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丙丁與林氏好伉儷紀念特展



圖:盧丙丁、林氏好之孫林章峰及曾師事林氏好的黃女士。(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鼓吹工運反殖民、爭人權 用歌聲將台灣推向國際

(本報訊)「我想潛心研究,努力使台灣的民謠進出於世界,這就是我的抱負!」1930年代台語歌壇美聲天后林氏好發出如此豪氣干雲的話語;而她的先生則是台灣第一代工運領袖盧丙丁,多次以罷工講演方式激勵群眾,因而屢遭日警拘捕監禁,最終的身影消逝在樂生療養院中,成為殖民政權高壓統治下的政治受害者。台北市文化局今(12)日(六)於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舉辦【工運.歌聲.反殖民—盧丙丁與林氏好伉儷紀念特展】,重現一個時代捍衛人權的精神!

文化局局長謝小韞表示,文化局希望透過舉辦此項展覽,讓更多人了解1920、1930年代曾有一群了不起的年輕人,如盧丙丁,以先知先覺的行動者姿態,無懼地反抗日本殖民政府,關心人權的同時也關心基層勞工權益,且以各種方式成功地向資本家和政府抗爭並獲得勝利;而他的夫人林氏好女士更是一位影響時代的新女性,致力於創立台灣歌謠的主體性,民眾在觀展的同時,一定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們為台灣這塊土地曾做出的偉大貢獻!

特展中許多第一次曝光的珍貴文件,多賴盧、林兩人的哲孫林章峰整理。林章峰謙遜地說,希望藉此拋磚引玉,期待有更多文件出土展出,讓後人更完整了解日治時期的面貌。而曾師事林氏好現年已經80歲的黃淑華女士,則在現場演唱盧丙丁以世界名曲〈杜賽利小夜曲〉(Toselli)填詞,並改名為〈悲歎小夜曲〉的歌曲;林章峰在聽到「你我的青春,放落海底流,永遠一去不回頭,啊!紅顏薄命三更後,想起當初時,放聲哭。」的歌詞後流著淚說,這首歌是盧丙丁被日警逮捕拘禁後,因為思念妻子林氏好所寫,歌詞雖輾轉送到林氏好手上,但從此盧丙丁再也沒回來。

1921年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的盧丙丁,與畢業於台南女子公學校的林氏好,原都在殖民體制下的公學校裡擔任社會地位崇高的「先生(老師)」工作,但盧丙丁就學時即具高度反殖民理念與民族意識,因此在辭去公學校副校長職務前,即以學生身份加入以蔣渭水與林獻堂等人發起的台灣文化協會,其後更成為台灣史上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的創黨成員,負責社會部及宣傳部的工作,盧丙丁致力於勞工運動,除兩度擔任台灣工友總聯盟的議長外,更數度帶領工會向資本家和政府抗爭,成為南台灣地區最著名的工運領袖之一,在台灣勞工運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而林氏好在1923年與盧丙丁結為連理後,「夫唱婦隨」參與反殖民運動,不但發起組織台南婦女青年會與香英吟社,甚至在台南市議員模擬選舉中當選市議員,是一位積極參與社會運動並頗有成就的新時代女性。

但堅持反殖民、爭民權理念的盧丙丁數度成為政治犯,尤其在1935年間遭到入獄刑求成傷後,警察單位便以「瘌痢病」為由,將他遣送至位於新莊的樂生療養院「監禁」而不知所終。林氏好則因夫婿從事反對運動之故,多次工作不保,包括1927年校方以「身為社會運動家的家族,不得為學校教員」之理由強迫辭聘,免去臺南市第二幼稚園保母一職;1931年日本警察局警告台南婦人會,若不辭退唯一台灣人幹事林氏好,則將解散該會,也因工作權不斷受到迫害,1932年林氏好簽約成為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專屬歌手,開啟她一代台語流行歌曲美聲天后的風華。

文化局表示,林氏好與盧丙丁夫婦二人除在社會運動與政治立場上夫唱婦隨外,同時盧丙丁也以筆名「守民」創作6首國、台語流行歌曲由林氏好演唱。林氏好更大的成就是在1930年代的台語歌壇紅極一時,她所演唱發行包括〈紅鶯之鳴〉、〈一個紅蛋〉、〈咱台灣〉與〈橋上美人〉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創下數萬張發行量的銷售佳績,一張簽名照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可以換得數斗白米,受歡迎的程度可想而知;作品中的〈紅鶯之鳴〉,更是第一首台灣翻唱自中國傳統曲調〈蘇武牧羊〉,並進行市場行銷的流行歌曲;此外,台灣歷史上知名的創作人鄧雨賢、李臨秋、陳君玉、廖漢臣,及社會運動家蔡培火都曾為她譜寫歌曲。

在夫婿遭受迫害後,林氏好遠渡日本拜師聲樂大師關屋敏子門下,練就更高妙的聲樂歌藝,不只曾巡迴全台開演唱會,且在日本及中國大陸都有極高的知名度,她多次於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我想潛心研究,努力使台灣的民謠進出於世界,這就是我的抱負」,顯然是當時台灣社會最具國際觀與民族抱負的樂壇人士。

文化局強調,林氏好以發揚台灣歌曲為己任的高尚情操及表現,可以說是1930年代的台灣之光;而且林氏好在戰後還支持創立了「南星歌舞團」、「林香芸民族舞蹈團」與「藝霞歌舞團」,為台灣的新舞蹈表演注入高格調活水。

展場中陳列約60件1920至1930年代的文獻展品,包括由盧丙丁創作、林氏好手抄的歌詞譜6件,超過10件盧丙丁擔任演講及相關活動宣傳單,林氏好赴日演唱會宣傳單、台語流行曲歌單與剪報二十餘件。其中最珍貴的是一副盧丙丁擔任公學校副校長時期,著制服所配掛的同款教師用寶劍,以及9張1930年代發行的台語流行歌如〈一個紅蛋〉、〈橋上美人〉、〈春怨〉、〈紅鶯之鳴〉、〈落花流水〉、〈恨不當初〉、〈啼笑姻緣〉、〈琴韻〉、〈織女〉等蟲膠唱片;展場中並設有「老歌互動區」,以數位化方式提供觀展民眾親手控制9首1930年代老歌珍貴的「原音播放」,並搭配現場歌詞輔佐學唱。

【工運.歌聲.反殖民—盧丙丁與林氏好伉儷紀念特展】由台北市文化局主辦,蔣渭水基金會承辦,自6月12日至7月25日,每周二至周日9:00~12:00、13:30~16:30於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展出;每月第1至4周周六14:00至17:00並安排「大稻埕史蹟導覽半日遊」活動,詳情可上網http://ncm.culture.gov.tw查詢,或電洽(02)2549-1761、(02)2389-7228分機24。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數學老師製作的謎語

立委離婚,妻愛兩子

林鳳飛充滿活力、創意與熱情的一生