩子是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貧困家庭的孩子更不應把時間浪費在自卑與悲傷,儘管自己不能選擇出身在什麼環境,但命運操之在我,只要全力以赴,自然天助自助!」蔡鳳文以來自家扶的孩子,回饋家扶,勉勵家扶的青年學子,是做了最惜福與感恩的示範。
拾荒中努力向學 幾經努力成為合格教師
感念接受家扶幫助 如今全家都是扶幼人
自立青年:趙翠榕
縣市:花蓮縣
年齡:39歲
受扶助年數:7年
民國67年趙翠榕女士之父親因肝癌驟然病逝,趙翠榕的母親一人需撫養四名子女,當時趙女士就讀國小六年級,最小的妹妹才剛會走路,家計沉重經濟困苦,因此於68年開始接受花蓮家扶中心扶助。
趙女士為花蓮人,父親原於花蓮吉安鄉農會擔任秘書一職,母親為全職家庭主婦,家庭和樂經濟小康。趙女士家中共有四名子女,趙女士排行第二。民國67年趙女士的父親突然因肝癌末期而驟逝,從發現罹病到父親病故前後不過一個月時間,突然的意外失去家中經濟支柱,國小畢業的母親識字不多,為撫養四名子女,開始以幫傭及當褓母來維持家計,但微薄的收入根本不敷使用,趙女士的母親因此常到市場撿拾菜販丟棄的菜葉,購買便宜的次級品及賣剩的便宜水果,而肉類是罕見的奢侈品,麵包是買不下手的食物。鄰居知道趙女士家中景況,時常送來剩菜剩飯或淘汰的衣物,而家境清貧沒錢購買制服,趙女士及家中姊妹穿著的大多是垃圾桶旁拾獲的制服。
趙女士於國二時經過學校導師協助開始接受家扶中心認養扶助,當時仍由國外認養人認養國內兒童,趙女士及家中姊妹均成為家扶受助童。那時趙女士常寫信給國外的認養人,告知近況及表達謝意,後來家扶完全改由國人認養,趙女士這才停止接受扶助,但妹妹仍繼續受助,當時趙女士妹妹的認養人還曾來花蓮探望。趙女士的母親雖然識字不多,但對子女教育相當重視,省吃儉用栽培子女就學,順利讓四名子女完成大學學業。趙女士對母親的辛苦相當感念,於受助期間趙女士之母曾兩度獲表揚為自強母親。
花蓮女中畢業後趙女士考上國立藝專美術系,後經丁等特考輾轉有機會入教育局工作,之後再度至花蓮師院進修而成為合格教師,十年前趙女士至花蓮明義國民小學擔任教職,負責教授美術科目。目前趙女士已經結婚,並育兩子,趙女士之夫婿與其志趣相投,以教授書法為業。
因父親驟逝而開始接受家扶扶助的趙翠榕女士,在受助八年後自立停止接受扶助,當時趙女士及家中手足尚就學中,停止接受認養後的家計仍以母親幫傭收入為主,經濟相當吃緊。經濟的壓力在趙女士及手足均完成學業並開始工作後稍有好轉。
而因著長期受助,對於認養人及家扶的陪伴相當感恩,趙女士及家人對曾受助的溫情一直不敢忘懷,民國87年趙女士全家陸續成為家扶認養人,如今趙女士及姊妹們均為家扶認養人,趙女士的母親則為家扶助學人。趙女士表示母親自奉甚儉,家中經濟並不寬裕,但母親卻捨得將從事資源回收微薄收入捐出,母親的身教對其影響甚鉅,也讓趙女士開始投入扶幼工作。
十年前趙女士開始加入家扶之友會,擁有書法及美術長才的趙女士除積極參與家扶中心各項活動外,更是家友會舉辦春聯義賣活動的主力,趙女士對於家扶的認同及付出讓同樣教授書法的夫婿鄒瑞騰先生深受感動,除支持趙女士的理念外,也隨同趙女士一起成為義工,參與家友會各項活動,舉凡愛家修繕服務、秋節送暖、園遊會、街頭義賣活動等均積極投入,近幾年更主動協助家扶之友會設計新商品進行春聯義賣,事前的準備工作相當辛苦,為了應付預購的訂單常需熬夜寫春聯,但趙女士及夫婿卻不以為苦,反而樂在其中,春聯義賣在其強力支持下,每年均有不錯成績。趙女士兩名子女在父母親耳濡目染下也培養出助人精神,自幼便常參與家扶義工活動,雖然才就讀國小一年級,但已是街頭義賣的生力軍。趙女士相當鼓勵夫婿及子女參與家扶義工活動,她期許她的家成為一個行善助人的家庭。
趙女士目前於花蓮明義國小任教,在校趙女士也積極推廣扶幼工作,以自己受扶的經歷現身說法,在校積極投入協助家扶中心進行各項義賣活動,每次義賣趙女士都利用課餘逐班進行義賣勸募,剛開始學校同事對其行為並非十分認同,長久下來趙女士已成家扶在校連絡站,其謙恭認真樸實的性格也協助家扶招募到不少認養人,其服務的學校更是家扶義賣的重要據點,遇有同事有意願捐款時趙女士更是熱心代收,對於這些繁瑣的事物趙女士未曾抱怨,反說:「有捐款收就要積極勤快點,一點都不麻煩」
除了協助義賣活動及推廣扶幼工作外,趙女士更是積極促成學校同事及朋友一起參與義賣活動,每回舉辦街頭義賣、園遊會、修繕服務,趙女士均會邀約其同事及友人一起參與,資源的整合讓家友會各項活動順利進行,而透過各項活動的參與,也更讓學校同事認識家扶中心服務內容,甚至有老師因為參與義賣活動,為了讓義賣物品更為豐富,主動集合學校老師協助家友會製作義賣品,讓義賣活動生色不少。
默默行善是趙女士生活的哲學,但需要她的時候趙女士總是鼎力協助,十年下來一直堅守著家友會義工的崗位,誠如其所言,在趙女士身上看到的是一個善念的執行家,她的家也是一個充滿愛的扶幼家庭。
趙女士事蹟:
1981花蓮縣優秀青年表揚
花蓮縣「大家寫碑文」書法比賽第一名(其作品刻碑於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前陳列)
台灣區國語文競賽小學教師組寫字第四名
花蓮縣交通安全教育書法比賽教師組第一名
2002年於花蓮縣文化局文化中心舉辦「鄒瑞騰、趙翠榕」書法篆刻水墨畫聯展
2004年於花蓮市公所舉辦「鄒瑞騰、趙翠榕」書法聯展。
自修取得甲種電匠執照
以專業知能教導中輟生習得一技之長
自立青年:賴振榮
縣市:宜蘭縣
年齡:45歲
受扶助年數:12年
賴振榮表示「社會上被放逐的人很多,這些人如果不加以引導,社會難免要出亂子,我沒有高深的學問,只是付出我的一點心力,給孩子一個比較好的方向。」
賴振榮先生的父親因為疾病過世,家中經濟陷入困境,輾轉至宜蘭家庭扶助中心申請接受經濟扶助。
因為家中主要經濟來源頓失,看到母親辛苦到處幫傭洗衣服來扶養家中兄弟姐妹,賴先生在國中畢業後便決定為母親分擔家中經濟,報考宜蘭農校夜間部,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學業同時分擔家中經濟重擔。
報考高職是為了學習一技之長,在畢業後果真學以致用從事水電工作,服役後在機緣之下,轉行從事成衣加工,工作有12年之久,因市場需求及個人生涯規劃,賴先生毅然決然放棄成衣業,回到自己的最愛──水電工程。
賴先生目前擁有自己的水電工作室,還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在妻子及三名女兒的鼓勵之下,主動來到曾經幫助賴先生一家人的「家扶」,展開賴振榮先生的另類工作—助人為樂。
因緣殊勝下加入家扶義工服務工作,協助辦公室及園遊會會場水電的處理。除此之外,『向陽學園』特別借助賴先生的水電專長,擔任這群曾經迷失或在外遊蕩的青少年的水電課老師。賴老師的觀念很新,教法活潑,孩子坐不住,他就設計方便動手操作的課程,讓孩子從做中學,甚至將孩子帶在身邊,跟著到工地去實習;孩子不喜歡課本,就讓他自己動手做,體會工作的感覺;為了給孩子成就感,賴老師安排孩子幫家扶中心汰換燈管,在汰換燈管過程中,一根一根建立起孩子的信心,讓孩子看到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並學習處理生活上的小問題;孩子的情緒不穩無法上課時,賴老師總是先放下手上的器材,和他聊起生活點點滴滴,展開一段男人的對話;即使學生約好要實習,三番兩次臨時晃點,賴老師總笑著說:「沒關係,孩子什麼時候想學,什麼時候我再來。」對這群孩子總是用心的關愛包容著,賴老師常說,每個孩子都是可造之材,需要鼓勵和肯定,尤其是這群需要高關懷的家庭與子女,需要更多的機會等待成長。除此之外,賴老師還時常義務擔任中心媽媽教室水電維修課程講師,教導單親媽媽基本水電維修課程,而且還利用下班時間,到中心受助家庭幫忙修馬桶、換燈管,讓中心受助家庭,感受到溫心及窩心。
賴老師表示自己在國小一年級就沒有父親,受到家扶中心的幫助,一路走來,除了感謝母親的嚴格管教,讓自己沒有走偏了,更要謝謝當年家扶中心的鼓勵與關懷,才有今天小小成就,我只是『將心比心』來關心需要被關心的孩子及貧困家庭,能再度回到『家扶』這個大家庭,盡一己棉薄之力,如此真心真情的付出,令人感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